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27日訊 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力,必須用好改革開放關鍵一招。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堅定不移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持續推動“九大改革攻堅”在重點領域取得新突破。推動改革由專項突破向系統集成升級,山東將加快實施數字賦能增效等行動,同時加快建設一流營商環境。
省大數據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顧衛東表示:“實施數字政府強基工程,全面夯實數字政府底座,不斷創新應用場景,優化政務服務,持續提升企業的滿意度和獲得感。”
山東省委黨校(山東行政學院)經濟學教研部教授劉澤告訴記者:“通過加強數字政府建設引領數字化改革,將進一步提升山東數字政府效能、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主體活力,開創數字強省建設新局面。”
省政協委員劉霞說:“不但要強化審和管的協同,更要探索審批、監管、信用、執法來形成整體的合力,讓市場主體的獲得感、體驗感更強。”
省人大代表楊為東說:“通過科技賦能,文化賦能,數字賦能和設計賦能來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
《報告》提出要深化重點領域改革,推進煙臺、臨沂、德州、菏澤4個省級新區破題起勢。做強開放載體平臺,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
“推動開放平臺載體進一步做強,我們要制定自貿試驗區升級版方案,建設聯動創新區,籌建沿黃流域的自貿區聯盟。開發區要培育“一號產業”,向產業聚集化、高端化、特色化發展。”省商務廳廳長張德平告訴記者。
省人大代表邵瑞表示:“魯西新區已經拉開了建設的帷幕,這將是菏澤發展最大的機遇,最大的潛力所在。做好新區頂層設計,明確新區產業定位,形成產業聚集。”
省人大代表王大山說:“率先啟動 5.66 平方公里的(德州新區)核心區開發建設,推進東部醫療城、高鐵博覽城、德州職教城等,總投資900多億元的76個重點項目建設。”
省人大代表劉成強說:“RCEP區域合作政策,我們抓住省里確立的這些平臺,把國際貿易工作、產品出口做大做強。”
過去一年,山東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國控地表水考核斷面水質首次全部達到四類以上。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堅定不移促進生態環境持續好轉。今年,山東將全面完成國家下達的節能減排降碳約束性指標和環境質量改善目標。
山東省委黨校(山東行政學院)社會和生態文明教研部副教授張彥麗表示:“《報告》提出制定碳達峰實施方案、落實國家鼓勵可再生能源消費政策等,這是把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生態文明建設總體布局的重要舉措。”
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成員、副廳長侯翠榮說:“堅持精準、科學、依法治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推進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以高水平保護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
省人大代表劉藎一告訴記者:“全面綠色轉型,有的是企業的清潔生產,有的是園區的綠色化改造,有的可能是工業的低碳。應該是大有可為、也是十分迫切的。”
突出推進減污降碳,《報告》提出,今年山東將加快構建國土空間保護開發新格局、扎實開展綠色低碳轉型行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促進生態環境持續好轉。
“要從源頭上解決排碳的問題,利用電動汽車產業發展的這樣的東風,把控這樣的一個機會,真正實現強網補鏈,來迎接新環境下的挑戰。”省人大代表于德翔告訴記者。
省政協委員李曉亮說:“整個水資源成本越來越高,也促使企業去加大對水資源的綜合利用,循環利用的話,成本能大大地降低下來。”
省人大代表劉奎忠告訴記者:“大力發展藍碳經濟,打造風光儲氫一體化綜合能源基地,加快海洋碳匯產業鏈延伸,逐步地實現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
省政協委員汪映榮說:“我們力爭2023年底,發出第一度清潔的、低碳的核電,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動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