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17-12-07 22:06:12
齊魯網12月7日訊(記者 何則偉)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要把提高供給體系質量作為主攻方向,瞄準國際標準提高水平,促進我國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山東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準、自身優勢,通過技術和產業創新培育國際標準,以標準國際化帶動品牌高端化。一家小企業主導制定兩項國際標準
這幾天,山東昊月新材料公司正在忙著聯系上新生產線的事,最近半個月來,公司產品的銷量增加了一半以上。
山東昊月新材料公司銷售經理馬良超告訴記者,現在按他們國際標準生產出來的產品,比他們常規產品高4000塊錢,比國際知名品牌高500塊錢,(現在)訂單量是翻倍的增長。銷量迅猛增長,價格也高了1/3。這得益于昊月剛剛制定了高吸收性樹脂等兩項國際標準,以這兩項國際標準生產出來的衛生巾等產品可以在50秒以內把5毫升血液吸收干凈,由于比國外產品快了70多秒,今年8月份被認定為國際標準。
國家標準委副主任陳洪俊認為,這兩項標準不僅促進了我國高吸收性行業的轉型升級,也為全球樹脂行業破解了吸收血液難得問題,提供了解決方案,是我國中小企業將核心專利技術,轉化為國際標準的以標準引領創新發展的典型案例。為全球性難題提供解決方案并非易事,09年昊月就已經把這項技術上升為國家標準,但要成為國際標準,需要國標組織5個成員國提出申請,2/3的專家通過才行。制定國家標準后,昊月正忙著擴大國內市場,對做國際標準并沒太多心思。
“那個時候正是企業在大發展,也是一個掙錢的最佳時機。在國際上我又不懂語言,所以說國際上的有5至8個國家的專家,我也不知道怎么去跟他聯系。”山東昊月新材料公司董事長楊志亮表示。然而國家標準發布后,國內不少企業在標準指導下,開始模仿他的產品,市場競爭變得異常激烈,老楊的企業反而一度陷入困境。
山東省質監局巡視員郭大雷解釋說,“當時的這個技術還不很成熟,不是很完善,所以說這個專利沒有寫到國家標準當中去,當一個企業你真正掌握了全球領先的技術,并把它形成了專利寫到國際標準的時候,你就處于競爭的優勢和制高點。”就在老楊一籌莫展時,這時山東舉辦的一場國際標準發展培訓班,改變了他的想法。山東昊月新材料公司董事長楊志亮告訴記者,參加了培訓會之后,感覺到國際標準可以走快車道,一旦發布將來會給我會帶來企業的一個迅猛發展,從這些點上,再大的困難也不算是困難了。
在國標委和山東省的協調幫助下,老楊他們和來自全球的專家一共召開了17次國際會議,并邀請了23位來自不同國家的專家來公司實地考察,經過提案、委員會審議等環節,今年8月成功制定國際標準。憑借國際標準,昊月的新產品不僅被認定為國際一級產品,還遠銷日本、墨西哥、印度等6個國家和地區。
山東昊月新材料公司董事長楊志亮表示,這些成果離不開省局,國家,標準理論研究院,加國標委,各個方面的支持下吧。山東正建設國際標準創新項目庫 探索嘗試標準創新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瞄準世界標準提高水平。山東目前正堅持世界眼光自身優勢,在全省推行標準化+行動,通過建設一批企業標準領跑者、國際標準創新等項目庫和創新綜合服務平臺,切實為企業創造良好的標準創新環境,幫助企業占領國際競爭制高點。
山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黨組書記、局長張寧波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瞄準國際標準提升水平,(山東)這些做法都是一批新的嘗試,以前沒有做過,都是推動山東企業標準國際創新的一些新的路徑,一些新的制度設計,通過這些探索和嘗試,來努力推進山東企業創新國際標準走在世界的前列。
結合自身產業優勢,目前山東已在新一代信息技術、鑄造機械、高速動車等優勢領域,儲備質量品牌高端化項目78項,國際標準創新項目141項,這其中就包括海爾正在制定的保鮮冰箱等3項家電國際標準。
以用戶為中心技術創新 56項國際標準鑄就海爾高端品牌
能在曾經被歐美企業長期主導的家電國際標準領域制定全新的標準,海爾靠的是以用戶為中心的技術創新和全球標準話語權。海爾在全球五大洲布局了十大研發中心,有190多名國際標準專家長期活躍在各個國際及區域標準組織中,形成了一個遍布全球的標準資源網絡,掌握了很強的國際標準話語權,能夠有效推動海爾的創新技術升級為國際標準,實現全球技術引領。
“每一個研發中心,跟當地的政府當地的標準組織保持密切的聯系,所以當海爾有了需求之后,海爾能夠把這些需求,通過不同的標準組織,通過遍布全球的國家進行提案,幫助海爾共同去推進,標準在國際方面的應用,并且寫入到相應的標準體系中。”海爾集團國際標準總監崔凱告訴記者。
國際標準鑄就高端品牌,目前,海爾已參與制定56項國際標準。根據國際權威組織歐瑞國際的數據顯示,海爾已經連續8年蟬聯全球大型家用電器第一品牌。根據海爾集團旗下上市公司青島海爾剛剛發布的前三季度財報顯示,1-9月公司實現收入增長41%,利潤增長48%。
海爾家電產業集團副總裁、CTO王曄認為,一方面,通過技術創新、產品創新、標準創新,甚至品牌創新,幫助海爾的業績大幅提升,另外一方面,海爾的利潤增長超過他的收入增長,也說明海爾在品質上新品牌就是方便有了大幅的進展。
目前,山東共主導或參與制定108項國際標準,承擔國際、國家專業標準化組織55個,2014年至今,山東新增52項國際標準,標準化國際化步伐明顯加快。
山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黨組書記、局長張寧波認為,品牌以質量為基礎,質量以標準為前提,這個企業的標準成為國際標準,那自然他就擁有了競爭優勢,市場優勢,價格優勢,擁有了話語權,產品質量和產品的品牌也大大的提高了。標準引領質量品牌提升,截至目前,山東擁有中國質量獎獲獎企業1個;山東省省長質量獎45個,創建全國知名品牌創建示范區10個,經國家工商總局認定馳名商標711件,數量均居全國前列。
記者手記:
標準意味著規則,意味著通行證,更意味著話語權。三流企業做產品,二流企業做技術,一流企業才做標準。而國際標準創新更意味著一種全新的全球高級競爭形態,一項國際標準的制定需要5—8年,瞄準國際標準勢必會壓力,但當克服重重困難,經過技術創新、產品創新占領制高點時,就掌握了國際市場的話語權。
搶占國際標準的高地,從輸出產品輸出裝備輸出技術到輸出標準,這是企業提升國際競爭力的必由之路,也是山東從制造大省走向制造強省的必由之路。新的時代,隨著更多的優勢企業在國際標準創新方面有更多新的作為,將帶動質量提升,鑄就高端品牌,助力新舊動能轉換,推動山東經濟社會發展進入質量品牌時代。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