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青島日報
2023-11-08 09:23:11
原標題:企業“百強榜單”青島“城市力量”
來源:青島日報
原標題:企業“百強榜單”青島“城市力量”
來源:青島日報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孫 欣
青島百強企業實力不斷增強
●與上年榜單相比,今年百強入圍門檻進一步提升,比上年的35.95億元上升0.53億元達到36.48億元,上升1.47%
●收入500億元到1000億元間的企業數量由去年3家增至4家
●百億級以上企業數量為46家,較上年增加了3家,營業收入占比為84.51%,比上年提高了2.38個百分點
●制造業企業利潤占比由上年的59.79%提高到60.23%,平均收入利潤率與平均資產利潤率實現雙升,分別從4.19%、7.16%提升至4.26%和8.46%
●有49家企業填報新產品銷售收入總計6008.25億元,占這些企業總銷售收入的53.22%。其中,新產品銷售收入占比超過50%的企業就有16家
●有32家企業填報海外資產3273.25億元。海外資產增加268.82億元,且海外資產占資產總額比重較上年提高1.29個百分點
11月7日晚,2023青島企業百強榜單及發展報告在“青企聚力·揚帆奮進”2023青島企業家日著名企業家聯誼會上發布。這是市企業聯合會、市企業家協會連續第19年發布青島企業100強榜單和發展報告,榜單以企業2022年營業收入為指標排序,展現出青島企業在全球經濟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之下發展的最新特點,以及應對挑戰和風險所做出的努力。
“千億級”企業增至3家
“千億級”企業首次增至3家,是本次百強榜單最引人關注的特點之一。海爾、海信分別以3506.23億元和1849.36億元年營收,牢牢占據榜單前兩位。青島海發國有資本運營集團則憑借1068.43億元年營收,首次闖入青島“千億級企業俱樂部”,位列榜單第三位,打破了青島多年以來只有海爾、海信兩家千億級企業的歷史。
龍頭大企業是引領城市能級不斷實現新突破的關鍵力量。青島海發集團作為青島市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充分發揮國有資本市場化運作的專業平臺作用,聚焦城鄉建設產城融合開發、現代產業園區開發運營、股權投資和資本運營三大主業,構建起開發建設、金融控股與資產運營、影視文化、智慧科技、高端制造、醫療康養、環保節能七大產業集群,下設10家一級子公司和6家控股或參股上市公司。
事實上,千億級企業之外,青島前排企業整體實力均不斷增強。與上年榜單相比,今年百強入圍門檻進一步提升,比上年的35.95億元上升0.53億元達到36.48億元,上升1.47%。收入500億元到1000億元間的企業數量由去年3家增至4家。百億級以上企業數量為46家,較上年增加了3家,營業收入占比為84.51%,比上年提高了2.38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青島本土企業收入指標持續增長,其他指標保持穩健增長。2023百強企業中非央企企業在服務業和制造業這兩個行業中營業收入增長率分別為29.41%和7.56%,資產總額增長率分別為3.79%和5.99%。從分行業平均資產增長速度來看,2023百強企業非央企企業中服務業增長速度達到13.03%,制造業平均資產增長速度為7.25%。
制造業企業穩步提“質”
制造業是經濟發展的壓艙石。從2023百強榜單來看,青島制造業企業正在不斷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從追求速度和規模向更加追求發展質量和效益的高質量發展路徑上轉變。
榜單顯示,制造業企業大部分指標繼續呈上升趨勢,繼續保持青島百強企業中流砥柱的地位。2023百強企業中制造業企業利潤占比由上年的59.79%提高到60.23%,平均收入利潤率與平均資產利潤率實現雙升,分別從4.19%、7.16%提升至4.26%和8.46%;制造業企業納稅占百強企業納稅總額的68.93%,員工人數占百強企業總員工人數的57.12%。
從制造業頭部企業表現來看,收入超過百億元的制造業企業共有21家,較去年增加3家。
更重要的是,盡管青島頭部制造業企業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老面孔,但它們均早已脫胎換骨,通過引入新技術、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成為各自行業內“新物種”“新經濟”的代表,不僅驅動青島制造業加快轉型升級,更引領全行業創新的方向。
始終引領青島企業百強榜單的海爾、海信,早已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家電企業。海爾以物聯網時代引領的生態品牌為定位實施戰略布局,在智慧住居、產業互聯網、大健康等領域,不斷交出高質量發展成績單。海信以打造世界一流企業為目標,在智慧交通、光通信、汽車電子、高端醫療器械等領域培養第二曲線,涌現出多個“隱形冠軍”。
今年新躋身制造業榜單前十的雙星集團和賽輪集團,不斷用技術創新“捅破”輪胎行業天花板。賽輪研發出全球首創的“液體黃金”輪胎,打破困擾行業的“魔鬼三角”定律,填補國際橡膠領域技術空白;雙星發布了無需輪輞、幾乎不使用橡膠,由鋼構成的機械車輪“增力輪”,顛覆輪胎行業178年“輪胎+輪輞”的歷史,重構從供應鏈到生產再到售后服務全鏈條。
數據也證明了這一點。2023百強企業中,有49家企業填報新產品銷售收入總計6008.25億元,占這些企業總銷售收入的53.22%。其中,新產品銷售收入占比超過50%的企業就有16家,說明青島企業在產品創新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有73家企業取得專利授權共計93077項。
加速全球布局
全球布局的加速,也是2023青島企業百強不斷優化經營模式的重要特點。
從海外營業收入看,2023青島企業百強中,39家企業填報了海外營業收入。盡管海外經營企業的數量比上年百強企業減少6家,但這39家企業不僅海外營業收入總額超過上年達532.22億元,且海外營業收入占其總營業收入的比重也較上年提高,從23.75%提高到26.06%。其中,海外營業收入超過10億元的有19家,比上年多1家。海外營業收入占比超過10%的有15家,超過20%的有12家。
在更大范圍內實現資源的更優配置,是企業不斷做大做強的重要途徑。全球經營,是青島企業謀求更大更好發展的必然選擇。一方面,很多青島企業經過多年發展,在國內市場已經成為龍頭,只有走出去到海外市場,才能獲得新的增長空間。另一方面,這兩年來,全球經濟形勢嚴峻復雜,不確定性加劇,增強全球資源配置能力有助于提高企業經營的抗風險能力。
以近日在摩洛哥開工建設新工廠的森麒麟為例,近年來圍繞全球布局,森麒麟提出“833Plus”戰略,目標在未來十年左右時間內,在全球最終形成8座數字化輪胎智能制造基地、3座全球化研發中心、3座全球用戶體驗中心的格局,并擇機并購一家全球知名輪胎制造商。依托在全產業鏈全球化布局上的持續推進,森麒麟近幾年在競爭激烈的輪胎行業始終保持20%以上的毛利潤率水平。在美國超高性能輪胎市場,從2014年至2021年持續保持2.5%的市場份額,為唯一上榜的中國品牌。
從最初的產品出海,到如今的產能、研發等全球布局,青島百強企業正越來越深度地融入全球化進程中。數據顯示,2023青島企業百強中,有32家企業填報海外資產達3273.25億元。盡管填報企業數量比上年減少2家,但海外資產卻增加268.82億元,且海外資產占資產總額比重較上年提高1.29個百分點。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