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聊城日報
2023-07-03 15:47:07
原標題:讓紅色文化在聊城綻放新的時代光彩
來源:聊城日報
原標題:讓紅色文化在聊城綻放新的時代光彩
來源:聊城日報
■ 劉聰
紅色文化孕育形成發展于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的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偉大歷程中,是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產物,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堅定文化自信自強的重要源頭。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既對我們在新時代擔負新的文化使命提出了具體要求,也為傳承發展紅色文化指明了方向。
聊城是革命老區,在中國革命歷史進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和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然而,與陜甘寧、井岡山、沂蒙等全國著名的革命老區相比,我們在紅色文化資源的挖掘、保護、研究、宣傳、利用等諸多方面仍然存在一定差距,讓紅色文化在魯西大地綻放新的時代光彩,不僅是推進文旅興市建設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們義不容辭的文化使命和責任。
紅色資源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寶貴資源,而聊城的紅色資源又具有持續時間長、分布范圍廣、遺存數量多等特點,對其進行系統性地挖掘和保護,是傳承發展紅色文化的基礎和前提。要以強烈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做好紅色資源的挖掘保護工作。針對遺址破損、文物缺失、設施陳舊等問題,大力實施紅色遺址、革命文物、名人故居、紀念場館、展陳展覽的修繕挖掘保護提升工程,開展專項調查和定期排查,摸清紅色資源家底和保護需求。要對原始的檔案文獻資料和尚且健在的老革命、老戰士、老領導的口述史料、回憶錄進行搶救性挖掘整理,力爭掌握第一手資料。要組織力量精心編寫黨史正本、大事記、組織史等地方黨史基本著作,為黨修好“紅色家譜”。
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穩,一個民族才能在歷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頭。在中國共產黨一百多年奮斗歷程中,聊城人民始終與黨同心、和衷共濟,不甘人后、開拓進取,不畏犧牲、敢于勝利,鑄就了聊城的紅色靈魂和精神特質,是我們的寶貴精神財富。要結合黨中央重要決策部署和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點難點問題,開展多領域、深層次、跨學科的研究,深入闡釋紅色文化的新時代價值和現實啟示,從中汲取經驗智慧,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提供理論、精神層面的支撐。要大力弘揚紅色精神和革命傳統,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進而堅定文化自信自強,鼓起邁進新征程、奮進新時代的精氣神。
紅色文化的傳承發展,離不開主流輿論的支持和良好氛圍的營造,更離不開人民群眾對紅色文化的情感共鳴和價值認同,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在紅色文化與人民群眾中間搭建全方位、立體化、多渠道的傳播平臺,掌握紅色文化的“流量密碼”,實現紅色文化與人民群眾的“雙向奔赴”。要借助主流和新興媒體的力量,比如電視、廣播、報紙、微信、微博、抖音等,進一步增強紅色文化的表現力、傳播力、影響力。要堅持政治性、思想性、藝術性相統一,精心制作電影、戲曲、歌曲、舞臺劇、動漫等形式多樣的紅色主題作品。要堅持正確黨史觀,旗幟鮮明反對歷史虛無主義,對于那些抹黑黨的光輝歷程等“低級紅”“高級黑”現象,敢于發聲亮劍、堅決抵制,更好地正本清源、固本培元。
我們需要把傳承發展紅色文化與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結合起來,與推動高質量發展結合起來,不斷釋放紅色文化的經濟社會效益,激發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無限活力。要大力發展紅色旅游,完善“紅色旅游+”業態供給體系,使紅色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要充分發揮紅色旅游的輻射帶動作用,探索紅色文化資源與鄉村建設相結合的鄉村振興發展模式。要強化教育功能,把紅色文化作為堅定理想信念、加強黨性修養的重要載體,將紅色經典、革命故事納入中小學教材,組織開展具有地方特色、感染力強的理論宣傳、紅色研學和教育培訓等,構建紅色教育的多元矩陣。
(作者單位:市委黨史研究院)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