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濟寧日報
2023-01-05 09:53:01
原標題:濟寧能源發展集團:朝向千億企業奮勇前行
來源:濟寧日報
原標題:濟寧能源發展集團:朝向千億企業奮勇前行
來源:濟寧日報
■本報記者 裴存剛 張偉 本報通訊員 張善斌 馬輝
大河滔滔揚帆進,戰馬嘯嘯向新程。
2022年,在濟寧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濟寧能源發展集團堅持黨建引領,守正創新,拼搏實干,大力實施“一體兩翼、雙輪驅動+園區經濟”戰略,煤電、港航物流、高端制造、現代服務四大板塊雁陣齊飛,經濟總量和發展質量穩步提升,成功攀升至中國煤炭企業50強第32位,中國物流企業50強第32位,中國能源企業500強第137位,朝向“千億級集團”目標全力奮進。
聚焦“雙碳”大背景、主動融入“雙循環”、聚力深耕“大運河”,突破“能源”發展約束,從“一煤獨大”到“多業并舉”,從“能源依賴”到“綠色崛起”,濟寧能源闊步挺進“物產”宏大格局。2022年,濟寧能源預計完成煤炭產量1000萬噸,全年實現港口集疏量3560萬噸,貨物運輸量1280萬噸,集裝箱運營3.8萬標箱,營收突破570億元大關,各項指標均創歷史最好水平。
領航運河,港航物流產業全面起勢
進入臘月后,京杭大運河也隨即進入了“忙年時間”。2022年12月30日,在濟寧能源龍拱港,潤楊56789號貨船滿載96個集裝箱,準備沿大運河南下。這些貨物包括了卷紙、石材等大宗的年貨原材料,通過濟寧港航的集裝箱,通江達海發往華南、華北地區,整體物流時長壓縮30%至40%。
2022年,濟寧能源積極搭建大物貿平臺,大力實施“物貿引領+物流進江、聯海、向陸”戰略,開展“敲門行動、串鏈拓鏈行動”,推進港貿協同、港船協同、港港協同、港產協同,航線密度和通達區域持續放大。打造“港船貿產建融”一體化商業模式,開通濟寧至武漢、南通、徐州、上海等10條國內集裝箱航線,與上海泛亞、郁州海運等5家干線船公司,南京港、九江港、武漢港等13家集裝箱港口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物流貿易網絡輻射全國12個省市區,戰略儲備客戶訂單超4000萬噸,使一個個支點串聯成線、交織成網,推動濟寧由內陸城市邁向開放前沿。
2022年11月17日,梁山港列入國家第四批多式聯運示范工程,成為濟寧市首個、山東省唯一上榜的內河港口項目。據了解,梁山港通過“前港后園”的經營模式,率先躋身“百億園區”行列,2000噸級船舶可從這里直達長江。在對標海港模式的龍拱港集裝箱碼頭,這里全面部署了工業5G專網,實現了港機自動化、融合定位、無人智能駕駛等多生產場景應用,裝卸作業效率提升80%,智能化程度達到國內海港先進水平。
2022年,濟寧順利收購順達港、春江港,濟寧能源旗下港口增至6個,具備港口吞吐能力4270萬噸、船舶運力630萬載重噸。
圍繞以港聚產、港產融合,濟寧能源規劃建設了梁山京杭多式聯運物流園區、龍拱集裝箱示范園區、躍進臨港產業園區、鄒城臨港產業園區、微山臨港產業園區五大產業園區。
目前,濟寧港航鋼鐵物流加工基地項目5條生產線建成投產,具備鋼材年加工50萬噸、倉儲和貿易50萬噸能力,被國家發改委列入“物流業制造業融合創新發展典型案例”。濟寧港航運輸裝備和集裝箱制造基地順利開工,首期1300個自備箱投入使用,打造了“濟寧港航”集裝箱品牌,成功輻射武漢、常州等內河主要港口。濟寧港航新能源船舶修造基地項目于2022年10月11日開工,致力于打造全國首個集研發設計、智能制造于一體的綠色化、智能化、現代化、標準化新能源船舶制造基地。
智慧引領,推進煤電產業提質提效
近年來,濟寧能源不斷提檔升級傳統煤電產業產品和運營模式,大力推進“機械化、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改造,促進產業提質提效。
2022年,濟寧能源投資2.07億元加快裝備升級改造,在濟寧市屬煤礦中率先引進首臺煤礦盾構機,全面推廣掘錨一體機等重型裝備,實施技術改造項目119項,建成智能化采煤工作面25個,大數據、無人駕駛、5G等新基建實現深度融合。
其中,義橋煤礦率先實現了電子領料單+單軌吊無人駕駛+一站式送達智能大運輸模式,全面推進生產方式轉變。截至目前,義橋煤礦累計引入單軌吊10臺,安裝使用9臺,初步建成單軌吊網格化及持續化運輸線。
5G技術在煤礦的智能化應用,讓遠程操控機械設備采煤成為現實。在金橋煤礦,重點推進了“5G智能化礦山”項目建設,依托5G通信技術“高速率、大帶寬、低延遲”的特點,實現了5G+單軌吊無人駕駛、5G+智能化工作面、工作面視頻全景漫游場景,有效減少了井下工作人員數量,提升了井下作業的安全性,樹立了金橋煤礦在行業內綠色化、智慧化礦山建設典型示范效應。
據濟寧能源發展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廣宇介紹,濟寧能源將持續推進“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智能化無人”,重點抓好盾構機、掘錨一體機、聯排支架等掘進裝備應用,具備條件的應用盡用,以更大力度、更高水平推動集團公司智能化升級改造項目,全力走出一條科技興安提質增效的創新發展之路。
科技創新,驅動傳統產業提檔升級
近年來,濟寧能源以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集群化為方向,大力實施科技創新驅動戰略,培育發展高端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
推進智能改造,讓生產標準成為高質量的“硬支撐”。海納科技不斷推進車間智能化改造,建成多軸機器人激光增材工作站及焊接、托輥、激光切割機等自動化生產線。通過這些先進設備的應用,強化了數字化智能技術與實體產業融合發展,夯實了產業規模化發展基石,進一步推動公司由傳統制造業向高端智能制造的轉型升級。
與此同時,濟寧能源以招商引資盤活閑置資產,濟寧能源以新項目賦能老舊礦(園)區,利用關井后的落陵煤礦閑置土地廠房,建成規劃面積1600畝的濟寧能源精密制造產業園,把資源衰竭的工業老區打造成新舊動能轉換的富礦。
濟寧能源以艾坦姆流體控制閥項目為龍頭,上下游延伸,左右向拓展,招引建設了艾坦姆合金等制造業項目15個,孵化出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項目3個,高新技術企業5家,實現了由關閉礦區向高端制造園區的全面轉型,走出了“礦區變園區、傳統產業升級現代產業”的轉型路徑。
在位于鄒城的濟寧能源精密制造產業園內,艾坦姆精密鑄造項目建成投產,順利通過法國船級社(BV)認證,并成功入選濟寧市“十佳產業項目”;海納科技公司被認定為山東省瞪羚企業、山東省高新技術企業、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公司多軸機器人激光熔覆工作站建成,加快制造邁向高端“智”造步伐。
“十四五”期間,濟寧能源將全力推進高端精密合金材料制造(二期)項目、儲能中心、高端球閥生產等項目,以新技術推動產業鏈向高端延伸,打造百億級高端制造示范園區,全力做好綠色、低碳、智能園區建設大文章。
錨定目標,打造千億級大型集團
2023年,濟寧能源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市委經濟工作會議部署要求,充分發揮濟寧內河航運資源豐富的優勢,聚焦“億噸大港、百萬標箱”任務目標,抓機遇、強建設、促運營、爭項目、育品牌,一體推進“物流、貿易、產業”融合并進,強力突破現代港航物流發展,全力為濟寧爭創“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貢獻“濟寧能源力量”。
同時,堅持以港促產、以產帶城,立足我市及周邊區域產業發展需求,濟寧能源將加快建設京杭多式聯運物流園區,整合市內糧食及鋼材資源要素,啟動實施躍進港百萬噸級糧食港區和百億級鋼材集群、龍拱港百億級港產城融合示范項目,實現“優勢互補、錯位發展”。同時,圍繞現代港航物流開展招商引資、招才引智,力促企業“強強聯合”,共同做大港航物流產業。
未來,濟寧能源將緊緊圍繞黨的二十大提出的建設交通強國、制造強國、貿易強國的精神,瞄準主業突出、競爭力強、打造國際化大型集團、建設百年企業目標,著力構建“12326”產業矩陣,著力打造六個百億園區,把濟寧能源推向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致力于成為國內一流綜合能源集團和大宗物資供應鏈集成服務商,打造物產天下、聯通世界的千億級大型集團。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