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日報·新銳大眾
2019-07-23 06:45:07
學生營養健康和校園食品安全,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焦點。日前,山東省教育廳、山東省財政廳、山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和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四部門聯合印發《山東省學生營養健康與學校食品安全提升實施意見》,旨在全面提升學校食品安全和營養健康水平。
其中,要求從今年起各市新建學校應配件食堂,2020年底前,學校大宗食品統一配送或定點采購實現全覆蓋。此外,非建檔立卡的家庭經濟困難殘疾學生、農村低保家庭學生、農村特困救助供養學生等家庭經濟困難非寄宿生納入生活補助范圍。
全面履行學校職責,強化校長負責制,完善食品安全制度。全省中小學、幼兒園全面落實校長及相關負責人集中用餐陪餐制度,有條件的可以試點家長陪餐制度;不得在校內設置小賣部、超市等食品經營場所,寄宿制學校確有需要設置的,向屬地市場監管和衛生監督等單位依法取得許可。嚴禁售賣高鹽、高糖及高脂食品。
全面推進校園食品安全守護行動。實施學校食堂提升工程,突出學校食堂在解決學生集中就餐方面的主渠道作用。自2019年起,各市新建學校應根據學生就餐需求配建食堂;現有學校應創造條件改擴建食堂;不具備食堂配建條件的應以集中配餐方式解決。2020年底前,基本解決中小學生集中就餐需求。學校食堂新建或者改擴建,教育部門應告知屬地市場監管部門,市場監管部門按照學校食堂食品安全要求,從食堂設計、規劃、布局、流程、硬件配備等方面提出意見和建議。
嚴格學校食堂許可審查。督促學校食堂以校長為法定代表人申請辦理并取得食品經營許可證。各地要全面掌握轄區內學校食堂食品經營許可情況及經營模式,防止無證經營、超范圍經營等現象。
實施學校食品安全“明廚亮灶”工程。全省學校和幼兒園食堂均通過視頻或者透明玻璃窗、玻璃墻等方式,公開食品加工過程。2019年底前,學校、幼兒園食堂全部達到明廚亮灶要求,自覺接受學生、家長監督。
實施學校大宗食品統一配送制度。各級各類學校的大宗食品應統一配送或定點采購。分類公開擇優選擇食品統一配送或定點采購單位,全面落實食品采購索證、進貨驗收和臺賬等制度,并與供貨單位簽訂產品質量責任書,確保“優質、安全、價廉”的食品輸入學校食堂。其中,屬于政府采購范圍的,按照政府采購相關規定執行。2020年底前,學校大宗食品統一配送或定點采購實現全覆蓋。
探索學校食品安全檢測體系建設。鼓勵有條件的學校,特別是高校配置自檢設施設備(如快檢室等),通過培養培訓或購買服務等,配備專兼職食品安全檢測人員,研究制定包含食堂軟硬件建設、食品采購、驗收、加工、操作、出售以及集體用餐等全過程每一個環節的自查標準,建立學校食品安全自查體系。同時,衛生健康、農業、教育、市場監管等部門要完善信息共享和互認機制,加強對學校食品安全檢測的指導,最大限度地發揮檢測體系對學校食品安全的作用。
全面實施膳食營養提升工程。研制中小學生膳食營養指南,由教育、衛生健康、市場監管等部門聯合組建專家團隊,針對中小學不同年齡階段學生,制定一年四季的營養食譜,并于2019年底前向社會公開發布。
擴大城鄉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生活補助覆蓋范圍。自今年秋季學期起,將在對山東義務教育寄宿生發放生活補助的基礎上,再將義務教育階段建檔立卡學生,以及非建檔立卡的家庭經濟困難殘疾學生、農村低保家庭學生、農村特困救助供養學生等家庭經濟困難非寄宿生納入生活補助范圍。各級財政足額落實義務教育寄宿生和非寄宿生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生活補助資金,資金優先用于保障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營養午餐需求。
全面加強學校周邊食品安全監管。實施校園周邊食品經營者分級分類監管。委托省標準化研究院制定校園周邊食品經營評價規范地方標準(或團體標準),建立學校、家委會、家長、第三方機構參與的評價分級機制,每半年組織開展一次評價工作,結合風險分級,實施分類監管。
實施校園周邊食品安全“啄木鳥”制度。拓寬社會共治渠道,聘請熱心家長、學校老師、新聞記者、志愿者等加入校園周邊食品安全“啄木鳥”行動,對校園周邊食品經營存在的問題進行監督,織密織牢社會監督網絡,形成監管合力。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