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山東頻道
2023-01-24 10:01:01
原標題:家鄉新事 | 無人機“新年貨”飛回家
來源:大眾日報
原標題:家鄉新事 | 無人機“新年貨”飛回家
來源:大眾日報
“這臺無人機的續航里程能達到多少?能載重幾公斤?”王偉圍著新拆箱的無人植保飛機轉了幾圈,不停地提出新問題。這個春節,他和合伙人李孟全來到東昌農機大市場選購“新年貨”,為春耕植保增添新農具。
今年32歲的王偉是聊城市東昌府區順豐家庭農場有限公司的“農場主”,也是東昌府區最年輕的“糧王”,2022年六月小麥收獲季,農業專家來到順豐農場現場測試產量。“2.13畝農田,除去水分、雜質,實際平均畝產817公斤!”。實測結果讓王偉心里踏實了許多,加上玉米和大豆的產量,順豐農場的地塊實現了“噸半糧”目標,現在王偉的家庭農場也是東昌府區高產攻關試驗示范基地。
“土地規模化種植離不開現代化的大型機械。我現在有三十五臺套大型農機。”提起農機設備,王偉的言語里透露著一絲自豪和驕傲。“這臺東方紅拖拉機主要承擔耕地、種地、施肥的工作,我又花了一萬多塊錢給它加裝了一套智能化操作系統,只要設定好程序,在播種的時候,拖拉機就能走直線,農機手坐在車上不用任何操作,只需要在地頭上掉頭的時候轉動一下方向盤。走直線有什么好處?方便后期追肥、打藥、收割,效率能提升不少。”提起來每臺農機設備的特點、功能,不善言談的王偉侃侃而談。王偉的妻子陳亞非說,“這些農機設備就是他的寶貝,搗鼓起來比對自己倆孩子還精心呢。”
“不購置農機無法保障農場按農時種收,購買了這些農機,90%的時間都閑置,為了解決農機閑置的問題,去年我們成立了利源農業科技服務有限公司,托管了周邊8個村子的兩千畝農田。”王偉告訴記者。
“我家有3畝地,以前年年種玉米、小麥,農忙時節一個人根本忙不過來。現在這些地都給王偉托管了,不用自己干農活還能領到租金。看著自己的地年年豐收,我打心眼兒里高興!”辛王村脫貧戶王丙合笑著說。
有投入,才有收獲。新的一年,王偉打算再添置兩臺無人植保飛機,在東昌農機大市場,經過一番合算,兩臺無人植保飛機售價4萬元,按照農機補貼政策,每臺無人植保飛機能補貼六千多塊錢。“農機補貼政策減輕了我的資金壓力,去年投資80萬元購置的三臺拖拉機和收割機能享受農機補貼15萬元,相當于省了一臺農機的錢。”王偉仔細算了算賬。(高田 張振興)(完)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