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8月24日訊 今天上午,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邀請省生態環境廳負責人解讀《山東省“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并回答記者問題。
發布會上,有記者問到“十四五”期間,山東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主要目標和愿景是什么?山東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書記、廳長宋繼寶對此作出回答。
宋繼寶介紹,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到2035年,廣泛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碳排放達峰后穩中有降,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目標建設基本實現”的宏偉愿景。“十四五”時期,是向美麗中國建設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對標2035年美麗中國建設遠景目標,《規劃》提出,“十四五”期間,山東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主要目標是“生態建設走在前列,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轉型成效顯著,能源資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大幅減少,生態系統穩定性明顯增強,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首先,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轉型成效顯著,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得到優化,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交通運輸結構、農業投入與用地結構更加合理,綠色低碳發展加快推進,新動能成為引領經濟發展主引擎,能源資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碳排放強度持續降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加快形成。2025年年底前,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13%左右。
其次,生態環境持續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大幅減少,空氣質量全面改善,水環境質量穩步提升,水生態功能得到初步恢復,國控劣Ⅴ類斷面、城市(縣城)黑臭水體全面消除,海洋生態環境穩中向好,城鄉人居環境明顯改善。2025年年底前,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到55%。
再次,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穩步提升,生態安全格局更加穩定,生物多樣性得到有效保護,生物安全管理水平顯著提升,生態系統服務功能不斷增強。
同時,環境安全有效保障,土壤安全利用水平鞏固提升,固體廢物與化學物質環境風險防控能力明顯增強,輻射安全監管持續加強,環境風險得到有效管控。
此外,現代環境治理體系建立健全,生態環境治理能力短板加快補齊,生態環境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形成導向清晰、決策科學、執行有力、激勵有效、多元參與、良性互動的環境治理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