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18-04-24 07:43:04
齊魯網濟南4月24日訊
在山東叫響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的背景下,來自中日兩國鄉村建設領域的10多位知名專家學者, 22日齊聚濟南,參加了由山東財經大學國際公益學院、北京東方君公益基金會主辦的“中國鄉村振興”國際學術論壇”——“文化藝術振興鄉村”主題研討會。
會上,日本知名企業家、慈善家福武總一郎,詳解了其創造“直島模式”的背景和過程,日本藝術家北川富朗、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劉守英、北京大學法語系主任董強、山東大學博士生導師侯風云、山東財經大學藝術學院院長范正紅和經濟學院院長龐晶等專家學者,也就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發表觀點。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劉守英對藝術振興鄉村的探索表示認可,他介紹,目前國內已經有城市做的小有名氣,比如在浙江麗水市的松陽縣,就吸引了大量藝術家前去設計藝術項目,進而帶動了以民宿經濟為首的旅游產業發展。
在劉守英看來,未來我國城鄉關系將出現三個新特征,首先將從單項城市化轉向城鄉互動,資本、勞動力、土地等要素實現雙向配置,同時農業革命將到來,農業的內涵、功能、形態、產業將重塑,此外農業發展方式也會轉型。
“國家對三農問題的關注重點,正從農業和農民轉向農村,而農村活化說白了就是活業、活村、活人,通過社會資本將藝術引入農村,為提高農村產業競爭力和價值鏈延伸提供了一種新途徑。”劉守英告訴記者,長期以來,人們認為城市文明就是先進的文明,然后城市的文明只要起來,我們只要消滅鄉村文明就到達現代化了。這一個觀念,大家現在開始已經轉變。“就說我們整個城市和鄉村兩種文明需要共存、共榮和共生,這兩者是平等,是共需的,就是大家把握未來整個城鄉關系的準則。”
對于文化藝術項目建設,范正紅建議一定要重視品質和前瞻性。“50年以后,老房子一定要比新房子值錢,那么它就能變成一件真正的藝術品,同時建筑要注重舒適性、前瞻性,各種現代化設施要配套齊全。”
閃電新聞記者 張偉 穆廣輝 濟南報道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