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山東商報
2023-11-15 11:23:11
原標題:臨沂一工地挖到“巨石”?聽專家咋說
來源:山東商報
原標題:臨沂一工地挖到“巨石”?聽專家咋說
來源:山東商報
商報消息 日前,臨沂一處工地挖出“巨石”的視頻引起網友熱議。從視頻中看,巨石“四四方方”較為規(guī)整,又呈階梯狀,平鋪地下,占據了一大片工地。從高處俯瞰,極為壯觀。有網友稱之為“巨石陣”,有當地市民看到后聯想到臨沂“龜馱城”的傳說,也有人聯想到當地的“銀雀山”。
11月14日上午,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網記者了解到,“巨石”所在工地正在建設中,工地位于臨沂市蘭山區(qū)通達路與紅旗路交會處東南,其南面不遠處道路為銀雀山路。據臨沂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官網,根據規(guī)劃,此處為一商住用地,用地面積17182平方米,合25.77畝。是臨沂華鵬置業(yè)有限公司開發(fā)的金泰學府項目。
記者聯系到山東省地礦局第七地質大隊總工程師肖丙建,其正在巨石發(fā)現所在工地勘察。據他介紹,“巨石”是天然形成的,其實是石灰?guī)r經過水的溶蝕形成的溶石、溶洞以及一些天然的節(jié)理巖層。“是奧陶紀(4.8億年前-4.4億年前)的灰?guī)r。實際是海洋形成,經過構造運動,沉下去了。”
“是非常正常的情況,這一片土層下方都是這種巖石。”肖丙建介紹說,這種情況在臨沂常見,“正常施工就行了,沒啥影響。”
11月14日下午,記者了解到,臨沂市自然資源和規(guī)劃局組織肖丙建等多名相關專家現場勘察完畢,并向記者出示一份說明。
說明顯示:近日(網友)拍攝的臨沂“巨石陣”,位于臨沂市通達路與金雀山路交會處東北金泰學府建筑工地開挖的基坑,基坑平面面積約25畝,開挖深度約3-4米,基坑北部第四紀地層全部挖掉,基巖(即為大家說的巨石陣)祼露,原始微地貌清晰可見,南部大部分沒有挖至基巖,被第四紀黏土、粉質黏土覆蓋,局部挖至基巖,基巖原始微地貌尚未揭露。
根據現場觀測,基坑底基巖是形成于距今4.58億-4.67億年前的中奧陶紀馬家溝群五陽山組灰?guī)r,巖性為厚層巨厚層云斑灰?guī)r、含泥質團塊的白云質灰?guī)r,巖層單層厚度1.2米-2.0米,巖層走向近南北向,一般10°-15°,傾向南東,傾角21°-30°。
由于早期風化剝蝕,在開挖的基坑底部形成階梯狀、疊瓦狀展布特征,巖層表面(層理面、節(jié)理面、裂隙面)溶蝕現象十分發(fā)育,主要見溶蝕溝、溶蝕槽,小溶洞等。溶溝一般寬約3-8厘米,最寬可達30 厘米,深約4-6 厘米,延伸長度可達數米至數十米不等;溶洞大小不等,高度一般小于0.6 米,形狀各異,如似圓狀、半圓狀、不規(guī)則狀。巖層有組節(jié)理發(fā)育,一組產狀200°-205°∠70°-80°;另一組產狀110°-120°∠65°-70°,沿節(jié)理裂隙往往發(fā)育溶蝕溝槽。
該基坑底面分布的五陽山組灰?guī)r,因上部的土層被挖除清理,大片基巖裸露而形成如此壯觀的現象(大家說的“巨石陣”),是一種自然形成的巖石微地貌特征,在臨沂老城區(qū)蘭山區(qū)至羅莊區(qū)普遍發(fā)育。
◎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網記者 王遠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