來源:齊魯網
2017-12-20 14:11:12
編者按: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山東經濟社會平穩發展,經濟總量穩居全國前三。但經濟“大而不強”,經濟發展的主推力還是傳統要素。為實現我省由大到強的戰略性轉變,省委、省政府決定以新舊能轉換作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突破性工作。各地的開展情況如何?在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推進辦公室指導下,山東省政府網、齊魯網聯合推出大型政務訪談“聚焦新動能改造山東產業,展示山東實踐,展現山東速度”。訪談將邀請17市市長走進直播間,就全省實施新舊動能轉換工程進行充分解讀,并與網友互動。本期邀請的是菏澤市委常委、副市長閆劍波。
齊魯網12月20日訊 說到新舊動能轉換,菏澤的新舊動能轉換有哪些自己天然的優勢與劣勢呢?菏澤市委常委、副市長閆劍波先從劣勢和不足開始談起。
第一, 是人才的問題,菏澤的高等教育比較少,科研院所比較少,所以高端人才數量是不足的。所以菏澤今后新舊動能轉換中,人才恐怕是比較大的一個制約。
第二, 是產業層次不夠。像菏澤的農業,仍然以種植業、養殖業為主,一些高校農業、生態農業、休閑農業占比還比較少。菏澤的工業起步又比較晚,工業產品的結構還不是太科學。菏澤的上市公司數量比發達城市要少。第三產業服務業,2016年菏澤服務業的占比比全省平均水平低了9.5個百分點。現在的共享經濟、醫養結合、高端的教育服務等等新的動能,菏澤還剛剛起步。
當然,菏澤的優勢也很多,閆劍波分析認為:“首先,后發地區有無限的發展空間,大家為什么總說電商為什么能在菏澤發展起來,就是發達城市原有的銷售網絡已經很健全了,它的需求量不那么大。但是菏澤的廣大農村原來的那套網絡沒有,有這個需求,我要把產品賣出去,東西買進來,這樣電商加入很快就發展起來了。所以后發地區對一些新業態、新模式都是接受比較快的。這是我們第一個優勢。“
第二,是政策疊加優勢。國家、省對菏澤一直比較關注和支持,從省層面上,有中原經濟區、中原城市群,享受中部政策,淮海經濟帶等一系列的政策。從省里,以前有突破菏澤、東西對口幫扶,現在還有西部隆起帶等等。這些政策疊加,會促進菏澤的新舊動能轉換。
第三,菏澤的工業化,雖然起步比較晚,但是這些企業比較年輕。菏澤規模以上的工業企業,平均的年齡才只有10.6歲。所以它的觀念,它的裝備水平、管理能力、市場轉換的速度,要比傳統的老企業來得快。
“比如我們的東明石化,原來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地方煉油企業,小煉油廠。現在已經成為集團化公司,今年的銷售收入接近900億,全部交的稅接近80億。為國家、為我們省、為地方貢獻都非常大,所以在新舊動能轉換中也出現了老樹開新芽的狀況。“閆劍波說。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