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海報新聞
2023-05-22 16:38:05
原標題:當代年輕人理財:在“斤斤計較”和“薅羊毛”中穩健跑贏
來源:海報新聞
原標題:當代年輕人理財:在“斤斤計較”和“薅羊毛”中穩健跑贏
來源:海報新聞
海報新聞記者 沙斯媛 濟南報道
在父母輩眼中,“90后”似乎總是被看作是一個月光族群體,花錢大手大腳,不會理財。事實真的如此嗎?海報新聞記者采訪了一些年輕人,一起來看看她們是如何進行理財的,又有哪些父母輩不甚了解的小妙招?
存錢有法
存錢是個技術活,方蕾分享了她經過多方對比,學來的2個“無痛”省錢法。
第一種叫365天存錢法。按照規定,365天每天都存一點錢,這筆錢是從1到365中每天一個不重復的數字,存到一年剛好把365每個數字都存一遍。通過制作一張表格,每存一筆就劃掉一個數字,到最后整個表格全部劃完即為勝利!通過這種方法,堅持一年可以存到66795元。
第二種是52周階梯式存款法。它與365天存款計劃類似,是指在一年的52周中,每周都要存下一筆錢,并且每周存款的金額都要比上一周多存10元。比如,第一周開始存10元,第二周存20元,第三周存30元,以此類推,第52周要存520元。這樣以每周遞增10元的方式,存夠52周后會發現可以存下13780元。
“存錢的方法簡單,但效果顯著。特別是當自己每周都能夠完成這個計劃,堅持一年回頭看時,會有極大的成就感。”方蕾如是說。
該薅的羊毛一定要薅
“制定預算和節省開支是我管理個人財務的基礎。在每個月開始時,我會先列出自己的收入和支出,然后根據預算計劃來規劃自己的生活。這樣既可以避免花費過多的錢,又能夠更好地控制自己的開支。”95后小伙宋睿是個能把“錢生錢”做到極致的小伙子,他表示,為了省錢,自己目前已經熟練掌握了一系列薅羊毛的小技巧。
“平時能在家做飯就絕不出去吃,我會選擇在早上下單團購,這時候會有很多秒殺的特價菜,花20塊錢就能買夠一周的菜。”宋睿表示,做菜的時候他還會拍照傳到社交媒體上分享省錢經驗,“一方面是自己有個記錄,另一方面社交平臺的粉絲多了,我目前也能通過接廣告賺取額外的收入”。
“我還是個‘寶唄青年 ’,我使用花唄并非因為想要提前消費,而是因為希望省錢和占便宜。”宋睿向記者解釋自己通常先用花唄額度消費,把錢先存起來,這樣就可以多賺一個月的收益。
利用互聯網等新興渠道穩健跑贏
據調查顯示,“90后”比父母輩更加注重理財規劃,其中有近七成的“90后”表示已經開始進行理財規劃,且開始理財的平均年齡要早于父母輩。而在理財方式上,“90后”更傾向于選擇互聯網理財產品,如余額寶、理財通等,這些產品具有低門檻、高收益、靈活便捷等特點,符合“90后”追求高效率、高品質的消費習慣。
“父母輩的理財思維更加傳統,更傾向于把錢存入銀行,等待利息的積累。而我則更加注重理財規劃和理財思維的創新,善于利用互聯網等新興渠道進行理財,以達到更好的財務狀況。我認為理財不僅可以增加一些非勞動收入,還可以規范自己的消費行為,這個對我來說很重要。”30歲的雅琪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她是從研究生時期開始理財的,“當時看到身邊很多朋友都在進行各種各樣的理財,再加上自己需要錢,所以萌生了理財的念頭。”
因為理財總金額不算高,承擔風險的能力比較低,雅琪的理財風格偏穩健型,通常是利用互聯網等新興渠道購買一些相對穩健又高于銀行利率的理財產品。“我比較注重將有限的收入進行合理分配,以達到更好的財務狀況。投資策略就是不貪圖超出自己承擔風險能力的收益率,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理財產品。在大批量購買不太了解的理財產品前,我會先嘗試著用比較小的金額試水。”
“90后”遠比想象的靠譜
事實上,“90后”遠比想象的靠譜,他們懂得如何管理自己的財務,并做出明智的投資策略。早在2020年,中國新經濟研究院就曾聯合支付寶發布《余額寶90后攢錢報告》,報告顯示,疫情之后,“90后”更愛攢錢了,2020年上半年“90后”人均攢錢金額比2019年增長近4成,平均不到4天要往余額寶存一筆錢。
而在今年三月,話題“女生月薪8千花15稱存兩百萬退休”登上熱搜第一。湖南長沙的24歲女孩小故自制了一份“4500天退休倒計時日歷”,并與網友分享工資8000元攢下7985元的“攢錢攻略”。
在其分享的名為《工資8000元攢下7985元,3月竟然只花了15元》的帖子中,小故詳細記錄了是怎樣做到3月份只花費了15元:住,房子沒有房貸,水電男友出的,所以沒有花錢;手機話費和交通費,這部分費用差不多等于她每月的理財收益,正好相抵;吃喝,早飯和午飯在公司解決,免費。晚飯有幾天是吃得0元薅羊毛的螺螄粉,唯一一次支出是超市購物買了15元的食材,吃了幾個晚上;日用品,紙巾、紙杯、洗手液、垃圾袋、牙膏等基本上都是薅羊毛得來的;護膚品化妝品都是每年雙十一一次性買完的,其他時間不需要購買。另外,她把所有閑置的衣物都掛到了咸魚,床單和一條裙子一共賣了116元。這樣算的話,她非但沒有花錢,還賺了100多元。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金融市場的多元化,我們有理由相信,年輕人對理財的意識日益增強。在更加注重理財規劃和創新思維的同時,他們愿意通過精打細算和不斷學習投資知識,讓“錢生錢”,實現財務自由。
(文內受訪者均為化名)
審核:張達偉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