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4日訊 今天上午,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發布會,介紹我省地方病防治專項三年攻堅行動工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對于消除和控制地方病的內涵,山東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主任醫師王學松介紹,2019年,國家衛生健康委印發了重點地方病消除和控制的評價辦法,包括在山東省流行的飲水型氟中毒、碘缺乏病、大骨節病和克山病。每種地方病都有相應的判定標準,比如大骨節病,以病區村為單位,7-12周歲兒童無大骨節病病例,那么這個村就達到了大骨節病的消除標準。其他地方病病種的判定標準要更復雜一些,比如飲水型氟中毒病區的飲水氟含量要符合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碘缺乏病病區兒童、孕婦尿中碘的含量要符合相應標準等等。
王學松表示,山東省實現了地方病防治專項三年攻堅行動目標,重點地方病達到了控制和消除標準,意味著在山東省流行的地方病已經不再危害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但是,沒有新的地方病病人出現,并不意味著地方病被徹底消滅,這也是由地方病致病因素的特殊性決定的,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地方病的存在很特殊。地方病是一種與群眾生產生活行為密切相關的疾病,其發生與自然生態環境有關,與環境中的元素和分布有關,致病因子很難消除。
第二,地方病的病因很特殊。有的地方病,比如大骨節病、克山病,致病原因還不明確。雖然在多年的防治工作中摸索出一些預防和治療措施,也取得了很大效果,但由于病因不明,仍存在發生的可能。
第三,地方病的分布很特殊。地方病往往交織分布,一個地區可能有多種的地方病,尤其在高碘和碘缺乏交叉存在的地區,各項防治工作開展需要進一步加大力度和精度,才能確保人群碘營養水平,特別是孕婦、兒童等重點人群的碘營養水平持續保持在適宜狀態。
因此,地方病的這些特殊特點決定了地方病將長期存在。一旦放松對地方病的防控,就可能對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造成危害。山東將長期堅持地方病綜合防控策略,慎終如始、一以貫之地抓好地方病防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