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日報
2024-12-13 14:35:12
原標題:向海而興與山東海岸線來場文化邂逅
來源:大眾日報
原標題:向海而興與山東海岸線來場文化邂逅
來源:大眾日報
□ 大眾新聞記者 鮑福玉
經濟的發展,離不開文化的加持,尤其是在向海圖強的當下,關心海洋、認識海洋文化尤為重要。基于此,大眾新媒體大平臺精心策劃“行走山東海岸線”系列報道,通過介紹沿海一線的風土人情,挖掘歷史內涵,為受眾奉上了一道獨具海洋特色的文化大餐。
山東省海岸線長3345公里,自古港口、商埠、漁場、鹽場遍布,山東人民在與海洋的長期互動中創造了各類物質和非物質的海洋文化遺產,構筑齊魯文化的重要符號,展現了山東海洋文明深厚的底蘊。
夏商周時期,東夷文化便創造了中國北方的海洋文明。彼時,山東沿海的漁業活動已經非常活躍,形成了大量海產貝殼堆積而成的貝丘遺址。在日照東海峪出土的蛋殼黑陶高柄杯,制作精美絕倫,最薄處0.2毫米,僅是兩張A4打印紙的厚度,先民打造的這一“神品”,被譽為四千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之制作。傳承千年的膠東海草房,是中國最具特色的傳統民居,這種原生態的房子冬暖夏涼、環保舒適,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游客駐足感受。
山東在古代還是中國北方連通世界的重要樞紐。春秋戰國時期,齊國在膠東半島開辟了“循海岸水行”直通遼東半島、朝鮮半島、日本列島直至東南亞的黃金通道,為后來的東方海上絲綢之路奠定了基礎。唐宋興起的膠州、登州、萊州諸海港,成為這一時期的東方海上門戶,聯通長盛不衰的海洋貿易與域外文化交流。
此外,山東沿海還擁有豐富的海防文化遺產。蓬萊水城、所城里、雄崖所、威海衛……明至清代以來,逐步形成了完整且成體系的海防設施,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海防文化。波瀾壯闊的海防史,不僅留下了鑄就城市靈魂的海防遺存,更見證了山東兒女捍衛海疆,保家衛國的決心與勇氣。
海洋文化伴海而生,生態美景、歷史遺存、民俗風情、非遺之美讓人流連忘返。行走在海岸線上,我們更能深切地感受到山東海洋文化的博大精深。為做好此次策劃,記者深入一線實地探訪,采用“視頻+文字”的形式,打破了傳統版面的固有限制,讓受眾全方位領略山東海洋之美、文化之盛。
接下來,“行走山東海岸線”還將繼續推進,深挖文化資源,講好時代故事,傳承弘揚好山東的海洋文化,為山東海洋強省建設注入精神動力。
□ 大眾新聞記者 鮑福玉
經濟的發展,離不開文化的加持,尤其是在向海圖強的當下,關心海洋、認識海洋文化尤為重要。基于此,大眾新媒體大平臺精心策劃“行走山東海岸線”系列報道,通過介紹沿海一線的風土人情,挖掘歷史內涵,為受眾奉上了一道獨具海洋特色的文化大餐。
山東省海岸線長3345公里,自古港口、商埠、漁場、鹽場遍布,山東人民在與海洋的長期互動中創造了各類物質和非物質的海洋文化遺產,構筑齊魯文化的重要符號,展現了山東海洋文明深厚的底蘊。
夏商周時期,東夷文化便創造了中國北方的海洋文明。彼時,山東沿海的漁業活動已經非常活躍,形成了大量海產貝殼堆積而成的貝丘遺址。在日照東海峪出土的蛋殼黑陶高柄杯,制作精美絕倫,最薄處0.2毫米,僅是兩張A4打印紙的厚度,先民打造的這一“神品”,被譽為四千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之制作。傳承千年的膠東海草房,是中國最具特色的傳統民居,這種原生態的房子冬暖夏涼、環保舒適,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游客駐足感受。
山東在古代還是中國北方連通世界的重要樞紐。春秋戰國時期,齊國在膠東半島開辟了“循海岸水行”直通遼東半島、朝鮮半島、日本列島直至東南亞的黃金通道,為后來的東方海上絲綢之路奠定了基礎。唐宋興起的膠州、登州、萊州諸海港,成為這一時期的東方海上門戶,聯通長盛不衰的海洋貿易與域外文化交流。
此外,山東沿海還擁有豐富的海防文化遺產。蓬萊水城、所城里、雄崖所、威海衛……明至清代以來,逐步形成了完整且成體系的海防設施,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海防文化。波瀾壯闊的海防史,不僅留下了鑄就城市靈魂的海防遺存,更見證了山東兒女捍衛海疆,保家衛國的決心與勇氣。
海洋文化伴海而生,生態美景、歷史遺存、民俗風情、非遺之美讓人流連忘返。行走在海岸線上,我們更能深切地感受到山東海洋文化的博大精深。為做好此次策劃,記者深入一線實地探訪,采用“視頻+文字”的形式,打破了傳統版面的固有限制,讓受眾全方位領略山東海洋之美、文化之盛。
接下來,“行走山東海岸線”還將繼續推進,深挖文化資源,講好時代故事,傳承弘揚好山東的海洋文化,為山東海洋強省建設注入精神動力。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