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濟南日報
2022-06-06 14:27:06
原標題:濟南人心中都有一眼泉
來源:濟南日報
□王 旻
近日,濟南發布了一份關于泉水直飲工程的最新規劃,按照規劃,到2025年底,將有100萬濟南市民每天喝到“冠于天下”的泉水。遵循就近取用水原則,趵突泉的泉水將服務泉城廣場、市政務服務中心、火車站廣場等區域,預計每天服務20萬人次。也就是說,越來越多的濟南人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到入戶的泉水,甚至還能喝到“天下第一泉”的泉水。
這則消息對于年輕的濟南人來說,有些新鮮和欣喜,而對于老濟南人來說,或許有些百感交集。
得天獨厚的水文地質條件,不僅讓濟南擁有了泉城的雅號,還讓濟南人盡情享用著大自然饋贈的甘美清泉。散布于濟南城各處的大小泉群,曾是濟南人的日常水源。“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靠泉,自然就吃泉。但上世紀70年代后,隨著地下水開采量不斷加大,水位下降,泉水噴涌一度告急。為了保泉,喝慣泉水的濟南人改喝了地表水。直到近年來,在海綿城市建設、地表水轉換地下水工程建設等綜合措施的合力下,濟南地下水資源得到較好涵養和恢復,濟南人又可以喝到引以為豪的泉水了。
從2017年起,泉水直飲工程便作為濟南城市及民生發展的重大課題被提上議事日程,市政府工作報告也多次將該項目列入“為民辦實事”清單。幾年時間,項目從調研、試點到規模化建設,穩步推進。截至目前,全市已有泉水直飲項目107處。按照最新規劃,到2025年底,全市將建成227處泉水直飲工程,覆蓋35萬戶約100萬人,預測日供水量6500立方米。到2030年,將覆蓋70萬戶約200萬人,預測日供水量13000立方米。
失而復得,彌足珍貴。恢復泉水盛時光景,是濟南人的泉水夢。
相比名士“水涌若輪”的經典書寫,來自身邊父輩的講述更顯親切。夏日水旺時,趵突泉附近的街巷隨意掀起一塊石板,泉水就汩汩涌出,住在附近的孩子常光腳在石板路上奔跑,那是他們童年的歡樂與愜意。冬天,用泉水沏一壺茶;夏天用泉水冰一個西瓜。泉水邊淘米煮飯、養鴨捉蝦、洗衣浣足。多年后,許多早已搬離老城區泉群的人們,仍舊會前來打水,像是赴一場充滿儀式感的約會,又像是堅守信仰般的朝圣。這份執著,值得玩味,值得被認真對待。
于是,同樣執著的城市管理者與專家學者一路探索復興濟南泉水盛景、打造新時代“泉水人家”生活方式的最優方案,尋求如何在城市現代化進程中,以更好的方式融入城市特點與情感。農業時代意象唯美的“家家泉水”,在信息時代呈現為智慧管理、安全便捷的“泉水直飲入戶”,這不僅是對濟南人泉水復興夢的觀照,更應視為城市管理者樹立城市文化自信的破題之舉。
泉水直飲工程,表面看是民生,實則關乎文化。
泉城人足不出戶飲泉水,無疑是一份甘之如飴的民生福利。喝慣了甘冽的泉水,就像是吃慣了母親做的私家菜,不只是日常飲食,更是家的味道,承載著濃濃的情感。這份情感既包含著城市溫度、生活品質,又裹挾著日常生活細節,寫入了濟南人對故鄉的一份細水長流的認知與愛。
泉水不是生活的全部,但對很多濟南人而言,卻為他們編織起一層生命的底色。在泉邊戲水的一張舊照、在泉水浴場的一次暢游、與家人漫步泉邊的假日時光……在某個人生低谷的時刻,那穿越時光的泉,便成為心中永恒的暖,堅定地為他們投射出一片光。
人與泉相依,泉為心所棲,這樣詩意美好的生活方式、生活體驗,不正是濟南推介自我、吸引賢才的城市軟實力嗎?我們需要做的是把民生層面做得更實,把文化層面做得更深,讓濟南這座泉水之城形象更具體、內涵更豐富,讓生活在這里的人如同陽光下的泉池一樣,閃閃發光。
每個濟南人心中,都有一眼泉。它讓我們內心不干涸,讓我們溫潤且澄澈,讓我們生生不息、眾泉匯流入湖海,讓我們噴涌向上、奔向遠方。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