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青島新聞網
2022-05-15 14:01:05
原標題:將海洋科考等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 青島刻畫出向海底要“資源”的發展“鏈”
來源:青島日報
將海洋科考等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將深海業務活動與深海資源保存利用融合發展,將深海技術交流分享作為海洋命運共同體與藍色伙伴關系建設的推動力
青島:向海底要“資源”的發展“鏈”
5月24日至26日,中國-國際海底管理局聯合培訓和研究中心(以下簡稱“聯合中心”)第一期培訓班將以線上形式在青島舉行。聯合中心是國際海底管理局有史以來的第一個聯合培訓和研究中心,建立于自然資源部國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以下簡稱“深海中心”),充分體現了青島與深海活動的緊密性。
當前,青島除加快深海資源勘探外,還正加快推動國家深海基因庫、國家深海大數據中心和國家深海標本樣品館等國家深海“三大平臺”建設,同時利用聯合中心,促進與發展中國家在國際海底領域的交流與合作。
將海洋科考等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將深海業務活動與深海資源保存利用融合發展,將深海技術交流分享作為海洋命運共同體與藍色伙伴關系建設的推動力……面向未來,青島深度融入海洋強國戰略,刻畫出向海底要“資源”的發展“鏈”。
謀劃布局深遠海未來產業,積極申請國際海底礦區
深海海底蘊含著豐富的資源,是地球上尚未被人類充分認識和利用的潛在戰略資源基地。國際海底,又稱為“區域”,是指國家管轄范圍以外的海床和洋底及其底土。《聯合國公約》規定,“區域”及其資源是人類的共同繼承財產,并專門設立國際海底管理局代表全人類進行管理。
自20世紀50年代末以來,西方各國紛紛投資深海資源開發利用,搶占具有商業遠景的深海礦區。相較國外,我國深海活動開展稍晚,但作為后起之秀,發展迅速。其中,青島長期以來的海洋科考工作,對我國國際海底礦區申請工作十分關鍵。
“八五”時期以來,在青島“大洋一號”等作為主力科考船、“蛟龍”號等作為主要載人深潛裝備的助力下,我國相繼獲得西南印度洋1萬平方千米多金屬硫化物勘探礦區、西太平洋3千平方千米富鈷結殼勘探礦區、東太平洋約7.3萬平方千米多金屬結核勘探礦區、西太平洋7.4萬平方千米多金屬結核勘探礦區。截至目前,我國是世界上在國際海底區域擁有礦區數量最多、礦種最全的國家。
近年來,深海中心“深海一號”科考船經多次海試并最終入列,成為大洋科考、海底資源勘探的又一代表。2021年,深海中心利用“深海一號”科考船,完成了中國大洋60、66、68航次等航次任務,提高了我國海底資源勘探能力,為區域資源選擇、開發奠定了基礎。
歷經多年發展,國際海底礦產資源正由勘探階段向開發階段過渡,國際權威機構預測,到2030年將實現深海礦產資源的商業化開采。將科考優勢、海洋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青島也在加快布局。
今年印發的《關于加快打造引領型現代海洋城市助力海洋強國建設的意見》等文件指出,青島將穩步發展深遠海未來產業,支持籌建深海資源開發平臺,積極申請國際海底礦區。探索在青組建國家深海資源開發集團,著力提升深海油氣、海底礦產、天然氣水合物開發、深藍漁業等領域技術儲備和裝備保障能力,推動我國深遠海技術由跟跑向并跑和局部領跑轉變。
推動深海資源保存利用,參與國際海底事務規則制定
深海中心是繼俄羅斯、美國、法國和日本之后,我國第一個、世界第五個深海技術支撐基地,是中國自然資源部在深海活動與能力建設方面的業務中心。今年3月,深海中心在青島組織召開2022年工作會,明確推動國家深海基因庫、國家深海大數據中心和國家深海標本樣品館建設,打造集深海標本樣品、數據資料與深海業務活動要素深度融合的國家級平臺。
建設國家深海“三大平臺”,意味著進一步促進深海業務活動與深海資源保存利用融合發展。《山東省“十四五”海洋經濟發展規劃》明確,支持青島“建設國家深海基因庫,打造全球最大的海洋綜合性樣本、資源和數據中心”。青島今年印發的《引領型現代海洋城市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等文件,也多次突出強調,推動自然資源部、山東省、青島市共建國家深海基因庫、國家深海大數據中心、國家深海標本樣品館,加快形成深海生物資源采探、保藏分析、基因提取和數據服務的全鏈條技術保障能力。
可以看到,針對國際海底資源,青島從前端的勘探,到中后端的保存利用,都重任在肩。同時,青島還充分利用聯合中心,加強全球海洋事務交流,推動海洋命運共同體與藍色伙伴關系建設。
聯合中心第一期培訓班主要內容側重于“區域”內礦產資源調查與評估、深海生態系統特征與環境管理以及“區域”勘探活動數據的全球存儲。屆時,青島將遴選相關教師和專家,為發展中國家提供深海科學、技術、政策等方面的業務培訓,開展深海環境與深海生態、深海采礦與深海技術等國際海底熱點領域的合作研究,促進在國際海底領域的交流與合作。
同時,借此平臺及參加國家海底管理局其他相關活動,深海中心今年還將積極開展國際海底區域礦產資源開發規章草案、國家管轄海域外生物多樣性(BBNJ)國際協定等深海治理相關研究,提供技術和方案支撐,參與國際海底事務規則制定和國際深海治理體系構建。
21世紀是海洋世紀。針對國際海底資源,青島開啟了勘探、保存、利用以及技術交流分享的新征程。(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李勛祥)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