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精品综合在线观看,欧美成a人片在线观看久,亚洲αv在线精品糸列,国产美女露脸口爆吞精

全部

國慶里的豐收季丨“小紅燈籠”高高掛,火紅山楂富農家

來源:大眾網

作者:李子驕 張海振

2022-10-04 14:24:10

原標題:國慶里的豐收季丨“小紅燈籠”高高掛,火紅山楂富農家

來源:大眾網

原標題:國慶里的豐收季丨“小紅燈籠”高高掛,火紅山楂富農家

來源:大眾網

編者按:

金秋十月,碩果累累,齊魯大地進入了五谷豐登、瓜果飄香的時節。近年來,作為農業大省的山東牢記囑托,奮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如今,山東秋糧和各類農產品長勢良好,即將交出一張盈車嘉穗的“豐收答卷”。這個十一假期,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們走進田間地頭、山間海邊,與在豐收一線的人們一起,記錄熱火朝天的收獲畫面,講述老百姓的美好生活故事,展現“好客山東 好品山東”的大省擔當。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李子驕 張海振 泰安報道

泰山西麓,沿著蜿蜒的盤山小路一直向上走,就到了岱岳區道朗鎮里峪村。里峪村山林面積5000多畝,森林覆蓋率達97%,盛產山楂、板栗、香椿等農作物,山林里有大量野生丹參、柴胡、何首烏等中藥材。金秋時節,村里漫山遍野的山楂樹碩果累累,一串串山楂如同火紅的瑪瑙,又像是喜慶的燈籠。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小小的山楂果是村民增收致富的“金果果”,更象征著大家紅紅火火的好日子。如今,采摘、打包、稱重、裝車、外運,山上樹下隨處可見村民的身影,大家為收獲而忙碌著,幸福著。

里峪村山楂

一捧山楂二十元,豐收之路不易卻值得

一夜秋風起,熟了板栗、紅了山楂。早晨七點,里峪村村民康俊昌開上小車,帶著老伴一起上山“開工”。“今年我們從9月25號左右開始摘山楂,每天這個點兒出發,十幾分鐘上來,一直到下午5點再回去。”

放眼望去,半山腰那片紅綠相間的果園,是康俊昌老兩口的心血,而腳下這條一米多寬的水泥路,也是康俊昌上山采摘山楂的必經之路。它蜿蜒曲折,又十分陡峭,人走上去都費勁,要是再開上電動三輪車,多少需要些膽量。然而,康俊昌已經來來回回三十多年。他說,每年到了豐收的時候,再苦再累也覺得值。

康俊昌種植的山楂

“這個山楂的品種是大金星,核小肉厚,別看它的皮很粗糙,拿一個用力一擦就發亮了。”到了山楂樹前,康俊昌摘下一顆果實給記者展示,“今年預計能采摘兩三萬斤山楂,按每斤1.5元的價格,收入在3萬元左右。跟去年相比,雖然產量低點,但價格上來了,錢沒少賺。”

說罷,他咧開嘴,一邊笑一邊摘起了山楂。右手撥開樹葉握著樹枝,左手抓住幾支葉柄往下一拽,短短兩秒,一捧山楂就掉在在康俊昌的掌心。“一捧20元呢,我和老伴兩個人一天能摘1200多斤果子。”

兩棵樹千斤果,種植山楂嘗到甜頭

算上承包的土地,康俊昌打理的果園一共十五畝,其中三分之一種植的是山楂。作為村里的山楂種植大戶,康俊昌家的山楂顆粒大、色澤紅、味道好,當記者問起種植山楂的秘訣,他也爽快地跟記者分享經驗。“其實就像培育小孩一樣,要精心照料。比如修剪的時候要做到平衡,肥料要用好的,還有就是除草時不能除得太干凈,留一點在樹下,能保溫又能保濕,否則山楂樹結出的果子底部會發青。”

采摘山楂

采摘間隙,一棵山楂樹引起了記者注意,它的特別之處就在于不僅果實又大又紅,而且開枝散葉的“本領”也十分了得。“這棵樹是在1986年種下的,現在占地大約15個平方。一般一棵樹一年能下一二百斤山楂,去年它整整下了420多斤。”康俊昌告訴記者,由于樹前方開闊,后面又有兩塊大石頭護著,地理位置有利于它的生長。“它旁邊還有一棵樹長得也不錯,它們倆加起來一年能結將近一千斤山楂。”

從80年代開始種植果樹,當時康俊昌并沒有想到,這些小小的果實能給自己帶來這么好的收益。“之前我們都是種地瓜和花生,不值幾個錢。現在一斤山楂抵十斤地瓜,大家種植果樹都嘗到了甜頭。”他告訴記者,現在根本不用擔心山楂的銷路,當天采摘完運下山,有經銷商、收購商在山下等著收貨,就能全部賣掉。

采摘山楂

線上線下齊發力,日子越過越紅火

在當地村民的引導下,記者隨后來到一家名為“泰山人家”的農副產品購銷店鋪,只見門口堆滿了裝貨的箱子,老板和伙計正忙著分揀打包收購的山楂。“今年從9月20號就開始收山楂了,一天能收二三十噸,今年山楂的價格也是歷年來最好的價格。”店鋪老板韓國營告訴記者,里峪的山楂品質等級很高,主要分為三個等級。“大果、中果、小果,品質不同,價格也不一樣,每斤1到1.6元不等,比去年高了0.5元左右。”

收購山楂

一直以來,里峪村鼓勵農戶不斷改良山楂品種,采取“矮化復壯”技術,推廣大金星等經濟價值較高的山楂品種,山楂品質上來了,山楂收購商紛至沓來。記者了解到,目前村里山楂的收購進度已經進入尾期,這些果實將會銷往全國各地。“最遠會到哈爾濱、佳木斯等地,主要用來做果脯和糖葫蘆。”

除了線下收購,里峪村還組建了九女峰電商服務中心,引進山東綠地頭電商有限公司,發展農村電商產業,與片區內特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企業聯合,通過電商銷售的形式,將山楂、核桃、板栗、蘋果等農副產品銷往各地。互聯網+農產品的模式把“土特產”的價格提高了兩倍不止,通過線上線下齊發力,村民的人均年收入能達到十幾萬元。

收購山楂

農業強不強、農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一張張豐收的笑臉,就是最好的答案。里峪村會計康豐剛說,“我們村有200多家種植戶,現在平均每戶能收獲四五千斤山楂,這一項收入就有七八千元。規模化種植以來,每當到了陰歷九月初,漫山遍野的山楂紅彤彤的,大家的心里也喜洋洋的。”里峪村黨支部書記朱強強表示,下一步將探索山楂深加工業務,進一步增加山楂的附加值,提高群眾的收入。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青島工行以高質量金融賦能城市更新攻堅行動

城市更新建設是提升城市品質的有力“抓手”,關乎城市未來。今年年初,青島啟動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號角已響,三年為期,青島...[詳細]
中國山東網 2022-10-04
國慶省錢攻略速覽!餐飲、購物、交通出行全都有

國慶省錢攻略速覽!餐飲、購物、交通出行全都有

多平臺開展支付優惠活動。”生活在上海的章女士,點外賣買了幾盒熟食和新鮮果切,支付時用了銀行卡的滿減優惠,領了美團平臺的支付立減金和...[詳細]
海報新聞 2022-10-04

票房破6億!“青島大片”強勢領跑國慶檔

這兩部電影均在青島拍攝。在影視圈,青島作為一股城市新勢力正在加速崛起。中國內地影史科幻片票房榜單中,在東方影都影視產業園攝制的三部...[詳細]
青島新聞網 2022-10-04

重塑“膝”望 海慈醫療西院區(青島市第五人民醫院)骨科精準換膝解除關節疼痛

膝關節骨關節炎是老年人的常見疾病,50歲以上男性發病率35%,女性高達74%。需要進行人工膝關節置換術的患者越來越多。集團骨關節與創傷外科...[詳細]
青島新聞網 2022-10-04

青島首家“評估+接種”服務綜合性門診開診

本報訊日前,嶗山區特殊健康狀態兒童預防接種評估和接種門診在國藥青島嶗山綜合門診部開診。這是我市首家集預防接種評估和接種服務于一體的...[詳細]
青島日報 2022-10-04

守護青島“南大門”護航群眾安全出行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梁超文/圖本報10月3日訊雙向四車道,彎道、長坡較多,每天的車流量幾乎都在飽和狀態,其中大貨車、危化品運輸車等...[詳細]
青島日報 2022-10-04

青島三年減輕市民就醫負擔超26億元

為增強國家談判藥品的可及性,不斷降低藥品耗材價格,今年5月以來,市醫保局扎實落實國家醫保談判藥品及醫藥集中帶量采購政策。目前,我市...[詳細]
青島日報 2022-10-04

青島解除城市防汛預警終止Ⅳ級應急響應、終止洪水防御四級應急響應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0月4日訊今天上午,市城市防汛辦公室發布關于解除城市防汛預警終止Ⅳ級應急響應的通知。青島市氣象臺10月3日16時10分...[詳細]
青島新聞網 2022-10-04

風雨73載,煙臺城鄉協調發展奏響和諧音符

新中國成立以來,經過七十多年的發展,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帶動了煙臺城鄉居民收入水平不斷提升,城鄉居民生活逐步由貧困...[詳細]
膠東在線 2022-10-04

軌道交通為骨干,常規公交為主體——青島提升綠色出行吸引力

今年以來,青島地鐵日客流量節節攀升,最高日客流量突破123萬人次。2021年,全市公共交通客運總量(東岸城區、北岸城區和西海岸新區)達10億人次...[詳細]
手機青島新聞網 2022-10-04
單月銷量首超20萬輛 比亞迪三季度繼續“碾壓”特斯拉

單月銷量首超20萬輛 比亞迪三季度繼續“碾壓”特斯拉

十一長假第三天,比亞迪再次傳來喜報。據比亞迪當日披露的數據,9月,比亞迪共銷售新車201,259輛,同比增長151.2%。這也是比亞迪單月銷量首...[詳細]
海報新聞 2022-10-04

青島“銀十”迎政策春天 14個樓盤齊上新!市區改善盤亮眼

中國人民銀行發布通知,自2022年10月1日起,下調首套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0.15個百分點。在一連串重磅利好之下,許多開發商抓住十一小長假順...[詳細]
青島新聞網 2022-10-04

煙臺:打好老齡事業發展"主動仗"!

記者昨日從煙臺市老齡委了解到,截至2021年底,我市老年戶籍人口達182萬人,占比28%,比全省、全國平均值分別高出約7個和9個百分點。近年來...[詳細]
大小新聞客戶端 2022-10-04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

  • 
    
    <object id="arwpy"><dfn id="arwpy"><ul id="arwpy"></ul></dfn></obj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