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18-03-25 20:08:03
齊魯網3月25日訊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
山東加速去產能 今年力爭新增高新企業上千家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 要以壯士斷腕的勇氣,果斷淘汰那些高污染、高排放的產業和企業,為新興產業發展騰出空間。山東把去產能作為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優化存量資源配置的首要任務,探索建立市場自動出清的長效機制,實現企業優勝劣汰、產業轉型升級。
新舊動能轉換,首要就是化解過剩產能、淘汰落后產能。為實現“騰籠換鳥”,去年以來,山東以“猛藥去疴、刮骨療毒”的決心,直面問題、攻堅碰硬,堅決遏制嚴重過剩和落后產能盲目擴張。
山東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李鐵崗說:“產能的總量是一定的,在總量一定的基礎上要去增加新的產能,必須要去淘汰落后的舊的產能,使產能的總量與需求的總量保持總量的平衡。”
浴火重生一年間。2017年,山東提前3個月實現國家下達的鋼鐵、煤炭去產能任務;查處取締制售“地條鋼”違法違規企業37家,合計產能675萬噸,關停電解鋁產能322.25萬噸,超額完成國家任務。抓住處置“僵尸企業”這個牛鼻子,山東篩選確定300多戶國有“僵尸企業”,堅決倒逼出清,做到了應退盡退,工作力度之大、措施之硬,前所未有。
山東省國資委副主任樊軍表示:“關于僵尸企業,我們定了個三年目標,前兩年一年123戶,一年124戶,今年還剩72戶,剩下的都是硬骨頭,我們將采取應對措施,把僵尸企業除清。”
處置僵尸企業,既要下狠勁,又要用巧力,一企一策,分類處置。兗礦旗下電解鋁廠因為成本高、用能大,連續十年虧損,被認定為僵尸企業,14萬噸產能全部關停。
關停不是結束,關掉后如何把資產盤活是企業必須考慮的問題。山東大力推行的產能指標轉讓解決了企業的燃眉之急。在山東產權交易中心,經過500多輪競價,這14萬噸電解鋁產能指標轉讓給內蒙古一家企業。
兗礦集團總經理李偉稱:“最后以14萬噸14個億,每萬噸一個億多一點的全國最高價進行成交,保持了國有資產的增值和不流失,能夠基本彌補前幾年的虧損。”
電解鋁廠關停了,但是兗礦電鋁公司還有14條輕合金生產線,設備都是世界一流。他們把指標轉讓得來的資金投入到高端鋁合金型材的研發生產中,把產品應用在和韓國地鐵和俄羅斯鉆井平臺上。中車四方生產的復興號動車,一半的車身來自這里。
兗礦集團電鋁公司總經理李永卉表示:“大家對速度、對安全的要求越來越高,給軌道交通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山東省提出市市通高鐵,這也是我們一個巨大的市場容量。”
騰籠換鳥,換來的必須是俊鳥、靚鳥。山東圍繞“四新四化”,先期儲備重大項目數百個,實行有進有出、動態管理。
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快速發展,新登記“四新”經濟企業1.9萬家,增長37.2%;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達到35%。
傳統輪胎企業雙星集團淘汰了60%以上的輪胎落后產能和產品,在全球輪胎行業建立了第一個全流程工業4.0智能化工廠。最近,他們還收購了韓國第二大輪胎企業,加快進入高端市場。
雙星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柴永森稱:“抓住了全球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機會,使雙星由汗水型轉向智慧型。利用工業4.0工廠,我們的產品不良率比以前降低了80%,我們人工效率是以前的3倍。我們的品牌也是由低端品牌逐步走向中端和高端。”
今年是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的開局之年,圍繞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山東今年將再壓減粗鋼產能355萬噸、生鐵產能60萬噸、煤炭產能465萬噸。
有破有立,全力抓好綜合試驗區總體方案的推進落實,以知識、技術、信息、數據等新生產要素為支撐,積極探索新舊動能轉換模式,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力爭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000家以上。
閃電新聞記者 于凡 濟寧臺 馮斌 青島臺 瞿穎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