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日報
2021-11-05 09:57:11
原標題:威海率先創建兒童友好城市
來源:大眾日報
我為群眾辦實事
□記 者 鄭 莉
通訊員 叢麗珊 報道
本報威海訊 “我可以跟朋友們一起在社區植樹。”“我看到垃圾一定把它放進垃圾桶。”……日前,在威海高新區怡園街道槐云社區兒童之家,11名社區兒童議事會成員圍繞“我可以為社區做什么”主題,爭先恐后地發言,對自己的“新身份”充滿了自豪感。
兒童是城市的居民,也是城市治理的直接受益者與重要參與者。威海市在全省率先啟動兒童友好城市創建工作,納入“十四五”規劃,連續兩年列入市政府工作報告,成立創建工作專班,出臺3年行動方案,聚焦環境、服務、產業及兒童參與四大領域,明確了兒童安全保護提升、兒童友好空間建設、兒童友好文化宣傳、城市生態環境優化等10項配套行動,確定了34項具體任務。
威海市將兒童參與作為兒童友好的重要基礎,不斷探索兒童參與的新形式,以兒童議事會吸引兒童參與社區治理、社區志愿活動等。目前在威海市環翠區,所有中小學及社區均已成立兒童議事會,實現了兒童議事會100%全覆蓋,圍繞兒童五防(防性侵、防拐賣、防校園暴力、防災害、防意外)、公共空間、環境保護等問題確定議事主題,進行協商議事。
借助誠信體系建設、“信用+志愿服務”等優勢,威海市探索將兒童友好與“誠信有價”相結合,為兒童發展創造健康積極的環境。環翠區孫家疃街道以“共建美好小鎮項目”,設置了專門的少年誠信指數體系,社區兒童通過主動參與社區活動、志愿服務、議事會踴躍發言等提升誠信指數,兌換油畫體驗課等實用項目;環翠樓街道東北村社區屬相街則設計了“兒童友好愛心存折”,以“服務時長”為儲蓄值,讓孩子們在“誠信有價”中不斷深化“主人翁意識”。
為了打造安全的出行系統,威海市以望海園中學為試點,根據學校地理位置和兒童上下學特點,確立了安全出行“兩圈三線”,從兒童、教師、家長、駕駛人、交警“五個參與”入手,整合多方資源,打造兒童友好出行服務品牌。其中,“兩圈”即學校的“門前圈”和“周邊圈”,“三線”即自行線、公交線、接送線。在“門前圈”,由學校組織落實好兒童從校園到進入公共道路之前的交通安全責任;在“周邊圈”,由交警以“三線”為重點,做好交通安全管理各項工作。
威海市還借力各區(市)特色產業,聚焦兒童學、住、行等多層次需求,為兒童友好城市創建增添科技、人文關懷等元素。在油畫小鎮孫家疃街道,打造了天和美術館、云創科教、“小桔燈”兒童閱讀實踐基地等41處兒童友好實踐基地。
一年來,威海市建設了首批40個兒童友好空間試點,涵蓋社區、公園、城市書房等場所,初步構建點面結合的兒童友好基礎設施服務體系,優選20個兒童友好服務項目在26個兒童友好空間試點實施,直接服務兒童和家庭3.2萬人。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