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網
2023-05-12 17:45:05
原標題:大抓耕地保護,此鎮成績何以居淄博之首?
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
原標題:大抓耕地保護,此鎮成績何以居淄博之首?
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
農忙時節,南巖片區,這里填溝5條、新造耕地100余畝,建成適合機械化操作的大塊梯田400畝,田地里一片生機。這是沂源縣大張莊鎮“平溝造田”挖潛量方法。針對部分片區水土流失較重、溝壑縱橫、土地利用率低下的情況,該鎮對地塊間溝壑進行整理,增加可耕地面積。同時,通過對接,投資1000萬元的圣邦油料作物項目落地,有專業公司產業加持,生產成本得到控制,爭取到的糧油補貼項目可用于種子、地膜、化肥等,農戶耕地成本降低。
“這是沂源縣大張莊鎮大抓耕地保護的一個縮影。”該鎮黨委書記宋作鋒介紹,聚焦“轉”“增”兩條路徑,推動“小田并大田”,該鎮形成“平溝造田”“整理增地”“退林還耕”“高效用地”等耕地保護利用模式,累計實施高標準農田項目6.3萬畝,2022年恢復耕地1000余畝,新增耕地面積300畝。大張莊鎮被淄博市政府確定為全市15個耕地保護激勵鎮之一,成績位居全市第1名。
——“整理增地”拓存量。在土地類型允許范圍內,引導規模化經營主體對土地進行整理平整;將低洼地、拋荒地、邊坡地、未利用土地等進行整合開墾,改建成為“旱能澆、澇能排、旱澇保收”的高標準農田。對片區內田埂、道路、水渠進行整合,讓有限資源“活”起來,提高耕地質量。該鎮唐莊片區整理土地700畝,預計可增加耕地150畝;松崮片區整理土地500畝,預計可增加耕地50畝。增量土地經營形成收入后歸村集體所有,“整理增地”帶動村集體增收30萬元以上。
——“退林還耕”擴增量。開展基本農田和耕地內楊樹清理工作,增加農田種植面積。按照“先難后易則事易,先易后難則事難”的原則,從最難處入手,黨員帶頭形成氛圍,再帶動多數群眾主動參與。在清理過程中,本著“保護基本農田、連片發展農業”的原則,開展集中清理。同時,對整理出來的土地,引導發展糧食種植。2022年全鎮累計清理楊樹1000余畝,2023年已清理楊樹600余畝。
——“高效用地”促增收。基于土地多為沙地的實際,大張莊鎮建立起由支部領辦合作社再進行成片流轉的經營模式,改變農戶一年僅種植一季玉米或花生的方式,實現農戶每畝地凈收益由600元左右增長至800元。土地流轉后,農戶可自由選擇外出務工或就近在農業產業化項目中打零工,收入再度增加。村集體將土地流轉給大戶或企業,去年各村集體累計實現收益68萬元。種植大戶、農業生產企業流轉到連片平整土地,進行宜機化改造后,降低運營成本,最終實現群眾和集體增收、企業增效的共贏局面。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于新悅 報道)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