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網
2022-11-18 08:58:11
原標題:波蘭遇襲,美俄烏爭吵不休
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駐俄羅斯特派記者 肖新新 環球時報記者 謝戎彬 王冬 柳玉鵬】美國和北約稱襲擊波蘭的導彈或許來自烏克蘭,但仍把責任推給俄羅斯。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7日報道,俄羅斯常駐聯合國代表涅邊賈警告,烏克蘭和波蘭試圖挑起俄羅斯與北約的沖突。
美聯社16日下午發表的一則更正中說,在2022年11月15日發表的早先版本報道中,“錯誤地報道了俄羅斯導彈進入波蘭并導致兩人喪生的消息。”該導彈很可能是烏克蘭為防御俄羅斯的進攻而發射的。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對于“導彈可能來自烏克蘭”的說法表示反對。法新社17日稱,澤連斯基說,已經從烏軍方得到保證,“這不是我們的導彈”。拜登17日對澤連斯基的說法表示異議,他說“這不是證據”。
俄羅斯國防部16日表示,根據俄軍工專家的分析,爆炸后殘留的碎片屬于烏克蘭的S-300型防空導彈部件。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和波蘭總統杜達16日分別表示,爆炸可能是由烏克蘭防空導彈引起的,但沒有跡象表明是蓄意攻擊,也不是俄羅斯準備針對北約發起進攻性軍事行動。
波蘭TVN24電視臺17日報道稱,波蘭和美國調查小組正在爆炸現場工作。烏克蘭要求立即進入爆炸現場,稱基輔已準備好交出能指控俄羅斯的“證據”。杜達說,烏克蘭需要得到波蘭和美國的批準才能加入調查程序。
一名在基輔的北約外交官17日向英國《金融時報》表示:“這越來越荒唐,烏克蘭人正在毀掉我們對他們的信心,沒有人責怪烏克蘭,而他們正公然撒謊,這比導彈更具破壞性。”
美國仍把責任歸咎于俄羅斯。路透社稱,美國國務卿布林肯17日說,無論最后調查結論是什么,要對這起悲劇事故負有最終責任的就是俄羅斯。俄羅斯塔斯社17日報道稱,俄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表示,華盛頓對波蘭導彈事件的調查結果根本不在乎,總是要追究所謂的“責任”。
“現在美國人終于明白了為什么刺殺總統約翰·肯尼迪的兇手仍然沒有被找到,為什么2001年9月11日的恐怖襲擊未能被阻止,為什么政客和有關美國官員總是能從骯臟事務中脫身,為什么有成千上萬個備受關注的案件沒有被解決,”扎哈羅娃稱,“(因為)美國政府對調查結果根本不在乎。白宮從未這么明目張膽地表現出這一點。美國總是因政治原因而要找人‘負責’。”
與此同時,俄烏沖突仍在繼續。烏克蘭國家通訊社稱,當地時間17日,俄羅斯導彈擊中第聶伯羅市的天然氣基礎設施和“南方機械制造廠”。“南方機械制造廠”是烏克蘭制造航天器材、導彈和電力設備的國營企業。
烏通社17日報道稱,據烏數字化轉型部防空警報在線地圖數據顯示,當天上午烏全境發出防空警報,蘇梅、哈爾科夫、基輔等地均傳出爆炸聲。
英國《衛報》稱,克里米亞部分地區16日晚發生爆炸。塔斯社17日稱,當天,扎波羅熱州政府總委員會委員羅戈夫表示,烏軍指揮部正在將其軍隊調遣至扎波羅熱州,烏軍試圖年底前在扎波羅熱州發動大規模進攻。
同時,烏克蘭與鄰國白俄羅斯的關系進一步緊張,白俄羅斯國家邊境委員會新聞處17日發布通報稱,烏克蘭在與白俄羅斯接壤的沃倫地區建起數百米的混凝土圍欄。據白俄羅斯通訊社報道,烏克蘭16日炸毀了沃倫地區靠近白俄羅斯邊境的橋梁,兩國邊境地區遍布地雷。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7日稱,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表示,俄美兩國代表團在安卡拉接觸之后,雙方將避免使用核武器。
俄新社17日稱,埃爾多安當天稱,在該國斡旋下,黑海港口農產品外運協議將延長120天。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稱,對俄烏土三國就此達成協議表示歡迎,該協議對于降低化肥和糧食價格以及防止全球糧食危機至關重要。俄方稱,這是朝著積極方向邁出的重要一步。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