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濟南日報
2022-08-10 15:56:08
原標題:濟南發布支持高校畢業生創就業“40條”
來源:濟南日報
本報8月9日訊(記者張茜)日前,我市出臺《濟南市支持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政策(40條)》。記者在今天召開的濟南市委、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濟南市支持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政策(40條)》從6個方面優化整合40條政策措施,新增加了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一次性擴崗補助、取消就業報到證等政策措施,將對促進高校畢業生來濟留濟就業創業產生積極作用。
2022屆濟南生源非
師范類高校畢業生有5.4萬人
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關系民生福祉、經濟發展和國家未來。今年,濟南市高校畢業生總量大、增量多,保就業任務十分繁重。據統計,2022屆濟南生源非師范類高校畢業生有5.4萬人,同比增加近8000人;駐濟高校畢業生達18.2萬人,同比增加1.1萬人,均創歷史新高。同時,由于受國內疫情和經濟下行壓力等多重因素影響,部分中小微企業經營困難,招聘崗位減少,畢業生求職渠道受限,就業面臨的風險和挑戰增多,就業的難度和壓力加大。
為促進高校畢業生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我市緊密結合實際,全面對接人才政策“雙30條”,對現行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政策進行了系統梳理整合、集成優化,印發《濟南市支持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政策(40條)》。
實施社會保險
“降、返、補”等政策
《濟南市支持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政策(40條)》概括為穩崗擴崗、基層就業、創業扶持、人才吸引、技能提升、就業服務等6個方面。
穩崗擴崗10條。通過實施社會保險“降、返、補”等政策,支持企業穩定就業崗位。通過發放一次性獎補、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一次性擴崗補助等,鼓勵企業創造崗位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鼓勵高校畢業生到中小微企業就業。
其中,“40條”提出,小微企業新招用畢業年度和擇業期內的高校畢業生就業,簽訂1年以上期限勞動合同并繳納社會保險4個月以上的,按照“由企業隨工資發放,據實向市、區縣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經辦機構)申領”的方式,向每人一次性發放2000元。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學歷的應屆高校畢業生到我市十大千億產業企業就業的,給予1000元的一次性求職補貼。
基層就業3條。通過實施“三支一扶”計劃、青年見習計劃和發放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靈活就業社會保險補貼等,引導高校畢業生到基層一線就業。
其中,“40條”提出,支持企業事業單位、社會組織、政府投資項目、科研項目設立不少于1萬個見習崗位,吸納擇業期內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參加見習,按規定支付見習人員基本生活補助(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并為其辦理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對離校2年內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給予社會保險補貼,補貼標準原則上不超過其實際繳費的2/3,補貼期限最長不超過3年。
符合條件的博士、
碩士、本科、專科畢業生,凡通過市場租房居住的,可以申請最長3年的租賃補貼
創業扶持10條。通過落實創業稅收優惠政策,發放一次性創業崗位開發補貼、一次性創業補貼、創業場所租賃補貼、創業孵化補貼、創業擔保貸款及貼息等政策,助力高校畢業生創業。
其中,“40條”提出,對符合條件的創業者在本市創辦小微企業(2018年1月1日后登記注冊)的,可申請創業場所租賃補貼,補貼標準為5000元/年,每年申請1次,補貼期限最長不超過3年。畢業5年內大學生創辦的注冊1年以內企業或創業項目,可申請入駐濟南市大學生創業孵化中心,享受最長3年的孵化期,孵化期間房租全免,并提供各項免費的孵化服務。
人才吸引8條。對接我市人才政策“雙30條”有關內容,從實施優秀大學生支持政策、博士后支持政策、海外留學人才支持政策、青年創客支持政策、人才住房保障、人才交通出行、落戶政策等方面,吸引高校畢業生來濟留濟就業創業。
其中,“40條”提出,支持駐濟企事業單位設立國家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對設立流動站、工作站、基地的單位分別給予50萬元、50萬元、30萬元資金扶持。對新入站的全職博士后,按在站從事科研實際工作月數,給予每人每月5000元生活補貼, 最多不超過24個月。設站1年內招收博士后人員進站并開題的站點,對于符合條件的市屬企事業單位工作站、基地,分別給予5萬元、3萬元科研資助。博士后出站后在駐濟企事業單位工作并簽訂3年以上勞動合同或在濟南創業的,給予25萬元留濟補貼。符合條件的全日制博士、碩士研究生可分別享受15萬元、10萬元的一次性購房補貼。符合條件的全日制博士、碩士研究生可分別享受每月1500元、1000元的生活和租房補貼,最長3年。符合條件的全日制本科、專科畢業生,可分別享受每月700元、500元租賃住房補貼,最長3年。“十四五”期間,籌集不低于20.5萬套(間)保障性租賃住房,符合條件的在濟就業高校畢業生可按低于市場價租賃。
開展
“1311”就業服務專項行動
技能提升4條。通過加強就業指導、支持參加就業技能培訓,給予職業技能提升培訓補貼、創業培訓補貼等方式,鼓勵高校畢業生提升就業創業能力。
其中,“40條”提出,未就業高校畢業生擇業期內在本市行政區域具有相應資質的職業培訓機構參加短期就業技能培訓,取得職業資格證書(含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專項職業能力證書、培訓合格證書)并與在濟企業簽訂1年以上期限勞動合同、繳納社會保險的,給予最高不超過3000元/人的一次性培訓補貼。
就業服務5條。從強化招聘服務、取消就業報到證、加大困難幫扶、落實實名服務、維護就業權益等方面,為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提供高效、精準服務。
其中,“40條”提出,運用線上失業登記、求職登記小程序、基層摸排等各類渠道,與有就業意愿的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普遍聯系,開展“1311”就業服務專項行動,為每人免費提供1次職業指導、3次崗位推薦、1次職業培訓或1次就業見習機會。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