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青島新聞網
2025-01-15 14:01:01
原標題:青島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 主攻“10+1”重點產業方向
來源:青島日報
原標題:青島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 主攻“10+1”重點產業方向
來源:青島日報
青島以創新為引領,全面升級產業體系,優先發展2個先導產業、突破發展5個新興產業、提質發展3個優勢產業、超前發展1批未來產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
在科技創新空前密集、活躍的當下,城市的產業競爭力從何而來?青島把科技創新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以創新為引領對城市產業體系進行全面升級,提出構建創新型產業體系,現代化產業體系構建邁開新步伐。
1月14日,市政府新聞辦召開“干字當頭勇挑大梁青島走在前”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一場,亮出了青島面對新時期、新挑戰升級產業體系的“路線圖”——
青島將聚焦優先發展2個先導產業、突破發展5個新興產業、提質發展3個優勢產業、超前發展1批未來產業的“10+1”重點產業方向,布局40個細分賽道,開展產業賽道研究、科技創新引領、成果轉化提速、產業融合升級、項目招引突破、企業梯次培育、要素保障支撐七大行動,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
搶占產業發展制高點
產業體系的升級,源自清醒的自我認知與定位。站在未來的發展看今天的產業布局,青島需要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在梯次發展的產業層級中,調整主攻方向,打造新的“產業名片”,搶占產業發展制高點,努力在新一輪產業競爭中實現從“跟跑”到“領跑”的跨越。
青島鎖定的是來自先導產業、新興產業、優勢產業、未來產業的“10+1”產業方向。
數字經濟的發展,為顛覆性創新提供了肥沃土壤。作為先導技術,數字技術和產業體系的深度嵌合,不斷開辟著賦能經濟增長的新領域。正是認識到這一點,青島高度重視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2個戰略引領作用突出的先導產業,將優先發展,提升產業引領力。
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重點發展車規級芯片、磁存儲芯片、先進封裝、新型顯示技術等細分賽道,打造特色鮮明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高地。力爭到2027年,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規模達到2000億元。
人工智能產業,重點發展海洋領域大模型、垂直領域大模型、人形機器人等細分賽道,拓展人工智能賦能應用領域,打造世界級海洋人工智能集聚區。力爭到2027年,人工智能產業規模達到1200億元。
新興產業是引領支撐城市產業未來發展的新支柱。近年來,青島新興產業不斷發展壯大,但在創新基礎能力上依然存在短板,迫切需要鎖定具有青島產業特色的新賽道,加快從引進創新向自主創新轉變。青島將突破發展生命健康、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低空經濟、綠色能源、智能裝備5個產業,提升產業支撐力。
生命健康產業,聚焦生物醫藥、醫療器械、醫養康養等產業方向,重點發展合成生物、海洋藥物和生物制品、基因和細胞診療、康復醫療器械等細分賽道,打造“海洋藥倉·中國康灣”產業地標。力爭到2027年,生命健康產業規模達到1000億元。
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聚焦智能網聯系統、新能源汽車產業方向,重點發展固態電池、智能座艙、車路云協同等細分賽道,提高整車生產能力和產品本地配套率。力爭到2027年,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規模達到2500億元。
低空經濟產業,聚焦飛行器制造、低空飛行服務等產業方向,重點發展工業無人機、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低空飛行服務系統等細分賽道,拓展低空服務應用場景。力爭到2027年,低空經濟產業規模達到230億元。
綠色能源產業,聚焦風電、光伏、氫能、儲能等產業方向,重點發展鈣鈦礦電池、風電裝備制造、新型儲能、海上風光氫儲及海洋能綜合開發、氫燃料電池等細分賽道,打造千萬千瓦級海上新能源基地。力爭到2027年,綠色能源產業規模達到500億元。
智能裝備產業,聚焦軌道交通裝備、海洋裝備、智能制造裝備等產業方向,重點發展中低運量制式車輛、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智能檢測裝備等細分賽道。力爭到2027年,智能裝備產業規模達到2500億元。
智能家電、高端化工與新材料、現代輕工等千億級規模的優勢產業,是青島長久以來形成的制造業積淀,也是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基石。下一步,青島將提質發展3個優勢產業,提升產業競爭力。
智能家電產業,聚焦智能家居、視聽電子等產業方向,重點發展智能服務型家電、可穿戴智能設備等細分賽道,打造世界級高端智能家電產業集群。力爭到2027年,智能家電產業規模達到4200億元。
高端化工與新材料產業,聚焦化工新材料、綠色橡膠、先進合金等產業方向,重點發展特種輪胎、特鋼、非晶合金等細分賽道。力爭到2027年,高端化工與新材料產業規模達到3600億元。
現代輕工產業,聚焦食品飲料、紡織服裝等產業方向,重點發展健康食品飲料、新型紡織服裝等細分賽道,深入實施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三品”行動。力爭到2027年,現代輕工產業規模達到2500億元。
未來產業代表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的發展方向,是重塑全球創新版圖與經濟格局最活躍的先導力量,更是牢牢把握城市未來發展主動權的關鍵所在。
青島將聚焦未來信息、未來制造、未來材料、未來空間等未來產業,推動技術相對成熟的太赫茲、海洋電子信息、深海開發、空天信息等短中期內規模實現倍數級增長,尚在培育期的類腦智能、量子信息、先進半導體材料、衛星互聯網等中長期內成為新興產業中堅力量,積極創建國家未來產業先導區。
以“10+1”產業方向為牽引,青島提出了未來三年建設構建創新型產業體系的目標——實現全社會研發經費總量年均增長10%以上,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每年提升1個百分點左右,規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5%左右,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8%左右。
值得關注的是,這些指標無一例外都指向了城市產業創新能力的提升。青島希冀,到2027年,創新型產業體系建設取得明顯成效,新質生產力支撐全市高質量發展的新格局基本形成。
亮出產業培育新打法
伴隨著全新產業體系的提出,青島也亮出了產業培育的全新打法。
突出創新引領、聚焦細分賽道、塑強競爭優勢,是青島此次升級產業體系的主要考量。青島把“10+1”產業發展的重點落在細分賽道上,對先導產業、新興產業、優勢產業的32個細分賽道按照分類推進、動態調整、梯次培育原則靶向發力——
對新型顯示技術、海洋領域大模型等10個細分賽道,優先發展、聚力突破,以超常規力度支持培育;對磁存儲芯片、先進封裝、人形機器人、基因和細胞診療、康復醫療器械等20個細分賽道,持續發力、重點發展,推動實現擴量提質;對垂直領域大模型、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等細分賽道,密切跟進、積極布局,搶抓產業發展先機。
向新求變,也要避免“內卷式”競爭。青島在產業布局上,按照全市“一盤棋”統籌原則,結合區市產業基礎和發展優勢,突出特色、錯位發展,研究提出了全市先導產業、新興產業、未來產業賽道布局。
例如,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先進封裝布局在西海岸新區、城陽區,磁存儲芯片布局在西海岸新區,新型顯示技術布局在西海岸新區、嶗山區。人工智能產業,海洋領域大模型布局在即墨區、嶗山區、西海岸新區,垂直領域大模型布局在嶗山區、西海岸新區、市南區,人形機器人布局在嶗山區、城陽區、西海岸新區。
其他產業的各個細分賽道,也都在全市層面進行了統籌布局,引導項目集中布局,推動區市錯位發展。
為統籌推進“10+1”產業體系建設,青島還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的創新型產業體系專項小組,每個產業明確1位市領導牽頭負責,由牽頭部門成立工作專班主抓,構建“專項小組統籌,牽頭領導掛帥,產業專班主抓,承載區市主戰”的工作格局。
青島還將通過每個產業建立1個產業行動方案、1批產業創新平臺、1個研究咨詢機構、1套政策工具包、1組產業發展基金的“5個1”機制和由年度任務清單、招商計劃清單、重點項目清單組成的“3張清單”機制推動創新型產業體系加速構建。
重點實施七大行動
在新的工作推進機制下,青島聚焦“10+1”產業發展主線,將重點實施七大行動。
實施產業賽道研究行動。青島將加強產業研究體系建設,統籌各經濟部門產業研究機構力量,開展產業深度研究,形成高質量研究成果,為全市產業發展、賽道選擇、項目招引等提供支撐。在此基礎上,編制分產業和重點細分賽道的行動方案和產業圖譜;合理規劃各產業細分賽道的重點承接區市布局。
實施科技創新引領行動。青島將強化需求導向的高質量科技成果供給,聚焦“10+1”產業發展,建設高能級創新平臺,加大前沿技術、顛覆性技術研發力度。強化重點技術攻關,每年實施重大科技創新10項左右、關鍵共性技術攻關100項左右。創新科研組織方式,支持組建創新聯合體開展協同攻關。提升企業創新能力,梯次培育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科技領軍企業,力爭到2027年科技型企業數量達到2萬家左右。
實施成果轉化提速行動。青島將開展產學研對接專項行動,分產業建立科技創新供給清單、產業需求清單,每年組織產學研對接活動100場左右,實施產業創新項目不少于100項。建立高校院所常態化聯絡機制,組織產業牽頭領導和部門、區市跟蹤推進科技成果研發和本地轉化。加強專業化技術轉移人才隊伍建設,開展科技項目經理人試點,每年培養技術經紀人300名以上。暢通科技成果轉化通道,完善“好成果”發布制度,深化海洋科技大市場建設,力爭到2027年技術合同交易額達到1000億元。建設概念驗證、中試熟化平臺,促進科技成果產業化。
實施產業融合升級行動。青島將促進數實深度融合,推進“工賦青島·智造強市”建設,力爭到2027年,打造全球“燈塔工廠”10家以上,建設“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試點城市。實施“人工智能+”行動,推動人工智能賦能產業升級。深化“兩業融合”發展,推進構建優質高效服務業新體系三年行動。深入推進國家制造業新型技術改造城市試點,高水平建設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省支柱型雁陣集群,爭創國家新型工業化示范區。
實施項目招引突破行動。青島將聚焦“10+1”產業延鏈、補鏈、強鏈,研究明確招商方向和目標企業,大力招引細分賽道行業引領性項目。整合招商力量,突出央企國企招商、產業鏈招商、香港澳門招商、國際招商四條戰線,引進產業龍頭項目、細分賽道領軍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突破科技招商,主動對接先進城市和中科系、高校系、央企系等科技創新資源,大力引進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和科技創新型企業。加強統籌布局,實施招商引資“一盤棋”統籌,按照主導產業“三集中”原則引導項目落地,突出特色、錯位發展。加快項目推進,建立“10+1”產業重點建設項目清單,加力推動項目建設,提高項目產出效益。
實施企業梯次培育行動。青島將分產業建立并動態更新龍頭企業、專精特新企業、關鍵配套企業培育庫,建立落實包聯服務機制。做強“鏈主”企業,支持“鏈主”企業在產業鏈招商、產業生態構建等方面發揮更大作用。培育中小企業,力爭到2027年,全市單項冠軍、獨角獸、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分別達到55家、20家、280家。加強協同聯動,開展產業融鏈固鏈建鏈行動,推動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供應鏈協同合作、產品技術聯合創新。
實施要素保障支撐行動。青島將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強化資金保障,整合用好各類產業基金,落實“一產業一基金”要求,提高基金產出效益。強化場景應用,聚焦人工智能、低空經濟等產業賽道,定期發布優質場景清單,推進應用場景項目落地。強化人才保障,落實全市先進制造業人才集聚行動計劃,編制人才招引目錄、年度招才引智計劃,精準對接引進高端緊缺人才。開展高校、科研機構與企業“雙進”行動。力爭到2027年新增省級以上產業領軍人才150人以上。
可以期待,未來,在青島,一批具有產業生態主導力的細分賽道在市場競爭中構筑優勢,一批研發投入高、產品競爭力強的創新型企業加速崛起,一批引領產業共性關鍵技術攻關的領軍人才加速集聚……這座城市也將更具發展活力。
青島聚焦“10+1”重點方向 加快構建創新型產業體系
2個先導產業:
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
●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重點發展車規級芯片、磁存儲芯片、先進封裝、新型顯示技術等細分賽道。力爭到2027年,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規模達到2000億元
●人工智能產業:重點發展海洋領域大模型、垂直領域大模型、人形機器人等細分賽道。力爭到2027年,人工智能產業規模達到1200億元
5個新興產業:
生命健康、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低空經濟、綠色能源、智能裝備
●生命健康產業:重點發展合成生物、海洋藥物和生物制品、基因和細胞診療、康復醫療器械等細分賽道。力爭到2027年,生命健康產業規模達到1000億元
●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重點發展固態電池、智能座艙、車路云協同等細分賽道。力爭到2027年,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規模達到2500億元
●低空經濟產業:重點發展工業無人機、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低空飛行服務系統等細分賽道。力爭到2027年,低空經濟產業規模達到230億元
●綠色能源產業:重點發展鈣鈦礦電池、風電裝備制造、新型儲能、海上風光氫儲及海洋能綜合開發、氫燃料電池等細分賽道。力爭到2027年,綠色能源產業規模達到500億元
●智能裝備產業:重點發展中低運量制式車輛、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智能檢測裝備等細分賽道。力爭到2027年,智能裝備產業規模達到2500億元
3個優勢產業:
智能家電、高端化工與新材料、現代輕工
●智能家電產業:重點發展智能服務型家電、可穿戴智能設備等細分賽道。力爭到2027年,智能家電產業規模達到4200億元
●高端化工與新材料產業:重點發展特種輪胎、特鋼、非晶合金等細分賽道。力爭到2027年,高端化工與新材料產業規模達到3600億元
●現代輕工產業:重點發展健康食品飲料、新型紡織服裝等細分賽道。力爭到2027年,現代輕工產業規模達到2500億元
1批未來產業:
未來信息、未來制造、未來材料、未來空間等
●推動技術相對成熟的太赫茲、海洋電子信息、深海開發、空天信息等短中期內規模實現倍數級增長
●推動尚在培育期的類腦智能、量子信息、先進半導體材料、衛星互聯網等中長期內成為新興產業中堅力量,積極創建國家未來產業先導區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