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濟南時報
2022-07-20 14:41:07
原標題:跑贏全國!上半年山東GDP同比增長3.6%
來源:濟南時報
“41717億元,同比增長3.6%,高于全國平均水平?!?月19日下午,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山東上半年經濟形勢。從數據看,面對短期經濟下行壓力明顯增大的嚴峻形勢,山東根據不同行業、不同領域影響因素及程度,精準推出一攬子務實管用的政策措施,全省經濟運行在經歷短期波動后快速企穩,上半年持續恢復、加速回升,成績來之不易,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打下了堅實基礎,也為全國大局作出了山東貢獻。
看總量指標:“良好發展態勢反而得到了擴大和增強”
從總量指標分析,上半年山東生產總值為41717億元,按不變價計算,同比增長3.6%,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好的幅度比一季度擴大了0.7個百分點。從單項指標分析,多個指標好于全國。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4.8%,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固定資產投資增長7.5%,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好的幅度比一季度擴大0.2個百分點;進出口總額增長17%,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好的幅度比一季度擴大4.6個百分點。
對此,省政府副秘書長、省政府新聞發言人崔建海認為,從數量上看,在普遍受疫情影響情況下,山東良好發展態勢不僅沒有縮小,反而得到了擴大和增強。
數據顯示,從質量上看,山東部分指標更加優化。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上半年增長15.5%,比一季度提高1.8個百分點,高于規上工業增加值10.7個百分點,新能源汽車、工業機器人、集成電路產量同比分別增長261.0%、33.1%和18.2%;投資結構持續優化,“四新”經濟投資增長14.9%、高于整體7.4個百分點,占全部投資的比重為53.4%、同比提高3.5個百分點。
山東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周德祿也注意到了上述幾組數據,他認為,過去幾年山東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投資的產能開始釋放,高技術產業產能占比進一步擴大,新投資正在逐漸轉換為發展新動能。
“山東動能轉換已進入第五個年頭,也就是取得突破的決戰決勝關口,新生動能不斷涌現聚集,傳統優勢不斷夯實塑強,全省經濟發展的‘家底’越來越厚,發展動力越來越強,發展質量越來越高。”崔建海表示,上半年山東互聯網和相關服務、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商務服務等高端服務業營業收入均實現20%以上快速增長。
強化科技創新,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入庫超過2萬家、同比增長43.7%,比一季度增加近1.4萬家。加快綠色低碳發展,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同比改善7.3%,PM2.5濃度在去年大幅下降基礎上又下降9.1%。
在周德祿看來,上半年經濟發展的各項指標表明,山東經濟發展態勢更加穩健。這種更加穩健的發展態勢,既有當期的努力,也有既往的積累。
看發展格局:全面實施“十大擴需求”行動,新能源汽車零售額同比增長184.4%
“上半年取得的成績,得益于始終堅持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贝藿ê1硎?,面對疫情對消費領域的深層次影響,山東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充分發揮“雙過億”消費市場以及產業基礎完備、自我循環能力強的優勢,全面實施“十大擴需求”行動,積極暢通雙循環,融入全國大市場。
在周德祿看來,今年山東重點實施的“十大擴需求行動”進一步對沖了宏觀經濟的下行壓力,尤其穩住了社會需求預期,這為經濟發展保持良好態勢作出了貢獻。
針對疫情反復對消費市場的強烈沖擊,山東多舉措打出促消費“組合拳”,精準出臺一系列促消費政策,激發居民消費熱情,提振市場主體信心,有效遏制了消費市場短期大幅下滑的勢頭。
上半年,全省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5464.9億元,基本恢復至去年同期水平;消費提檔升級步伐持續加快,限額以上新能源汽車、可穿戴智能設備零售額分別增長184.4%和84.9%。
大宗消費支撐良好,6月份,汽車、家電銷售額同比分別增長29.9%、32.4%。截至7月17日,平臺審核消費者領券購車14.5萬輛,發放消費券4.9億元,拉動汽車消費218.6億元;發放家電消費券2.1億元,拉動家電消費18.9億元。消費結構持續優化升級,消費新業態新模式快速擴容、茁壯成長,數字經濟活力和內需動力正在不斷復蘇發力。
周德祿注意到,山東消費新模式、新業態正在積量成勢,相對于傳統消費,線上消費的范圍和規模進一步擴大,是消費增長的主引擎。
與此同時,山東全力推進外貿固穩提質。搶抓“一帶一路”、RCEP市場機遇,外貿出口實現高速增長,強力支撐了經濟平穩較好發展。上半年,全省出口同比增長25.4%,高于前五年平均11.2個百分點。“出口伙伴關系更加穩固,尤其伴隨RCEP落地實施,我省內外需協同發力的優勢得到了進一步發揮?!敝艿碌撜f。
看政策落實:“真金白銀”助企紓困,組合式減稅降費為市場主體“減負”1958億元
面對短期經濟下行壓力明顯增大的嚴峻形勢,上半年山東交出這樣一份經濟運行成績單實屬不易。在亮眼成績的背后,是山東始終堅持助企紓困政策靠前發力,聚焦“暢通、平穩、擴量、提質”加勁發力,全力以赴搶時間、趕進度、補損失,把增強市場主體信心、解決市場主體困難作為經濟工作重中之重的不懈努力。
山東建立了保障物流暢通促進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工作機制,開辟能源運輸綠色通道,率先建立涉疫地區重點物資通行證制度,所有服務區和收費站應開盡開;優選11條標志性產業鏈,聚焦112家重點產業鏈“鏈主”企業,逐一對接制定穩供應、促配套、拓市場的具體辦法,協調解決供應鏈堵點問題;出臺扎實推進重點項目建設著力擴大有效投資15項措施,動態調整省級重點項目,調增年度投資計劃1630億元;深化動能轉換,清單化推進“十強產業”273項重點任務落地……一系列政策措施有條不紊展開,“瞄準”企業所需。
就在7月18日,山東從加大助企紓困力度、創新要素支撐加快項目建設、著力擴大就業規模等幾方面又出臺了20條政策,這已經是山東出臺的第四批“穩中求進”高質量發展政策清單了,共284項政策,用“真金白銀”為廣大市場主體帶來“及時雨”。
初步統計,上半年全省累計退稅、減稅、緩稅、降費約1958億元,其中,完成留抵退稅1408億元,是去年全年退稅總量的2.5倍,有力提振了市場信心,對穩增長穩市場主體保就業發揮了重要作用;加大金融助企紓困力度,批發零售業、住宿餐飲業、文化體育娛樂業等受疫情影響較大行業貸款合計增加1065億元,同比多增374.6億元。
周德祿認為,山東大規模開展的企業留抵退稅行動為廣大企業注入了強大的流動性,幫助企業渡過難關,是上半年山東經濟發展穩健的原因之一。
“今年以來的助企紓困政策更加注重精準直達市場主體,企業的感受更加直觀真切。”崔建海說。一個最直觀的體現是,全省千家企業綜合運營指數監測顯示,企業家政策扶持感受指數持續運行在60%以上的較高擴張區間,表明政策扶持對保障企業正常運營發揮了關鍵作用,企業對政策效果普遍感到滿意。
(濟南時報·新黃河客戶端記者曹茜 杜林)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