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8月25日訊 (山東經濟廣播記者林柟 郭潤心語)
山東省聊城市積極推動地理標志產品的申報和保護工作,目前已有多個產品成功獲得地理標志認證。這些產品涵蓋了種植、養殖和加工等多個領域,如冠縣靈芝、冠縣鴨梨、東阿阿膠、景陽崗酒、茌平圓鈴大棗、丁馬甲魚等,不僅提升了當地農產品的知名度和品牌價值,還促進了區域經濟的發展和鄉村振興。
由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指導播出的【魯質鑄好品】融媒傳播工程:聊城專場,本期走近冠縣靈芝,看它被列為國家地理標志助力鄉村振興的典型案例之一并面向全國推廣的經驗故事。
冠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稽查大隊大隊長范林君告訴記者:從2014年到現在,冠縣緊緊圍繞“冠縣靈芝”地理標志品牌建設,堅持高點定位、科學謀劃、專班推動、鏈條引領,在標準制定、藥食同源試點、地理標志運用促進工程的實施以及地理標志保護等方面持續發力,可謂是“十年磨一劍”。從夯實產業發展基礎著力,先后與中國食用菌聯合會、山東省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投資13億元建設靈芝科技示范園,實現了靈芝種植“工廠化”,確保靈芝一產技術全面領先。大力推進品牌標準戰略,以標準促產業升級、以標準提升市場競爭力,先后制定2個團體標準、2個地方標準,確定了冠縣靈芝在全國行業內的領頭羊地位。
構建靈芝全產業鏈標準體系,成立以“鏈長制”為統領的靈芝產業鏈,深入實施靈芝產業“13321”系統工程,即圍繞打響“冠縣靈芝冠九州”品牌,打造中國靈芝產業冠縣新高地,推動中國靈芝產業高質量發展1個總目標,實施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3品”行動,建設科技研發、市場交易、園區化發展“3大平臺”,深耕藥用、食用2個領域,實現靈芝產業年產值突破1百個億。不斷加強靈芝產業鏈發展制度保障,縣政府常務會對“冠縣靈芝”山東省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建設作了專門部署,出臺《冠縣靈芝山東省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建設實施方案》,縣市場監管局牽頭起草了《冠縣靈芝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辦法》,通過構建部門協同保護機制,全面加強靈芝地標保護示范區建設。
堅持統籌推進,打造產業發展高地。一是強化科技驅動。成立聊城大學·冠縣靈芝產業研究中心,籌建靈芝產品質量控制及藥效評估市級重點實驗室,先后申請了十余項實用新型專利,推廣的靈芝菌包種植方式得到了國家農業農村部的認可,并獲得全國農牧漁業豐收獎。二是推進精深加工。2023年靈芝納入國家“藥食同源”物質目錄,為冠縣靈芝精深加工產業帶來了全新的發展機遇。試點期間冠縣先后獲批試點企業4家,健字號產品14個、食字號產品4個,生產破壁靈芝孢子粉、孢子油、軟膠囊等保健品,以及靈芝盆景、茶、飲料、酒類和功能食品,其中靈芝茶產品上市后市場熱度不斷飆升,靈芝文化產業園在全國首創的靈芝盆景銷售量迅速占到全國銷量的70%。三是加快融合發展。伴隨著“冠縣靈芝”入選地理標志產品“好品山東”品牌名單,華冠靈芝大健康產業集群也扎實推進,正在打造的融芝聯現代農業產業園,將成為全國最大的靈芝交易平臺。與山東省知識產權發展中心簽訂了《冠縣靈芝產業導航項目合同》,進一步推動靈芝產業創新,提升市場競爭力。冠縣靈芝產業鏈將靈芝文化、產業升級、藥食同源與“產學研”游、文旅游相結合,靈芝全產業發展鏈條得到進一步延伸。
除了剛才提到的積極推廣和優化設計“冠縣靈芝”公用品牌形象標識、構建知識產權保護網之外,重點強化監督抽檢力度。靈芝產業鏈聯合市場監管、農業農村等部門組成靈芝質量檢測小組,對靈芝生產要素、靈芝生長過程、靈芝加工等環節進行定期檢測,全面加強靈芝產品質量管理,今年以來已抽檢靈芝樣品286批次。在產品溯源管理方面,冠縣市場監管部門、農業農村部門將與第三方機構合作,開發“冠縣地理標志產品溯源系統”,加強繁育基地管理,把控流通環節銷售去向,實現靈芝產品全鏈條的溯源管理。
2023年,“聊城新三寶”之一“冠縣靈芝”成功入選“好品山東”地理標志品牌榜,區域品牌價值達20.53億元,連續兩年進入全國前三,《靈芝朵朵,開啟致富路》入選國家知識產權局第二批鄉村振興典型案例,冠縣被確定為山東省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冠縣靈芝冠九州”品牌真正成為了拉動鄉村振興的“地標引擎”。2024年山東省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編制靈芝產業發展規劃,力爭利用3-5年時間,打造靈芝百億產業集群。
目前,冠縣靈芝大棚已發展到1萬多個,種植面積1萬余畝,從業人員5萬余人,年產靈芝子實體、孢子粉1.2萬噸及靈芝盆景80萬余盆,靈芝產量、交易量及靈芝盆景銷量均居全國首位,年產值約30.5億元,冠縣成為全國最大的靈芝種植和貿易基地,2023年靈芝孢子粉、子實體的市場價格歷史性上漲了30%,越來越多的芝農依靠靈芝而富,冠縣也成為地理標志助力鄉村振興的“靈芝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