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17-02-11 10:10:02
省人大代表、山東衛康生物集團董事長王宗繼,山東省宏觀經濟研究院戰略規劃研究所所長劉德軍做客《兩會大家談》
省人大代表、山東衛康生物集團董事長王宗繼
山東省宏觀經濟研究院戰略規劃研究所所長劉德軍
主持人 李毅
編者按:關鍵之年,直通2017山東兩會。
2月5日至2月10日,山東廣播電視臺融媒體資訊中心將推出大型融媒體欄目《兩會大家談》,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以及專家教授做客演播室,就大家關注的兩會熱點話題進行探討。齊魯網和閃電新聞客戶端將同步直播,歡迎到各大手機應用市場下載閃電新聞客戶端,關注兩會動態,參與直播互動。
齊魯網2月10日訊(記者 彭飛 冀姣 曹晗)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速發展,現階段我國人口老齡化呈現出未富先老、未備而老和孤獨終老的三個特點。山東省老年人口占比居全國前列,如何推動建立科學完善的養老體系成了老百姓關注的焦點。2月10日,《兩會大家談》邀請山東省人大代表、山東衛康生物集團董事長王宗繼,山東省宏觀經濟研究院戰略規劃研究所所長劉德軍,就醫養結合等方面的問題進行了深入討論。
以下是訪談實錄:
主持人:王代表,您在去年就提出了"醫養結合"的新型養老模式,今年又再次針對"醫養結合"新型養老模式提交了《促進山東省養老服務立法議案》。為養老立法,您提交該議案的初衷是什么呢?
王宗繼:因為山東省的人口在全國也是比較多的,老年人口占的比例在全國也是第一。到2016年我省60歲以上的老年人占到1900萬,相當于什么概念?100個里面有20個老年人。基數這么大,沒有權益保障,下一步對老年人的權益及養老的服務都會有缺失。特別是北京、河北、江蘇都相繼出臺了養老服務管理條例。我想我們山東省理應盡快有這樣一個條例來推動我省的健康養老產業良性的發展。
主持人:近年來,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速發展,現階段我國的人口老齡化表現為三個特點:即未富先老、未備而老和孤獨終老。劉所長,對此您是怎么看的呢?
劉德軍:未富先老、未備而老和孤獨終老應該說對我國人口老齡化特點描述非常準確。我國經過30多年的發展GDP居世界第二位,但是人均收入換成美元的話,才僅僅到3600美元。也就是說我們剛剛進入了一個中等收入國家的較低水平,遠遠低于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人均4萬元的收入水平。在這種情況下,我國的人口老齡化呼嘯而來,老齡化水平超過16%,而且以每年超過3%的速度增長,是典型的未富先老。同時,面對人口老齡化到來,我們無論從思想觀念、服務設施建設、人才儲備還是制度的設計、保障體系的完善等方面都沒有做好準備。再加上受傳統養老觀念的印象,一些老人要么對機構養老有排斥,要么在機構養老里得不到專業的呵護,缺乏關懷等服務,也就是我們說的孤獨終老。一方面是現在人口老齡化快速到來,另一方面養老水平較低,這也給我們下一步養老事業的發展帶來了機遇和挑戰。雖然發展水平低,但是發展的空間是很大的。
主持人:隨著我們人口老齡化的到來,我們很多的基礎設施、人才儲備等很多東西沒有準備好。兩位一直在說醫養結合,其實老百姓對醫養結合并不很了解,什么是"醫養結合","醫養結合"與傳統的養老機構有什么區別?
王宗繼:在我們人民傳統的觀念當中,提到養老院,就好像在說福利院,無保戶、低能的等沒有辦法的人才去那里住。但是我想隨著這個社會的推動,醫養模式的養老應運而生。下一步,住養老院的人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據了解,60歲以上的老年人有三種慢性病的占70%以上,是很的一個比例。60歲以上的老年人有這些慢性病不會影響到身體太多的機能,天天讓他們住院也不現實,但是在養老院里就有醫療的功能,一般的小病,例如頭疼、感冒、血脂、血壓高等,在這個地方能得到呵護,我想就補充了在家里不能解決的問題,和傳統福利院帶給我們的感覺是一個質的區別。經過我們的幾次調研,山東省有些地市已經推出了面向中高檔次老年人群體的養老院。整個房間的裝修不比家里差,還會配備大夫、護士,這對老年人也是一個福利,未來也是醫養結合的趨勢。
主持人:其實大家應該更新觀念,不要覺得醫養結合就是沒人管了,大家都覺得養兒防老,靠家庭去養老這個觀念應該去更新了。而且就像您說的,新型的養老院建起來以后,也能給醫院減少壓力。
王宗繼:是。
主持人:您怎么看?劉所長。
劉德軍:醫養結合的養老模式,實際上是對我們傳統養老機構功能的進一步提升。在我們傳統養老機構中,也有部分的醫療功能,比如對于常規疾病的診治,及一些簡單的呵護護理。我們提出這個醫養結合,是把醫療機構和傳統養老機構有機結合起來,使新型的養老方式既滿足老年病的診治康復,還能夠讓老人得到一般養老機構所想不到的臨終服務。應該說醫養結合是養老發展的方向、趨勢。
主持人:我們現在新型的醫養結合概念等于是進了一座醫院,可以這樣理解嗎?
王宗繼:也不完全是,之所以叫醫養結合,是因為它既有養老的功能,也有簡單的醫療的功能,但是絕對無法和醫院的診療水平相提并論。
主持人:劉所長您覺得呢?
劉德軍:我同意王代表這個觀點,這種醫養結合只是對特定的老年病的治療,作為專業醫院的一種補充。
主持人:相當于社區的一種服務?
王宗繼:相當于這樣。
主持人:我覺得"醫養結合"不僅要具備傳統養老機構養老的功能,更要實現"醫療"功能。那么,我想問一下王代表,在當前的社會環境中,"醫養結合"模式在實施過程中會存在哪些難點呢?
王宗繼:現在國家已經制定了很多政策來支持醫養結合的發展。就我們調研的工作來看,在推進的過程中,醫養結合的“醫”需要衛生部門來審批,衛生部門會參照醫院的手續來批。雖然現在手續已經簡化很多了,但是它的標準卻沒有完全按照醫養結合的標準去看,還是按醫療機構去審批,這樣就增加了難度和門檻。大家鼓勵社會資本進入養老產業,真正進入養老產業后,它的醫保也是一個很大的門檻。目前醫保的門檻對“民營”和“公立”有一些質的區別。雖然有同等的待遇和條件,醫保壓力還是很大,也不能完全放開,只能壓縮民營的這一塊。雖然國家出了一系列的政策,但達到“公立”和“民營”完全持平還有一段距離。所以實施難點一個是資質的申辦,再一個就是醫保問題,需要靠基層來推動。
主持人:這是兩個很大的問題,其實也是很麻煩、很復雜的。怎么能讓它平衡,這就需要我們的政府去想辦法解決。我們也希望我們的人大代表還有社會專家努力的研究出一種新的方案,能夠切實的解決這個問題。
王宗繼:今天國務院聯合十三個部門發了一個文,助推養老產業的簡化流程。我看完了幾十條的簡化程序以后,非常的振奮。但是政策的出臺到政策的實施還有一段距離,真心的希望各個部門聯合推動這個文件,能夠盡快的推動我省的養老產業。
主持人:再來請教一下我們的劉所長,您個人認為該如何解決這些難題呢?
劉德軍:醫養結合是新出現的一種養老模式,它的發展應該說是一個系統工程,還要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綜合設計、多管齊下。我從工作中感覺到,應該重點關注以下幾個方面問題:第一個要打破體制機制,這其中涉及的部門非常多,像衛生、計生,民政、人社、國土、財政等等這些部門,他們之間的分工不是那么清晰。下一步我們要對他們之間的職能、業務范圍進行理順、規范、明確,找到業務主體。第二,在進入的審批上要進一步深化手續放開范圍,讓更多的社會資本進來,并且受到同等的待遇。要探討長期護理制度,包括社會保險制度,因為醫養結合的建立必須和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結合在一起。醫養結合既是一個事業,也是一個產業。它投資大、回報率低,回收率周期長。所以說在投入方面,很多社會資本包括國有資本積極性不是太高,這就需要政府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比方說我們的財稅扶持、金融傾斜,及土地供給、人才培養、居民保險制度方面進一步完善。我們要鼓勵社會資本、鼓勵社會力量,通過更多的渠道的參與這個投資。第三,人才的培養。離開人,醫養結合這個產業是不能發展起來的。人才方面,目前更多的是鼓勵高等院校、職業學院開設相應的課程,同時多建一些培訓基地。其次,要暢通衛生機構、養老機構這些醫護人員的流通問題,讓在這兩個領域的醫護人員享受到同等待遇。此外,在職稱評定方面也要給同等待遇,目前醫護人員在職稱晉升申報的時候享受的是不一樣的待遇。第四,作為新生事物,就像王代表講的現在還沒有立法,下一步要完善法律法規,健全服務標準。在把法律法規完善的同時,還要加強監管,對地方服務做一個統一標準的規定,不光監管結果,還要監管服務過程,從這些方面來理解我們的醫養結合的服務。
主持人:王代表,您有沒有什么補充?
王宗繼:我想養老產業是一個剛性需求,會有更多的社會資本能夠到這樣一個巨大的產業當中。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關于“放管服”的口號,政府應該真正的把權利放下去、管理到位,再一個服務到位。同時,我想盡快推動《山東省養老服務管理條例》的出臺,同時也更加期待健康山東,2030年規劃綱要盡快出臺。我想對山東的健康產業和山東的養老產業都有很大的一個提升。
主持人:來看一下來自閃電新聞客戶端上的留言提問:作為一名持續關注社會養老問題的人大代表,還有您個人更是從事健康產業這么多年,您認為在社會養老產業發展過程中,政府在其中扮演了怎樣的一種角色?而作為企業又將面臨哪些機遇呢?
王宗繼:對企業發展的機遇來說,未來的中國的養老產業一定是剛性需求。隨著時間的推移,對未來的老年人——特別是六十年代、七十年代這些人來說,等他老了的時候,享受養老是一個很快樂的事情,而不是今天談到養老院大家覺得很痛苦。同時,真正的希望政府真正把這個權利下放下去,以服務型的政府來推動山東的養老產業的發展。
主持人:其實企業有很多的機遇、很多的事情可以去做。
王宗繼:是的。
主持人:那劉所長您怎么看?
劉德軍:養老產業的發展政府應該起一個主導作用,但是提供養老服務應該市場為主體,在這里邊還要有一個社會保障體系的托底,通過這個我們才能把養老事業做好,養老產業發展好。
主持人:我想養老服務業既是涉及群眾福祉的民生事業,也是美好城市的重要體現。謝謝兩位嘉賓,感謝各位網友的參與。本期《兩會大家談》就到這里,謝謝大家。歡迎登陸齊魯網、下載閃電新聞客戶端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