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海報新聞
2024-12-06 16:59:12
原標題:海量財經|多平臺推出寵物“打車”服務 比普通出行貴近45%
來源:海報新聞
原標題:海量財經|多平臺推出寵物“打車”服務 比普通出行貴近45%
來源:海報新聞
海報新聞記者 杜鄭敏 報道
如今,在養寵的家庭里,攜寵出行是每個“鏟屎官”的必經之路,而帶著寵物出行,也可能是在上演“人寵皆在囧途”。因多數城市限制或禁止乘客攜帶犬、貓等動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而打網約車又會被拒載、被歧視,甚至多收費……長時間以來,攜寵出行成為了一件令部分“鏟屎官”頭疼的事情。
《2023-2024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顯示,38%的寵主仍認為攜寵出行困難是養寵的主要痛點之一。近段時間,海報新聞記者調查發現,為了解決攜寵人士痛點,哈啰、滴滴出行等多個網約車平臺上線了“寵物出行”服務,價格普遍比普通打車貴。以滴滴出行為例,在濟南市區,同一時間同一行程,寵物出行的費用,大概比普通出行貴約20%-45%。
網約車平臺“寵物出行”服務。圖片來源 滴滴出行
打車前先填寫寵物檔案 路費比普通網約車貴近45%
濟南市民齊女士養了一只金毛,前幾天狗子不吃飯沒精神,就想帶它去醫院檢查,但因不會開車,寵物醫院距離又太遠,所以只能選擇打車。“我打過兩次滴滴的寵物出行,一次是快車,一次是專車,總體服務體驗還可以。”
齊女士告訴記者,寵物專車的價格比快車貴,且在乘車前需要選擇寵物類型、體重、是否攜帶航空箱、寵物包,這些因素都影響著打車價格,且服務程度也不一樣。
“專車的后座上有司機準備的尿墊,寵物可以坐在座位上。快車則沒有這項服務。”齊女士回憶說,她當時特意算了一下費用差距,“快車是貴將近一半的錢,專車貴十幾塊錢。”
目前,滴滴價格根據不同攜寵類型分檔定價,分別為:有箱類3.9元、無箱中小型類19.9元、無箱大型類24.9元三檔。
濟南市區一段8公里的路程,滴滴“寵物出行”沒有攜帶航空箱的情況下,乘坐寵物快車約30元,乘坐寵物專車42元。
在打車的費用方面,記者也在軟件上選擇同一時間、同一路程、同一寵物,發現寵物快車約30元,寵物專車約42元;而普通的特惠快車、滴滴專車,價格分別為17元、31元。
和專門的寵物打車平臺以及滴滴出行相比,哈啰的寵物出行服務價格相對較低。在哈啰小程序選擇“寵物出行”,有轎車、SUV、微面、小面等不同車型,當記者選擇攜帶5公斤重的貓乘坐轎車時,寵物快車略低于出租車價格,而“寵物專車”則與同距離出租車價格相差不大,SUV的價格比轎車要高3元左右。
記者在哈啰“寵物出行”中看到,選擇中型狗狗16-30公斤,8.2公里的路程,選擇轎車的費用為20.7元,SUV為23元起。
出行糾紛有待解決
體驗寵物出行功能的乘客,一部分被世間美好所治愈;但還有一部分攜寵乘客,依舊遭到了不好的乘車體驗。
周女士上周末帶著自家邊牧到濟南CBD附近的公園找朋友玩,搭乘了一輛寵物快車,“一上車司機就在提醒我,拴緊狗不要讓它上座位,且路上開車時也時不時回頭看狗,像是很防備不放心的感覺。”
市民吳先生告訴記者,自己和妻子帶著一只雪納瑞一只博美,一共兩只狗,出行打車,卻被寵物出行已約好的車拒載了,“我們都把狗放進寵物包里了,司機卻說狗太多,鎖著車門不讓進。”無奈之下,吳先生讓司機取消了這筆訂單。
受訪者提供的攜寵出行照片。
與普通的快車、專車相比,寵物出行的司機,打車價格明顯更高,為何還是“討厭”寵物?記者與寵物出行的司機交流后,發現這與成本收益、乘客評價、駕乘安全等有關。
“有次乘客帶上來了一只大狗,狗在行駛過程中吐了,我把他們拉到目的地,中途又去洗了車,花了好幾百塊錢,但清洗完還是有股很濃的味道。”濟南一位網約車司機陳先生對記者說,下一個乘客上車后發現車臟,給打了低分投訴。
另一位網約車司機徐先生也告訴記者:“我拉過一個乘客帶貓,那只貓上車后就瘋狂掉毛,結果下個乘客對貓毛過敏,上車十分鐘就發疹子、咳嗽,后續投訴到平臺,我賠付了2000元醫藥費。”
當前在社交平臺上,已經有一些用戶開始吐槽滴滴的寵物服務。或許調節司機與寵物之間的關系,是網約車平臺迫在眉睫的事。據悉,滴滴計劃在專車司機中特別招募了一批寵物友好型司機,經過專業培訓,擁有寵物訂單資質后,方可承受攜寵訂單。
受訪者提供的攜寵出行照片。
網約車平臺瞅準“寵物經濟”
近年來,國內寵物經濟的含金量日益上升。數據顯示,中國養貓養狗的家庭數量接近1億。全球寵物市場出行數據顯示,2023年寵物旅行服務的市場規模為18億美元,預計2024年至2032年,復合增長率為9.5%。
網約車市場也逐漸意識到,只靠單一的業務很難支撐起未來的發展,因此,各大平臺紛紛開啟多元化業務探索,其中,就有“掘金”寵物經濟。
據了解,國內網約車平臺與司機的數量正與乘客數量產生嚴重的供需矛盾。交通運輸部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上半年,網約車司機注冊量達到712萬人。但相對應的是網約車用戶規模一年比一年減少。早在2022年,全國網約車用戶規模為4.37億人,比2021年少了近1600萬人。
時至今日,一些網約車司機開工一天未必能接到幾個乘客。有關數據統計,去年4月份,網約車的單車日均訂單數量下滑到10.2單。也就是說,平均一輛網約車每天只能拉到10個人。
把目光轉向寵物,或許是網約車市場在用戶規模縮減的背景下,想要自我挽救的一種方法。
在業內專業人士看來,平臺企業關注到寵物主人出行等細分的需求,既是平臺順應市場以及自身發展的需要,也是平臺承擔社會責任的體現。未來,寵物出行的可持續發展,需要平臺、司機、乘客共同努力,一起參與構建寵物友好、便捷出行的環境。
審簽:馬 震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