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銳大眾
2017-03-02 08:06:03
危急重癥產婦不出縣也能救治,對計劃幾年后添個寶寶的家庭來說,這無疑是個好消息。記者從昨天召開的全省婦幼健康工作會議上獲悉,“十三五”期間,我省將建設覆蓋省、市、縣三級的危急重癥孕產婦和新生兒救治中心,降低孕產婦及嬰兒死亡率。
縣級也要能“搶險”
“險情天天有。”我省某綜合醫(yī)院產科主任用“搶險”來形容去年一年產科醫(yī)生的工作。2016年,他所在科室搶救危急重癥患者數(shù)量比2015年翻了一番,尤其是像失血性休克、兇險性前置胎盤伴胎盤植入等“危急重癥中的危急重癥”,數(shù)量更是明顯增加。
這與高齡產婦的增加不無關系。專家介紹,高齡、高危、高風險產婦的增加會使產科合并癥、并發(fā)癥風險,孕產婦死亡率和新生兒死亡率相應提高。2016年,我省孕產婦和嬰兒死亡率分別是12.62/10萬和4.53‰,較先進國家和地區(qū)存在明顯差距。
基層“搶險”能力不足是孕產婦及新生兒死亡的原因之一。以重癥新生兒為例,他們往往癥狀嚴重,病情進展迅速,基層搶救不了只能向上轉,路上耽擱病情甚至造成患兒死亡的情況時有發(fā)生。作為重癥新生兒搶救主陣地的新生兒重癥監(jiān)護室(NICU)十分稀缺。據統(tǒng)計,我省443家縣級助產機構中,有312家沒有NICU,占70%;131家設有NICU的機構中78家床位不足10張;92家開展助產技術的縣級婦幼保健機構中,59家沒有NICU,占64%。預計全面兩孩政策實施后,全省至少需要7500張NICU床位。
省衛(wèi)計委主任襲燕介紹,為提高婦幼機構的“搶險”能力,我省將在“十三五”期間構筑孕產婦和新生兒危急重癥急救體系,推進省、市、縣三級至少分別建立一個危急重癥孕產婦和新生兒救治中心,使基層也具備“搶險”能力。
一些危急重癥孕產婦得不到及時護理和救治是因為救治資源的錯誤配置。省市級助產機構承擔危重孕產婦救治的同時,大量承擔正常產婦的分娩任務,導致這些機構“一床難求”。去年,濟南市探索實施高危產婦的分級管理,大醫(yī)院主要接診高危產婦,正產產婦盡量分流到一二級醫(yī)院,既保證了基層醫(yī)療機構床位的充分利用,又保障了高危產婦的救治安全。“十三五”期間,這種模式有望在省內推廣。
通過覆蓋三級的危急重癥處理體系的建設,力爭到2020年,全省孕產婦死亡率和嬰兒死亡率控制在10/10萬和4‰以下。
充實人才隊伍也要薪酬留人
婦幼醫(yī)療資源的缺乏說到底還是人才的缺乏。
產科兒科醫(yī)療服務成本高、風險大、收入低,人才流失嚴重。一些地區(qū)在冬季等患兒突增期不得不取消兒科門診。而且產科兒科醫(yī)護人員中女性多,自身的生育需求強,去年某醫(yī)院產科17名護士中就有5人懷孕生產,人力資源更加不足。
數(shù)據顯示,我省現(xiàn)有新生兒科醫(yī)師1528人,缺口約37%;新生兒科護士2637人,缺口為46%。人才緊缺問題導致婦幼健康服務供給不足,增加了為重孕產婦和新生兒死亡發(fā)生的風險。
據介紹,我省將通過“培養(yǎng)+轉崗”模式充實產科、兒科、助產士等專業(yè)人才隊伍。“十三五”期間,爭取在高校設置產科、兒科和助產士等專業(yè),擴大招生規(guī)模。加強助產士,兒科醫(yī)師轉崗培訓,充實緊缺人才隊伍。
我省將開展一批婦幼健康縣級中青年技術骨干提升項目,提高基層婦幼醫(yī)療人才技術水平。優(yōu)先培養(yǎng)貧困地區(qū)婦幼健康技術骨干,優(yōu)先培養(yǎng)超聲技術和產前篩查診斷等薄弱領域人才,采取培訓、進修等多種方式,完成1000名縣級中青年技術骨干培養(yǎng)。
“充實兒科醫(yī)師隊伍還要推進薪酬制度改革,靠薪酬留人。”濟南一綜合醫(yī)院兒科主任表示,相比于成人科室,兒科用藥少,檢查少,薪酬低,一般是成人科室的6-7成。合理提高兒科醫(yī)療服務價格,尤其是兒科臨床診療行為中有創(chuàng)活檢、探查、手術等體現(xiàn)醫(yī)務人員技術勞務特點和價值的醫(yī)療服務項目收費,建立緊缺人才激勵機制,增強崗位吸引力,是留住人才、吸引人才的關鍵。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