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17-12-13 21:00:12
齊魯網12月13日訊
在山東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女性占到近一半。山東通過展開“巾幗脫貧行動”,幫助貧困女性就近創業就業,確保脫貧路上,一個也不掉隊。
一手拿塑料膜,一手拿模型,3秒鐘套好一副手套,能掙3分錢。在臨沂市平邑縣的這間“大姐工坊”里,50多名女工正趕制一批發往美國的訂單。
臨沂市平邑縣仲村鎮德勝村村民李正苓說:“自從辦了這個廠子,我就來干活了,一個月3000來塊錢,我覺著照顧老人、照顧孩子,確實是感到輕松了。”
李正苓種了20多年地,現在也成了工廠工人。“大姐工坊”作為山東推行的巾幗居家創業就業扶貧方式,幫扶對象就是像李正苓這類年齡大、缺技能、“脫不開身”的女性,讓她們在家門口就近就業。
大姐工坊負責人康傳榮介紹:“優先錄用周邊的留守婦女和貧困婦女,來找活的,都是說優先錄取。”
有產業,才能有就業,山東婦聯實施的“巾幗脫貧”行動,目前已經認定1000個“大姐工坊”,100個示范基地,企業只要吸納一定比例的貧困女性就業,就能享受示范培訓、優先貸款等優惠政策。
去年,平邑縣組織貧困女性到義烏學習來料加工和電商培訓,劉曉齊第一批報名,新技術和廣泛的市場渠道,為她正在謀劃的創業計劃帶來了機會。
臨沂市平邑縣臨澗鎮村民劉曉齊激動的說:“對于義烏來料加工這一塊吧,主要是小飾品和服裝。最起碼不用投資資金,也不用建工廠,直接拿(料)回家自己做。”
眼看訂單接連不斷,劉曉齊干脆把全村100多名居家女性都組織起來,平邑縣政府還與義烏來料加工聯合會簽署合作協議,十年內,平邑縣將會有不少于10億元的來料加工項目。
據山東省女企業家協會常務副會長馬瑩說:“帶動農村留守婦女積極參與鄉村旅游、庭院經濟,包括這一些還有紡織,我們對她們進行職業性的培訓,通過產業就業,使她們成為現代新農村建設當中的職業農民,使她們真正的實現脫貧致富。”
目前,山東創建463個婦字號脫貧基地,發展居家創業就業項目加工服務點六千多個,帶動7萬多名貧困婦女居家創業就業。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