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下午,“媒體的語文教育與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山東衛視《超級語文課》研討會”在北京大學百周年紀念講堂舉行。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教授胡智鋒受邀參與研討,并在會上作分享交流。本文根據胡智鋒在研討會上發言內容整理而成。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各位同仁:
大家好。從前面的領導致辭,到中間的主創發言,到現在開始的專家討論,我覺得從《超級語文課》受到了一個特別的啟示,就是被久違了的語文課重新激活了想象力和創造力。
首先,我要特別祝賀山東廣播電視臺,這些年不斷地開拓電視文化類節目的新空間,給我們帶來一次又一次的驚喜,也為整個中國電視節目的創新發展作出了獨特而重要的貢獻。山東廣播電視臺能做出《超級語文課》,是因為山東承載了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最深厚、最根本的基因。在幾千年文化基因的滋養下,新時代山東廣播電視臺又率先響應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新文化使命,推出了《黃河文化大會》《戲宇宙》《國學小名士》《行進中國》等文化類節目,彰顯了山東廣播電視臺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
具體說到《超級語文課》的特點,是三個字,第一是“活”,第二是“新”,第三是“美”。
“活”就是它真的把語文課做活了。聽了第三季冠軍馬玉煒老師的發言,我終于明白了為什么《超級語文課》可以做的這么好,是因為節目組挖掘了一大批這樣天才型的老師。馬玉煒老師講的《<西游記>的精讀與跳讀》《試問嶺南應不好》《桃花源記》等等這些課都非常好,結合自身經歷引導同學們感受到了文學、文字的力量。
“新”就是新穎、新鮮,給我們耳目一新的感受。
“美”,包括對貶謫這樣一個可能并不美好的東西,在老師們的講述下,變成了我們一個特別美好的人生體驗,痛苦也成了一種美。所以能夠講到這個程度,我覺得我們除了點贊沒別的了。
說到節目的意義,我覺得有三點:首先,《超級語文課》是一檔具有重大政治意義的好節目。語文是百課之首,語文活了,我們民族的想象力、創造力都會被激活,這對推動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具有重大的意義。再過十年我們回過頭來看,多少人會要感謝《超級語文課》為我們民族鮮活的現代文明的建設所作出的不朽貢獻。如果語文課還是照堂宣講,我們民族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就別提了,所以《超級語文課》具有潛在的重大政治意義。其次,《超級語文課》有重大的社會意義,很多不看電視的開始關注電視了,很多不去探討語文的現在紛紛來探討語文,《超級語文課》成功的把關注語文變成了一個社會話題。第三,就是《超級語文課》的文化意義,對文明的建構,對審美觀、價值觀的重塑。
《超級語文課》給了我兩點的啟示,第一,它給我們的語文教育,乃至整個的教育都有一個特別重要的啟發,就是如何創新我們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內容。第二,對于電視創新來說,就是新主流創新的新經驗,《超級語文課》是新主流電視節目,它不是為娛樂而娛樂,而是為娛樂賦予了非常重要而可視化的功能。原來我們的節目是一直在秀場里出不來,依托于明星,依托于資本。《超級語文課》抓住了這個時代大家最關注的那個點,真正讓我們所有人都動情了、都走心了、都興奮了,這個節目就成了。動情、走心、興奮靠什么?靠解決問題!節目找到了像第三季冠軍馬玉煒這樣的好老師,我們的孩子愛聽了,這樣的人才是培育我們民族創造力、想象力的關鍵。孩子受到這樣的教育,將來他們有可能變成我們民族的脊梁的優秀人才。
再次向《超級語文課》表示祝賀和致敬,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