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青島日報
2025-02-18 09:05:02
原標題:打造保障性住房“青島樣板”讓新市民青年人“住有宜居”
來源:青島日報
原標題:打造保障性住房“青島樣板”讓新市民青年人“住有宜居”
來源:青島日報
青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圍繞“安全、舒適、綠色、智慧”的“好房子”標準,籌建、設計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并搭建輪候庫精準匹配保障需求
安居,方能樂業。住房乃民生之本,是百姓幸福生活的基本條件之一。讓全體人民住有所居、居有所安,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題中之義。
在構建房地產新發展模式的過程中,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住房城鄉建設部加強統籌謀劃,指導各地加快推進保障性住房規劃建設。隨著新一輪保障性住房改革序幕拉開,不僅將有效解決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的住房問題,還將有利于推進房地產轉型和高質量發展,更好拉動投資消費、促進宏觀經濟持續回升向好。
在此背景下,青島一直將保障性住房作為全市住房發展規劃的重要內容——
2024年,在全省率先啟動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項目建設,積極健全體制機制、完善政策體系,搭建輪候庫精準匹配保障需求,截至目前已有1.3萬余戶家庭完成注冊。此外,還堅持圍繞“安全、舒適、綠色、智慧”的“好房子”標準,籌建、設計配售型保障性住房,讓住房更加宜居、更具韌性、更有智慧。
春來萬物蘇,勤耕啟新程。2025年春節假期過后,李滄區京口路、市北區開封路兩個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項目陸續復工,如今一棟棟建筑已經拔地而起,全面進入主體施工階段。在項目建設現場,塔吊林立、機械轟鳴,工人們在場地內有序施工、干勁十足 ,全力推進項目施工建設。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為“十五五”良好開局打牢基礎的關鍵之年,青島將“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列入2025年市辦實事項目, 確保這項民生工程、民心工程穩步推進。此外還將繼續堅持“以需定建”“以需定購”的原則, 加大房源建設籌集力度,讓更多在城市奮斗的工薪收入群體早日實現“居者有其屋”的安居夢想。
探出保障房輪候登記“新路徑”
2024年7月19日,青島市配售型保障性住房輪候服務系統面向社會開放。在得知這一消息后,市民張先生第一時間登錄小程序提交了申請,“目前我們一家三口租住在李滄區,隨著孩子年齡增長,全家人都盼著能改善現有的居住條件”。
在提交申請后,張先生很快便在手機里看到過審結果,隨后按照要求填寫家庭收入等信息后,經過相關部門核定,最終順利進入輪候庫。“整個流程都是在線上操作完成,方便快捷,完全是‘零跑腿’。”張先生告訴記者,去年年底在預登記啟動后,他也第一時間參與報名,現在一家人都盼著能早日住進新房子。
這項工作便捷高效服務的背后,離不開青島在保障房輪候登記方面探索出的一條新路徑。青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利用3個月時間,建立了配售型保障性住房輪候庫管理制度,開發建設了輪候服務系統,基本實現申請“一網通辦”、審核“秒審秒批”、數據“實時共享”。
為提高輪候登記申請審核效率,青島利用政務資源共享平臺,全力破除數據壁壘,實現住建、自規、民政、公安、人社、衛健等多部門聯動,為保障家庭提供“一站式”服務。按照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資格信息化核對、房源透明化分配的理念,開發建設配售型保障性住房輪候服務系統,以網站、App、小程序3種方式,提供政策公告、輪候申請、審核進度、項目預登記、入庫計分查詢等保障性住房輪候業務服務。
在線上,采取協同化、線上辦的工作模式,切實提高資格申請、審核效率和準確性。申請人隨時登錄系統,填報基本信息即可完成申請,無需任何紙質材料,實現入庫“零跑腿”。住房保障部門通過數據賦能系統即時獲取房產、戶籍等數據,實時判斷申請人是否符合準入條件,實現“即申即核”,最快一秒過審。申請人可隨時通過系統查看申請進度,包括提交申請時間,街道、區級部門審核時間及結果。審核通過后,準入核查數據清楚呈現,申請人可在系統中查看數據明細。
在線下,設立市、區、街三級服務模式,街道辦事處以現有政務服務場所為依托,設置住房保障服務窗口,對老年人等不熟悉網絡的群體,提供便民服務,協助其完成在線申請;市、區級住房保障部門分別設置服務窗口,負責政策解釋、資格復核、業務指導、分配管理等工作。此外,不受戶籍限制的公交、環衛等人員可由行業主管部門組織申報。
事實上,如今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各項工作加快落地,離不開體制機制和頂層設計的保障。2024年,青島以市政府辦公廳名義印發實施方案,明確5大類10項重點任務,接連出臺配售工作方案、免收配套費實施細則、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理等配套政策,構建起完善的“1+N”全流程管理制度體系,不斷完善保障性住房配套政策體系。
根據上述政策規定,青島市保障性住房的申請重點面向住房和收入“雙困”家庭供應,對戶籍家庭僅要求人均住房建筑面積不超過13平方米,并優先保障收入低于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的家庭,對引進人才及公交、環衛、快遞等從事城市一線基礎公共服務人員不設戶籍限制。在配售流程方面,實行輪候配售制度,建立“市-區(市)-街道”三級受理審核機制,公布計分排序規則,規范房源登記、選房、分配流程,優先面向項目所在轄區符合條件的申請人配售,剩余房源面向全市符合條件的申請人配售。通過多措并舉,綜合施策,助力項目高效落地。
建設人民群眾滿意的“好房子”
當前,人們的“住房觀”正在從“有的住”向“住得好”轉變。“讓人民群眾住上更好的房子”已經成為住房城鄉建設工作的重要目標。保障性住房是政府工程,也是民心工程,保障性住房更應該建成“好房子”。
如何將保障性住房建成人民滿意的“好房子”?青島市首先通過大數據比對、專業公司抽樣調查、輪候庫需求匹配等多種方式,摸清老百姓的住房偏好,全面掌握工薪家庭在意向區域、戶型、面積、配套等方面需求,為建設計劃、項目選址、戶型配比提供詳實數據支撐。
“我們堅持‘以需定建’‘以需定購’,在中心城區以選地新建為主,在遠郊縣市以收轉存量房源為主,多渠道合理滿足工薪群體保障性住房需求。”青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工作人員介紹, 統籌考慮職住平衡、供需匹配,在需求摸底占比達到62%的市北區、李滄區,選取交通、教育、醫療、商業等配套完善的優質地塊用于項目建設。
去年,李滄區京口路、市北區開封路兩個項目開工建設,建設房源共計3613套,現已進入主體施工階段,預計今年上半年將實現主體封頂。兩個項目嚴格按照“安全、舒適、綠色、智慧”的要求,著力打造人民滿意的“好房子”。項目均達到綠色建筑一星級標準,車位配比1:1個,規劃有健身空間、健康跑道、助老服務、鄰里坊等生活服務設施。
走入位于市北區長沙路46號的保障性住房咨詢點內,申報指南、項目介紹、戶型圖等均一一展示。京口路和開封路兩個項目以75-98平方米多功能小戶型為主,均實行精裝修交付。戶型設計的一大亮點在于,房源采用可變戶型設計,住戶可通過增減隔墻的方式,增加臥室數量或擴大客廳面積,適應多樣化居住需求。
無論設計理念,還是施工建設,青島保障性住房都對標商品房的品質,比如在智慧社區方面,保障性住房項目園區內有24小時監控,單元門人臉識別進出,訪客預約二維碼通行,設置有智慧燈桿,戶內還安裝有一鍵報警,讓住房更加智慧安全。“在項目施工建設過程中,我們堅持采用優質綠色建材和先進的施工工藝工法。為解決老百姓關注的隔音、降噪、串味問題,還在樓板地面、分戶隔墻、廚衛間排水管等位置增加專項處理措施,努力建設人民群眾滿意的‘好房子’。”青島安居投資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道。
據悉,今年上半年青島市將在李滄區京口路保障性住房項目內,設置全市保障性住房的固定展廳,屆時將全面展示項目沙盤、實體樣板間以及施工工藝工法等,不僅讓市民零距離了解保障性住房這項民心工程,還將全方位展示住房的設計理念、施工工藝和居住品質。
規劃建設保障性住房,既是利民之舉,又是發展之計。下一步,青島將加快制定保障性住房建設三年行動方案,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籌集力度,讓更多新市民、青年人、農民工等群體實現“安居夢”。
(王冰潔)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