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網
2023-10-21 10:52:10
原標題:文化觀察|要不要預約制?這是個問題
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
原標題:文化觀察|要不要預約制?這是個問題
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
要不要預約制?這是個問題
□ 記者 朱子鈺
實習生 王嘉翊
博物館、美術館等各類文博場所不僅躍升為文旅融合新地標,也是許多游客出行必打卡之地。剛剛過去的雙節假期,博物館等文化場所的預約制卻將很多人“攔”在了門外。想確保能順利預約成功進入這些高人氣的文博場所,用“擠破腦袋”形容毫不為過,觀眾必須提前三天甚至一周進入場館官網,氣氛之緊張堪比演唱會搶票。此外,預約制幾乎是各大博物館的標配,不管人多人少,必須線上預約。
在“說走就走”的參觀意愿面前,預約制平添了幾分“煩惱”:有的博物館觀眾并不多,但游客到門口還得拿出手機線上預約,這更像走形式,筑起了一堵數字圍墻,對老年人、青少年等群體并不友好。“預約難”的“沃土”也滋生了黃牛亂象。網友一旦發帖吐槽自己預約博物館等失敗,必會有黃牛、代排在評論中露臉:門票要嗎?
爭議聲中,取消預約制的呼聲越來越強烈。
為何取消預約參觀制
據統計,目前北京、湖北等地博物館已經取消了預約參觀機制。
針對觀眾預約難問題,除故宮博物院、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等部分熱門博物館外,北京大部分博物館近期均取消了預約參觀機制,觀眾不預約就可到現場購票或直接入館,也可以選擇提前線上購票。同時,為解決個別保留預約機制的博物館預約放票時間不合理的問題,已經調整為每日早8點至晚10點之間預約放票,有效提升了觀眾的便利性和滿意度。除湖北省博物館及武漢市少數依托文物建筑、遺址設立的紀念館、博物館外,湖北全省大部分博物館取消預約參觀機制。沈陽市除沈陽故宮博物院外,沈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等大部分文博場館取消預約參觀機制。
在目前的客觀條件下,大多數文博場所實行參觀預約制度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如果人流量過大,場館內部便因不可控而變得混亂、擁擠,不僅增大展品的安保困難、保存難度,還有可能發生踩踏等危險。預約制度的背后,其實是把控場館人流量的問題。
山東大學文化遺產研究院副教授尹凱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采取預約制,一方面是控制人流和保障體驗,另一方面是方便大家提前安排出行,方便進入參觀。但要在現場留出足夠的空間,讓那些沒有預約的人也不要白跑一趟。當參觀人數遠低于或高于預約人數時,預約制就成了一個擺設,對于沒有能力預約的孩子和老人來說就是一種障礙。
“除節假日外,博物館大部分時間應該不會這么火爆,或者說6565家博物館可能只有30-50家這么火爆。取消預約參觀制度可以,但僅適用于那些無論如何觀眾人數都達不到承載上限的博物館。”尹凱說。
預約難,供需矛盾依舊在
不能否認,熱門文博場所的供需矛盾依舊存在。剛剛過去的中秋國慶長假,文博游又迎來高峰。根據大數據動態監測以及綜合匯總數據,從2023年9月29日至10月6日,全國博物館接待觀眾總量達6600萬人次,一級博物館接待觀眾量約1000萬人次。其中,山東博物館位列中秋國慶長假參觀人數最多的10家博物館之一。
毋庸置疑,未來文博場所是旅行的重要部分,市場也將迎來多樣且龐大的客群。給觀眾提供一個更加良好的預約環境,勢在必行。尋求措施解決“預約難”問題,能夠提升文旅融合新地標的游客友好度,更大力度帶動文化旅游產業的發展,為文博場所的建設與維護提供更多資源保障,形成多方受益的良性循環。
在這樣的情況下,優化現存的預約制度便十分必要。比如,各場館可以在大數據與智慧系統的幫助下,根據當日不同時段、旅游淡旺季調控每日放出的預約名額;各場館應完善預防黃牛現象的預約制度,包括采取強實名預約、對于預約過于頻繁或有過多可疑預約行為的IP地址進行監控甚至封禁;在線上預約購票渠道外,科學調整線下渠道。
總的來說,各類文博場所可以嘗試試點新措施,科學地控制入館人流量。但直接取消預約制度、實行現場購票的解決方案也并非適用于所有文博場所。例如一直非常火爆的故宮博物院,如果實行現場購票,便可能導致參觀者需要凌晨前往售票處門口“內卷搶票”,或觀眾千里迢迢趕到場館門口,卻被告知里面已經人滿為患,“請您打道回府”。
“根本問題不在預約制度,而在于研學機構、黃牛、參觀人數激增等一系列問題。”尹凱認為。如此一來,探索更加靈活、合理的參觀制度,便成為擺在這類文博場所面前的一大難題。
交上這道難題的答卷
如今,人們熱切期盼旅游能夠回到“說走就走”的時代,越來越多文博場所加大了對現場購票的重視,取消了預約制。如中國美術學院中國國際設計博物館自2023年10月10日起取消個人線上預約制度,個人可持有效身份證件,現場購票入館參觀。
在入館人流量遠遠小于可承載人流量的旅游淡季,預約制度無疑成為一種“幫倒忙”的存在:明明是僅有寥寥數人的場館入口,觀眾仍舊需要點開預約程序,機械地走一遍預約流程;需要爭搶的預約名額會催生黃牛倒買倒賣,反而使成功得到預約名額成為一件困難的事情。預約制有利有弊,有的博物館通過取消預約參觀制解決了問題。當然,這需要根據不同時期、不同情況,適時進行調整。
“現在很多問題源自單一化、簡單化,沒預約到了門口就不讓進,這顯然就有問題了。要有多樣化的進館參觀的方式和渠道,更加人性化一些,要兼顧多樣化觀眾的實際情況和需求,進而有針對性地出臺制度。”尹凱說,破解預約難需要博物館、旅游部門和教育部門等多方力量的合作。一些博物館還可以探索付費模式,提供新的參觀選擇,改善博物館的運行機制,優化參觀環境。同時,根據國外經驗探索新的會員制度,在免費開放的基礎上,實行會員收費制,設置相關服務,讓真正喜愛參觀博物館的觀眾獲得最佳體驗。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