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晚報
2022-03-12 08:20:03
原標題:“中流”逆襲,菏澤跑贏的不只是GDP
來源:齊魯晚報
8.8%!菏澤市2021年的GDP增速“殺進”全省前三!
除了GDP增速名列前茅,財政收入增幅更是三年蟬聯山東第一,地區生產總值也由2016年的2653億元增加到2021年的3976.67億元,2019年前移五個位次,自此穩居全省第八名……隨著GDP一路高歌猛進,菏澤市也挺直了“脊梁”,但其面臨的最大挑戰也逐漸浮出水面。
菏澤躋身“中流”已然有3個年頭,然而去年7月,菏澤市委書記張新文卻解讀菏澤現下最真實狀態仍為“欠發達”。
市委書記為何這樣講?菏澤市如何才能實現保持增長勢頭?怎么做,才能讓牡丹之鄉在經濟發展的路上“撒歡兒”地敞開奔跑起來呢?
齊魯晚報記者 都亞男
財政收入增幅
三年蟬聯第一
和“萬億俱樂部”成員青島市、濟南市,“萬億俱樂部預備軍”煙臺市、濰坊市等省內一眾“尖子生”相比較,地區生產總值為3976.67億元的菏澤市還不算起眼。
但縱覽GDP排位與增速,菏澤市在山東省內2019年躍升5個位次,此后兩年穩居第八名,財政收入增幅三年蟬聯山東第一,2021年GDP增速更是位列全省第三,僅次于9.7%的濰坊、9.4%的淄博。從“全省墊底”成功躋身“中游”,菏澤市近些年付出的努力已見成效。
生物醫藥是菏澤重點打造的首選核心產業,目前已形成以現代醫藥港為引領,以菏澤高新區、定陶區、鄄城縣、鄆城縣為支撐的“一港四園”集群發展格局,規上企業產值三年實現翻番,2021年規上企業產值達到605億元,千億級規模產業集群呼之欲出。作為菏澤市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主戰場之一,現代醫藥港于2020年8月啟動建設,目前已簽約40個優質項目,總投資130億元。
近五年,菏澤市的“三個優勢產業”——農副產品精深加工、機電設備制造、商貿物流進一步提檔升級,為經濟增長做出了新貢獻。
以2021年火爆全網的曹縣大集鎮為代表的農村電商早已異軍突起,菏澤市淘寶村、淘寶鎮數量保持全國地級市首位,獲評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城市。
在菏澤過去一年GDP8.8個百分點的增長中,第三產業貢獻了最高增速:第三產業增加值為1932.49億元,同比增長9.0%,兩年平均增長8.4%。
除了營收年均增長18.5%的高端化工產業,菏澤市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現代服務業等“一批新興產業集群”蓬勃發展,大數據、石墨烯、5G微基站等新產業從無到有、快速膨脹,奠定了轉型升級的堅實基礎。
討論菏澤突飛猛進式發展,菏澤經濟增長與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取得歷史性突破之間相輔相成的關系,是一個繞不過去的話題。
去年4月份,牡丹機場正式通航,到了年底,魯南高鐵曲阜至莊寨段也正式通車,菏澤大踏步邁入“航空時代”“高鐵時代”;此外,高速公路里程翻番,實現“縣縣通”,洙水河、新萬福河航道順利通航,保稅物流中心(B型)、濟鐵菏澤物流園建成運營,實際利用外資、貨物進出口總額均創歷史新高。
重大交通基礎設施是城市發展的重要支撐,機場、高鐵的建設對于菏澤提升中心城市能級大有裨益。魯南高鐵、牡丹機場助力菏澤實現“雙突破”??梢韵胍?隨著交通區位優勢日益顯現,未來的菏澤將在各個層面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加速度”。
回首過去,魯西南這座以牡丹花聞名遐邇的城市,已經不能再用老眼光看待了,這里不僅有牡丹園,還會有更多的標簽呈現出來。
“三級跳”目標背后
有不少硬仗要打
“我們必須看到,欠發達仍然是菏澤最大的實際。”這被視為“人間清醒”的判斷,正是出自去年7月份,菏澤市委書記張新文在中共菏澤市委十三屆十三次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
要知道,講話發表時,已是菏澤在GDP省內第八的位置上穩坐如鐘的第三年。那么問題來了,張新文為何這樣講?
毫無疑問,菏澤這些年確實努力了,從全省墊底爬到中游,實現了許多經濟落后城市夢寐以求的“三級跳”。但嚴格來講,在擺脫“墊底生”名號之后,菏澤還面臨著更大的考驗,更有不少硬仗要打。
首先擺在菏澤面前的第一大硬仗,就是引“錢”來。
過去的菏澤因其經濟欠發達,連續20多年需要依靠上級政府的政策與資金扶持。菏澤要抓好“十大創新”,走出自己的新路子已是箭在弦上。想走出經濟上的新路子,菏澤除了要大力扶持本土企業穩健經營,勢必還要在招商引資上下功夫。
菏澤市近兩年經濟發展變化大,但外界的看法仍對其保持著傳統的思維定式,認為魯西南仍是經濟落后的地方,這勢必影響一些企業對來菏澤投資建廠產生猶疑心態。
“誰能來菏澤?”“來菏澤干什么?”“菏澤能提供什么?”如何讓企業化解心中疑惑、主動走進來,如何扭轉企業對菏澤市的刻板印象,這或許正是解決菏澤招商引資難的破題之要。
據山東省統計局統計,菏澤市2020年戶籍人口為1028.24萬人,是山東省內兩個戶籍人口擁有“千萬人口紅利”的城市之一,另外一個是臨沂市。這對于菏澤來說,如何用好這個比較優勢,通過營商環境的提升來帶動民營經濟的發展,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如何留人、招人、培育人才,菏澤面臨著和很多三線城市一樣的痛點、難點。如何突破這個瓶頸,這對菏澤實現下一個“三級跳”顯得尤為重要。
其實,經濟增長光靠招商引資引進大批的企業入駐、引入高學歷人才是遠遠不夠的。一座城市想要發展得更好,除了需要企業主體、高素質人才濟濟如云,更需要一個良好的經濟生態圈,需要一條條專業且完善的產業鏈條,讓這座城成為全國經濟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才能夠擁有絕對的競爭力穩健發展。
過去的幾十年里,菏澤也遭遇了一些招商失敗的案例,其間的原因也是錯綜復雜。在精進的路上,這些經驗和教訓也格外寶貴?,F在,對于菏澤這位“中流學生”來說,翻開“錯題簿”,復盤過往經濟發展中的是非功過,是選擇向上攀登時繞不過的一門必修課。
對標許昌
菏澤要學什么
放眼省內,幾乎每一個地級市都有自己的趕超對象,青島對標廣東深圳、棗莊對標江蘇徐州,菏澤市也已經找到了追趕的目標城市——河南許昌。
但仔細對比菏澤市與許昌市的經濟指標,尤其是地區生產總值這一直觀數據,許昌市的GDP總值與菏澤市不分上下,甚至在2012年至2017年間,菏澤市早已超過許昌市,近兩年更是難分伯仲。
對標許昌,菏澤到底要學什么?
2019年,菏澤市委書記張新文率領菏澤黨政考察團,多次到河南省許昌市學習考察,對許昌市的民營經濟、民間投資、營商環境、城市建設等方面的經驗做法大加贊許。
可以看見的是,許昌民營經濟生機勃勃,目前已形成3個過500億元的產業集群、5個營收過百億元的大型民企,還有6萬家蓬勃發展的中小企業。
此外,許昌市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已成為河南省內辦事效率最高的城市之一,企業創辦手續可在7小時內解決。2018年4月在許昌召開的促進民間投資經驗交流會,也顯示了國家發改委對許昌民營經濟發展的高度認可。
許昌在營商環境方面的諸多嘗試,有很多地方恰恰是值得菏澤學習、突破的。
值得關注的是,打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在菏澤經濟發展中的戰略地位日益凸顯。菏澤市“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提出“兩步走”、實現“后來居上”,這其中便提到,全面實現重點產業、鄉村振興、城市功能、營商環境“四個突破”。
仔細翻閱過往資料,張新文在多次公開講話中反復提到“后來居上”這一關鍵詞,顯而易見,“后來居上”已成為菏澤市經濟發展目標的關鍵詞。
那么,菏澤到底該如何打造一塊營商環境的“金字招牌”,真正做到“后來居上”呢?追趕許昌,菏澤確實理當“見賢思齊焉”。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GDP差之毫厘,但許昌2020年的常住人口僅438.2萬人,菏澤是其兩倍多,問題也隨之而來,菏澤的人均GDP也就僅達許昌的約二分之一。從這一層面來說,菏澤還需用好“人口紅利”,再接再厲。
逆襲“中流”后,下一站是哪?
位列第八,穩坐“腰部”,菏澤成績斐然之時,回首看省內這條賽道,也是呈現出“不進則退”的態勢。
在山東16個地級市里,排名緊跟其后的便是同屬于“3000億”量級的德州、威海、東營。相較于這三個城市,單論GDP總值,2021年的菏澤市遠遠甩了它們500億元的差距。但再看GDP增速,德州、威海、東營分別為8.3%、7.5%、8.5%,再加上這三座城市各有各的特色產業基礎,面對兄弟城市的“追趕”,菏澤想要穩住陣腳,實現下一個“三級跳”,還需再努把力。
事實上,菏澤市要想實現經濟上的新突破,塑造好的營商環境、打造好的城市形象、制定好的人才引進政策等措施的落地就迫在眉睫。喊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好政策也不能空置于紙面,要把每一步都走穩走實。只要謀在實處,干在實處,菏澤市又何愁“更上一層樓”呢?
一年多前,菏澤的“十四五”規劃提出,到2035年,菏澤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競爭力大幅躍升,經濟總量爭先進位,人均主要指標達到或接近山東省平均水平,人民生活更加美好,基本實現“后來居上”目標。
在剛剛結束的菏澤市黨代會上,張新文在描繪菏澤未來五年藍圖時,提出打造六個“新菏澤”的目標,即繁榮興旺的富強新菏澤、城鄉雋秀的美麗新菏澤、安居樂業的幸福新菏澤、內外兼修的文明新菏澤、創新創業的活力新菏澤、安定安寧的和諧新菏澤。
可是,該如何實現六個“新菏澤”的目標?如何在 “中流砥柱”的位置站穩腳跟,真正做到“后來居上”?如何做才能人均主要指標早日達到或接近山東省平均水平?如何奮起發力,才能在經濟發展的路上“撒歡兒”地敞開奔跑起來呢?
可以想見,在剛剛宣布完GDP大增的一片欣喜中,外界與當地群眾都在殷切期待菏澤藍圖繪就后的下一步動作,這也提示菏澤市政府還需努力努力再努力。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