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網
2022-05-25 08:58:05
原標題:海岱財評丨奪取夏糧豐收,“臨門一腳”須踢好
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悠悠萬事,吃飯為大。作為全年糧食生產第一仗,奪取夏糧豐收對保供給、穩預期、增信心具有重大意義。
當前,山東大部分地區小麥正處于灌漿后期,再過一周左右時間將陸續進入到收獲期。要奪取夏糧豐收,必須踢好最后的“臨門一腳”。
(5月23日,在棗莊市山亭區新河村麥田,農機手操作大型收割機收割小麥。 新華社發)
持續加力推動“一噴三防”、全力做好氣象保障服務、確保小麥適期機收……5月24日,全省“三夏”農業生產視頻動員會議召開,對相關工作進行再動員、再部署、再落實,進一步明確重點、壓實責任,確保夏糧豐收、顆粒歸倉。
一粒一粟,來之不易。受去年嚴重秋汛影響,我省冬小麥播種普遍推遲15-20天,晚播麥田比例較大,冬前苗情長勢總體偏弱。但小麥播種以來,大部時段氣候適宜度指數高于上年和近五年同期,1月至4月上旬,小麥未出現凍害,氣象條件有利于小麥苗情轉化升級,4月中旬氣溫偏低,孕穗時間延長2—3天,有利于穗粒數增加。
不僅“天幫忙”,還有“人努力”。全省各級各有關部門通力協作、攻堅克難,聚焦促弱轉壯,千方百計推動小麥苗情轉化升級。由于各項關鍵技術措施落實到位,春季苗情轉化比較理想,明顯好于預期,一、二類苗麥田占比達到84%,比冬前提高32個百分點,接近常年水平,鞏固了夏糧豐收基礎。
關鍵時刻更不能放松!眼下,千粒重還有不少提升空間。據氣象部門預測,5月下旬氣溫適宜,有利于小麥灌漿、乳熟,需要注意防范小麥干熱風以及大風、冰雹等強對流等天氣,6月氣象條件總體利于冬小麥收獲晾曬。
各地要毫不松懈抓好小麥后期田間管理,持續做好小麥病蟲害防治,加力推動“一噴三防”全覆蓋,實現“蟲口奪糧”促豐收。另外,要加強對干熱風、強對流等極端天氣的監測預警和防范,實現“龍口奪糧”保豐收。
小麥成熟后,適收期一般就3-5天,窗口期很短。我省小麥收割99%以上都是機械收獲,一旦農機跟不上將嚴重影響夏糧收獲、秋糧播種。從前期各地機收作業供需對接情況看,我省稻麥聯合收割機保有量19.4萬臺,再加上外來跨區作業的機械,總量充足。
為保障小麥機收順利開展,各地要準確掌握本地農機服務組織作業能力、機具裝備分布、機主聯系方式,以及擬外出跨區作業和需引進外地機具數量等相關情況,一縣一臺賬,動態更新。對于發生疫情導致機具出現缺口、本地力量不足的,要迅速動員,就近調度機具機手,組建應急搶收隊,采取“換人不換機”“閉環管理作業”等方式,確保每塊麥田都有機可用、應收盡收。
麥收期間,保障服務得跟上。我省農業農村部門會同工信、公安、交通運輸、衛生健康、應急管理、氣象、石油石化等部門單位,成立起“三夏”小麥機收工作專班,并制定印發了《統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三夏”小麥機收工作導則》,明確省市縣三級農業農村部門將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設立小麥機收保障熱線電話,協同12328交通運輸服務監督電話和疫情防控熱線,暢通跨區作業問題反映渠道,及時協調解決相關問題。會同交通運輸、公安、衛生健康等部門,在高速路口、主要道路路口設立“接機服務站”,幫助機手解決跨區作業中遇到的信息、油料、氣象和機械維修等方面的困難,提供防疫、餐飲、住宿及通行等便利條件。
“減損就是增產、降耗就是增收”。去年,世界糧食減損大會在濟南成功召開,全社會形成了節約糧食、降低損耗的濃厚氛圍。今年,我省將繼續深挖機收減損的潛力,組織開展機收減損大宣傳、大培訓、大比武活動,努力把小麥機收平均損失率控制在2%以內,能多挽回一斤是一斤。同時,抓好晾曬、烘干,降低產后損失,為保障糧食安全作貢獻。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