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青島日報
2025-01-22 09:24:01
原標題:張力足韌性強,青島縣域經濟提質增效
來源:青島日報
原標題:張力足韌性強,青島縣域經濟提質增效
來源:青島日報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萌
2024年,嶗山區新增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2家、高新技術企業總數突破1000家;李滄區中化·云谷等26個省市重點項目加快建設,完成年度投資計劃的125%;市北區服務業增加值突破千億大關,128個省市區級重點項目超額完成年度投資計劃……近期,多個區市通過新一年度政府工作報告的形式,公布了2024年度發展成績單。
縣域經濟是中國經濟的基本單元,也是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環節。這一份份簡潔卻不簡單的政府工作報告,透露出在過去的一年中,青島十區(市)守正創新,不斷增強發展張力和韌性。在2024年印發的《山東省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試點工作方案》中,青島三個區(市)入選“引領發展試點縣域”名單,是全省入選該領域試點區縣最多的城市。在不同機構評選出的全國“百強縣”“百強區”名單中,青島多地榜上有名。
壯大優勢特色產業
提升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成效,首要任務是聚力壯大優勢特色產業,鞏固發展優勢。青島各區市產業特色鮮明,無論是以服務業見長的市南、市北、李滄、嶗山,還是以制造業立身的西海岸、城陽、即墨、膠州、平度、萊西,2024年,青島各區市努力克服外部發展環境變化所帶來的壓力,以實干擔當做好優勢產業擴量、提質、集群、綠色發展。
2024年11月28日,作業人員在波濤洶涌的渤海海面上,借助潮汐的力量,通過駁船調載,實現重量超過16000噸的上部組塊與導管架毫米級精準對接,標志著由海洋石油工程(青島)有限公司建造的全球最大變質巖潛山油田渤中26-6油田開發項目(一期)中心平臺在渤海南部海域完成浮托安裝。這一重大進展對推動渤海油田上產4000萬噸、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西海岸新區是青島培育發展海洋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陣地,而在冬日渤海灣上上演的這幕火熱建設圖景,正是該區大力發展海洋經濟的生動剪影。2024年前三季度,西海岸新區實現海洋生產總值1676億元、增長8.6%,占青島海洋生產總值的41.6%;“海葵一號”“國信2-1號”“港航平5”等一批海工重器從這里“揚帆出海”。
智能家電是青島提質發展的重點產業之一,通過引入海爾卡奧斯工業互聯網生態園,膠州市正在打造千億級智能家電產業發展高地。膠州市九龍街道工作人員介紹,2024年,卡奧斯冰箱二期7月投產,冰箱三期廠房主體結構完工,同時空調、洗衣機、干衣機、洗碗機四大工廠開工,項目整體建設取得新突破。為加強智能家電產業集群延鏈補鏈強鏈,膠州市目前已招引山鷹國際、玖星科技、萬朗磁塑等十幾家智能家電產業上下游企業。此外,還規劃建設了數字經濟產業園,落地華為云山東節點數據中心、浪潮云數據中心、上合組織國家大數據合作中心青島分中心等項目,為產業數字化提供算力支撐,進一步推動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跨界融合。
消費是促進經濟增長的持久動力。作為全省首店經濟最集中的區域,2024年,市南區繼續開拓新消費場景,歷史城區打造的古巴文化交流中心、巧克巧蔻·巧克力博物館等78個特色商文旅項目開放運營;位于城市核心區的綠城GT PLAZA商業項目開業,引入中影國際影城、Mr Fresher精品超市、句象書店等一批“首店”。2024年,市南區“四首經濟”領先全省各縣市區,新培育首店54家,增量實現翻番。
在消費領域,市北區亦在2024年交出傲人成績。2024年5月,備受期待的全省首家山姆會員商店落地市北區,8月項目開工,預計2026年正式開業。為配合該項目建設發展,市北區積極優化項目周邊交通組織,開工建設長沙路(唐河路—大沙路)打通工程。投入運營后,青島山姆會員商店將與海信廣場、萬象城等高端商業綜合體形成互補,共同推動青島商業迭代升級。
塑造發展新優勢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進,數據顯示,過去四年中國工業機器人密度實現翻倍,機器人密度達到每萬名員工配有470臺機器人,全新的產業發展形態意味著城市面臨著新任務新要求。為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步伐,青島各區市創新方法路徑、優化服務保障,加大招大引強力度,積極發揮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的主陣地、主戰場作用,塑強發展新優勢。
“10套技術裝備獲省級首臺套認定,創歷年之最。規上企業研發投入強度達到4.79%,全省最高。全區技術合同成交額占GDP比重繼續保持全市首位……”在近日舉行的嶗山區第十九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嶗山區交出發展成績單。該區穩健且快速的前進步伐,與其不斷豐滿的創新矩陣息息相關。作為全市乃至全省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等先導產業的生力軍,2024年,位于嶗山區的歌爾虛擬現實整機和光學模組一期投產達效,東華軟件副中心產業園竣工,青島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局、虛擬現實總部基地等重點項目開工;打造全市一體化算力調度平臺,算力規模由250P拓展到2300P。嶗山區還深入開展“人工智能+”行動,引育海爾智家HomeGPT等垂直領域大模型17個,人工智能產業大腦入選省級建設試點,“虛擬現實之都”入選首批省級場景創新引領區。
曾因制造業“一業獨大”經受發展起伏的城陽區,也在向“四輪驅動”邁進。2024年,該區軌道交通產業躍升能級,時速400公里全球最快高鐵列車正式發布,軌道交通領域首個國家級計量測試中心獲批。集成電路產業刷新發展速度,物元半導體試驗線量產、生產線主體完工,仁千科技、漢時半導體等20個項目落地。綠色能源搶灘布局,鵬輝能源10萬平方米電芯廠房竣工交付,銳嘉科新能源完工,23個上下游項目加快聚鏈成群。空天和低空經濟創新發展,與民航局航科院達成戰略合作,試飛試驗場、概念驗證平臺、人才培養基地、大模型基地揭牌,青島市低空經濟檢驗檢測基地落戶。
充分利用絕佳的海上風能、太陽能資源,即墨區綜合推進中電建海上光伏項目、山東省首個核準在建的海上漂浮式風電技術項目、鰲山灣20兆瓦海洋能源融合發展試驗示范項目、青島深遠海200萬千瓦海上風電項目等,繪就區域發展新“風光”。其中,中電建海上光伏項目總投資102億元,是山東省布局的“環渤海”“沿黃海”兩大千萬千瓦級海上光伏基地之一,規劃建設115萬千瓦樁基式光伏發電項目,并引進光伏組件、系統集成、儲能、新能源研發等新能源產業鏈。項目并網后年均可提供約19.2億度發電量,年均產值約7.2億元,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84萬噸。
李滄區把招商引資作為突破發展瓶頸的關鍵一招,去年共引進未來硬科技智造園、百信信創青島基地、高端泵閥流體裝備生產基地等過億元項目145個,總投資475.3億元。魏橋新能源汽車科技集團總部正式啟用,汽車工程研究總院、國際貿易公司相繼成立。華奧細胞健康小鎮等一批優質招商項目啟動運營,現代產業體系持續壯大。
城鄉融合發展提速
鄉村是巨大的消費市場,又是巨大的要素市場。縣域經濟的高質量發展,需要把握城鄉融合發展質效,加速人才、土地、技術、資本等要素在城鄉之間流動,實施鄉村振興,推動新型城鎮化建設,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城鄉全體居民。
“之前要開車兩小時到青島給孩子看病,現在有青島市市立醫院兒科專家來坐診了,我們就不用再往市區跑了,省時省力。”萊西市河頭店鎮王女士表示。
過去由于當地醫療服務水平不高、優秀專家數量少等問題突出,很多萊西群眾寧愿奔波去青島市區、萊陽看病,也不愿在本地就醫。2023年,萊西市與青島市市立醫院深度合作,在全國率先探索“城市三級醫院托管縣域醫共體”模式,經過一年多的實踐,該模式已經取得顯著成效——青島市市立醫院將臨床、醫技、護理、管理等32個學科“平移”至萊西,心腦血管疾病、腫瘤、婦產兒科等外轉率較高的科室全部實現專家常駐,同時整合當地原本高度重合的醫療資源,有效緩解了萊西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平度市是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通過發揮天祥食品、波尼亞食品、五得利集團等龍頭企業作用,帶動當地鄉村就業和產業升級。如在大澤山區域,波尼亞食品在此建立了多個育種場和養殖基地,采用“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進行生態養殖,年生態豬出欄量達到100萬頭,黑豬出欄量可達10萬頭,有效帶動農戶增收致富。隨著城鎮化發展,近年來,平度農村閑置宅基地現象凸顯,為激活閑置宅基地效能,平度市實踐探索“宅基地+人居環境與村莊建設”“宅基地+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宅基地+研學驛站與托育服務”“宅基地+農村社區與產業園區”等多元化盤活模式,讓“沉睡資源”向農民創收致富“源頭活水”轉變。2024年,平度全市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30400元、增長5.8%。
青島十區(市)2024亮點紛呈
優勢產業擴量提質
●市南區:2024年,市南區“四首經濟”領先全省各縣市區,新培育首店54家,增量實現翻番。
●市北區:在消費領域,市北區在2024年交出傲人成績。2024年5月,備受期待的全省首家山姆會員商店落地市北區,8月項目開工,預計2026年正式開業。
●西海岸新區:2024年前三季度,西海岸新區實現海洋生產總值1676億元、增長8.6%,占青島海洋生產總值的41.6%。
●膠州市:智能家電是青島提質發展的重點產業之一,通過引入海爾卡奧斯工業互聯網生態園,膠州市正在打造千億級智能家電產業發展高地。
新興產業招大引強
●李滄區:去年共引進未來硬科技智造園、百信信創青島基地、高端泵閥流體裝備生產基地等過億元項目145個,總投資475.3億元。
●嶗山區:10套技術裝備獲省級首臺套認定,創歷年之最。規上企業研發投入強度達到4.79%,全省最高。全區技術合同成交額占GDP比重繼續保持全市首位。
●城陽區:軌道交通產業躍升能級,時速400公里全球最快高鐵列車正式發布。集成電路產業刷新發展速度,仁千科技、漢時半導體等20個項目落地。
●即墨區:綜合推進中電建海上光伏項目、山東省首個核準在建的海上漂浮式風電技術項目、鰲山灣20兆瓦海洋能源融合發展試驗示范項目、青島深遠海200萬千瓦海上風電項目等。
發展成果惠及城鄉
●平度市:實踐探索多元化盤活模式,讓“沉睡資源”向農民創收致富“源頭活水”轉變。2024年,平度全市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30400元、增長5.8%。
●萊西市:2023年,萊西市與青島市市立醫院深度合作,在全國率先探索“城市三級醫院托管縣域醫共體”模式,如今青島市市立醫院將臨床、醫技、護理、管理等32個學科“平移”至萊西。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