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晚報
2023-09-29 09:48:09
原標題:胳膊長碗口粗百萬斤蘿卜滯銷祖輩闖關東老農求助山東老鄉
來源:齊魯晚報
原標題:胳膊長碗口粗百萬斤蘿卜滯銷祖輩闖關東老農求助山東老鄉
來源:齊魯晚報
文/片 記者 韓延璟 趙旭
胳膊那么長、碗口那么粗的白皮蘿卜你見過嗎?吉林四平雙遼市63歲的張昕種植的150畝菜地就是這種蘿卜。當下正是豐收季,但是一百多萬斤的蘿卜卻面臨著滯銷的窘況,祖籍山東章丘的張昕迫切希望家鄉的父老鄉親可以幫忙找到一條出路。
由于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去年當地許多農戶都走上了靠種植蘿卜發家致富的道路,蘿卜被送進工廠制成醬菜,一度呈現供不應求的場面。嘗到甜頭后,今年又有許多農戶想搭上這班順風車,張昕也是其中一員。
七月份,張昕租了一片地,又從韓國進口了一批白蘿卜幼苗準備大刀闊斧地干上一場。現在蘿卜已出土,正當張昕興高采烈地想要享受勞動成果的時候,一道難題卻擺在了他的面前。由于今年種植蘿卜的農戶過多,出現了供大于求的局面,加工廠商降低了收購價格,從去年的五毛一斤直接砍掉了一半。
“現在收購價格是一斤兩毛二,基本上屬于白干了。”這讓張昕一時沒有了主意:“從前期投入到現在已經花了40多萬元。”
“去年大家都掙著錢了,沒想到今年的形勢急轉而下。現在一百多萬斤的蘿卜還在地里,眼下最低氣溫6℃,馬上就要上凍了,我也是沒有辦法了。”張昕說。
東北的黑土地是非常適合農作物生長的,然而對于種植蘿卜而言,沙質土壤才是最好的溫床。沙質土壤含有豐富的礦物質,通透性好,放入多量水肥都容易吸收。白蘿卜屬于半耐寒性蔬菜,喜溫和涼爽、溫差較大的氣候,張昕的150畝沙性土地可謂坐擁天時地利。他介紹:“沙土地保濕,蘿卜水分大,口感好。不僅皮亮而且克數大,一根能達到五六斤,長度將近一米,粗細有碗口那么大,真是好東西啊。”
“我的祖輩是從山東闖關東過來的。”祖籍山東章丘的張昕時時刻刻關注著老家的發展,他在齊魯壹點看到“好品山東 和美鄉村”齊魯農超山東農副產品展示交易平臺上線的消息后激動萬分,希望可以借助一下平臺的力量。9月26日,張昕聯系了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企盼老家的父老鄉親可以幫自己渡過難關。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