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網
2023-04-11 08:45:04
原標題:英國《衛報》:有孩子和沒孩子的女性越來越難以溝通
來源:環球時報
英國《衛報》4月7日文章,原題:有子女和無子女女性之間的分歧正在擴大 我一直夢想成為一位母親。我快40歲了,女性一過35歲,生育能力也會斷崖式下跌。我還是單身,每一天都要努力克服一種不斷涌現的恐慌,那就是我可能不會有孩子了。
掙扎在做媽媽和永遠沒有孩子之間,讓人感到疲憊和孤單。而隨著有孩子和無孩子女性間鴻溝的加深,這種感受愈發令人焦慮。近年來,兩個群體之間的共情能力似乎正逐漸弱化。
“沒有孩子的最大問題之一就是會縮減你的交際圈。當你的朋友和家人全都邁向育兒階段,留你獨自一人時,這會非常痛苦,”一家女性門戶網站創始人喬迪·戴說。這同我的經歷一致,一些有孩子的朋友似乎無法體會我的痛苦和恐懼,她們雖然會用我“還有很多時間”來安慰我,但卻在提及那些做試管嬰兒的朋友時,稱她們“動作太晚了”。
作家伊麗莎白·戴在新書中也描述了類似的情況,她經歷了數次試管授精和流產,朋友們卻不能理解。“我不會在社交媒體上曬我的孩子,就像我不會曬我的豪宅和豪車……因為這樣忽略了沒有這些東西的人的感受。”然而,她的言論引發了大量母親的不滿。
社交媒體在這種分歧中顯然起到了作用。我們的社會總是會偏愛那些“正確的”成就,母親身份仍然被視作終極成就——許多沒有孩子的女性都會清晰地感受到這一點,我也不例外。
但媽媽們卻不這樣想。當了媽媽的朋友們總是會提到各種心理負擔,或是失去了自我,又或是產后抑郁的摧殘和永久的身體傷害。同時,她們還要養育子女,承受來自職場的歧視。也許正因如此,當戴這樣的女性發聲時,有些媽媽會覺得受到了冒犯。
我意識到與母親身份相關的種種問題;想當媽媽的女性、被污名化的沒有子女的女性、甚至媽媽們都一直在被誤解。我們都經歷著不斷被比較和羞辱的內耗,并要面對身為女性做出各種選擇的后果。但我們需要讓這些對話常態化,走出舒適區。(作者尼古拉·司勞森,魏牟譯)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