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18-03-25 09:51:03
齊魯網濟南3月25日訊 記者從山東省農業廳獲悉,2018年,山東將在“4個2”深度貧困地區和黃河灘區鼓勵建設一批集旅游觀光、特色采摘、農事體驗、科普教育、文化創意于一體的休閑觀光特色村鎮。在臨沂、菏澤2市探索建設一批產業特色明顯、規模效益突出、示范帶動能力強的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在20個脫貧任務比較重的縣,探索建設一批貧困人口參與度高的精品農產品生產基地。
在省扶貧工作重點村開展農民技能培訓,做好2000個省扶貧工作重點村黨支部書記培訓工作。積極發展壯大農民合作組織,實現2000個省扶貧工作重點村合作社全覆蓋。對已脫貧銷號的貧困戶,突出鞏固成效,脫貧不脫政策,脫貧攻堅期內繼續給予幫扶,資金不減、力量不減、幫扶不減。
★發展高效特色農業扶貧工程
省農業廳會同省財政廳落實耕地地力保護補貼資金,通過“齊魯惠民一本通”及時足額兌付種麥農民。積極發展優質特色種植業,通過結對幫扶、資金支持、技術服務、訂單收購等方式,引導貧困戶發展投資少、見效快、風險小的特色種植業。支持扶貧工作重點村,立足當地資源稟賦,調整優化種植結構,大力發展專用小麥、水稻、地瓜、小雜糧等特色糧食作物;因地制宜發展蔬菜、水果、食用菌、茶葉、中藥材等特色經濟作物。
鼓勵發展優質高效特色畜牧產業,充分發揮扶貧工作重點村、貧困戶的自然資源和勞動力資源優勢,鼓勵發展牛、羊、毛驢、肉兔等特色養殖業。
大力發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依托自然資源、農事景觀、鄉土文化和特色產品等,支持扶貧工作重點村,發展特色采摘、農耕體驗、休閑養生、農家樂等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積極支持符合條件的脫貧任務比較重的縣開展省級、國家級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創建工作,支持扶貧工作重點村創建省級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
支持省扶貧工作重點村立足本地資源,培育發展比較優勢明顯的主導產業和主導產品,形成可復制、可推廣、服水土、接地氣的“一村一品”發展模式,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產業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大力發展農產品品牌和綠色農產品,提高貧困地區農產品的品牌效益和市場價值,打造一批精品農產品生產基地。
擴大農業保險覆蓋面,支持特色農產品保險發展,各級財政給予保費補貼。提倡有關市縣設立風險基金或與保險公司合作開展有關保險,出現嚴重滯銷時為有關貧困戶提供一定經濟補償。
★農業龍頭企業幫扶工程
鼓勵農業龍頭企業帶動貧困農戶。支持農業龍頭企業到省扶貧工作重點村建立種植、養殖生產基地或購銷基地、發展農產品深加工、開發生態旅游等,通過“龍頭企業+農戶”、“龍頭企業+基地+農戶”、“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農戶”等模式,以訂單生產、合作協議、產銷對接、股份合作等方式,密切與省扶貧工作重點村農民合作社、貧困戶的利益聯結,實行“以企帶村”,并鼓勵農業龍頭企業吸納農村貧困人口就業。
積極引導龍頭企業參與扶貧。在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認定監測中,對積極參與帶動扶貧脫貧的龍頭企業予以優先安排。
對吸納貧困人口就業、幫扶貧困戶脫貧等方面措施實、力度大、成效好的龍頭企業,在資金扶持、項目安排上給予傾斜支持。有扶貧任務的縣獲得農業、畜牧財政專項資金扶持的農業企業,都應承擔脫貧攻堅責任,積極幫扶建檔立卡貧困戶或吸納農村貧困人口就業。
鼓勵“鄉村之星”承擔脫貧攻堅社會責任。發動“鄉村之星”,開展“爭當扶貧之星,爭做帶富標兵”活動,幫扶成果作為“鄉村之星”評選和考核的重要依據。
★農民合作組織扶貧帶動工程
積極發揮農民合作組織扶貧帶動作用。大力發展農民合作社,并積極吸納貧困人口打工創收。已有的農民合作社要積極吸納貧困戶入社,并鼓勵吸納貧困人口打工創收。沒有合作社的扶貧工作重點村,根據農業特色產業發展需要,引導農民組建專業合作社。支持合作社吸納不具備成立合作社條件的省扶貧工作重點村的貧困戶入社或打工。農民合作社示范社評選認定中,將吸納貧困戶入社作為優先條件。
脫貧任務比較重的縣獲得農業、畜牧、農機財政專項資金扶持的農民合作社,要積極履行脫貧攻堅責任,積極吸納貧困戶入社。
鼓勵家庭農場發揮示范帶動作用。開展家庭農場示范場對貧困戶的結對幫扶、示范帶動活動,鼓勵扶貧工作重點村的家庭農場示范場為當地從事種植、養殖的貧困戶提供指導服務。
對扶貧責任履行好的示范場,縣級農業、畜牧、農機等部門在有關項目資金安排上優先給予支持。省扶貧工作重點村獲得財政專項資金扶持的家庭農場,主動履行脫貧攻堅責任,積極結對幫扶貧困戶。
★農村改革推動脫貧工程
引導和鼓勵貧困農戶流轉土地經營權獲得土地財產性收入。縣級農業部門要將有流轉意愿的貧困農戶信息優先在流轉服務平臺上推介,支持貧困農戶以土地經營權入股發展土地股份合作社,讓貧困農戶分享土地規模經營帶來的收益。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增加貧困人口集體資產收益,爭取國家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整省試點,將改革范圍擴大到所有涉農鄉鎮(街道),全面推開產權改革。
縣級農業、畜牧、農機等部門要積極支持村集體改制后成立的合作組織優先承擔農業財政專項,項目完成后及時將產權移交給集體經濟組織,并折股量化到貧困戶或貧困人口。
★農業科技扶貧促進工程
對部分建檔立卡的貧困戶開展技能培訓。省級農民培訓繼續開展農業扶貧培訓,選擇建檔立卡的、素質較高、發展產業意愿較強、具有一定勞動能力和帶動能力的貧困人口,開展技能培訓,提高其科技素質和職業技能,切實促進貧困農民增收脫貧致富。
組織省扶貧工作重點村支部書記培訓。面向我省2000個省扶貧工作重點村黨支部書記,分期分批開展集中培訓,切實增強扶貧工作重點村黨支部書記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推動村莊發展、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素質能力,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奠定堅實基礎。
開展農業行業關鍵技術培訓。組織廳屬單位圍繞各地農業生產實際,開展蔬菜、食用菌、果樹、茶葉等行業關鍵技術培訓,切實提高參訓貧困人口技能水平。
按照省委省政府關于進一步推進涉農資金統籌整合的部署要求,山東將支持各市縣整合各類農業生產資金集中用于省扶貧工作重點村發展農業產業。自2018年起,每年從涉農資金整合切塊到各縣(市、區)的資金中,統籌安排部分資金支持20個脫貧任務比較重的縣農業產業發展。鼓勵有扶貧任務的縣(市、區)從整合涉農資金中,統籌安排資金集中用于省扶貧工作重點村農業產業重點項目建設。充分發揮財政支農資金杠桿作用,通過融資擔保、貸款貼息、股權參與等途徑,創新財政支農方式和投入機制,探索開展農業扶貧領域PPP模式項目。引導現有各類基金向“4個2”深度貧困地區傾斜,積極創新金融扶貧模式,帶動金融資本、社會資本投入灘區產業發展。
同時,山東各級農業部門將建立健全農業脫貧攻堅工作成效考核、督導檢查工作機制,重點加強項目組織實施、資金規范運用、幫扶帶動效果等監督檢查。2018年底,省農業廳組織督查組對17市農業脫貧攻堅工作進行督查,對督查中發現的問題督促有關市縣立即整改,特別對問題較多、整改緩慢、扶貧成效不明顯的要嚴格督查督辦,對貪污侵占、截留私分、擠占挪用項目資金的問題線索第一時間移交紀檢監察機關。
閃電新聞記者 劉金旺 濟南報道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