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魯網
2021-10-21 17:20:10
原標題:青島嶗山區殘聯構建惠殘“點-線-面”,打造殘疾兒童康復新模式
來源:魯網
魯網10月21日訊 民之所向,政之所望。青島市嶗山區殘聯扎實踐行“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創新實施“零收費”兒童康復服務模式,采取“一點一線一面”的工作思路,積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培育了以嶗山區星橋殘疾人康復中心為代表的公辦民營服務機構,不斷強化機構監管力度,提升康復服務質效,“用心、用情、用力”將實事辦好、將好事辦實。
找準“需求點”+創新服務,精準施策“用心”
區殘聯針對殘疾兒童群體日益增加的康復需求,創新采用政府購買服務方式,為在嶗山區接受康復訓練的殘疾兒童少年提供“零收費”服務。通過招投標選取優質服務機構,充分利用區殘疾人綜合服務中心原有建筑場所和設施設備,設立殘疾兒童康復服務業務,補貼資金直接由區財政撥付到機構的方式,為在嶗山區接受智力、語言及自閉癥殘疾兒童及其家庭提供全方位免費的康復訓練和咨詢診療服務。用心落實政策,才能換來“心貼心”的服務。區殘聯扶持培育星橋殘疾人康復中心的三年來,有效緩減了全區殘疾兒童康復供需矛盾,為累計100多名0—18歲的自閉癥孩子提供了康復訓練服務,幫助20多名自閉癥孩子融入普通小學就讀,為多個家庭帶去了希望和陽光。創新的服務模式讓政策落實更精準,為殘疾兒童及家庭解決了實際困難、滿足了迫切需求,體現了政務服務的溫度和實效。
建立“連接線”+打造品牌,實現共贏“用情”
區殘聯通過扶持培育星橋殘疾人康復中心,建立吸引社會力量參與的“連接線”,實現居民、機構、政府多方互惠共贏。嶗山區星橋殘疾人康復中心重點開展腦癱、自閉癥、智障兒童搶救性康復訓練和心理康復,訓練容量達100人,填補了嶗山區殘疾兒童康復訓練機構的空白。用情落實政策,才能換來“實打實”的品牌。作為嶗山區第一家公辦民營康復機構,三年來始終堅持特色教學專業化、內部管理規范化、社會融合多樣化的服務理念,建立起專業特色+家庭支援的教育體系,通過完善家長委員會組織架構,依托線上平臺提供自閉癥兒童家庭自主康復服務,提高家長科學訓練和管教孩子的技巧,幫助家長充分挖掘自閉癥孩子潛能。政府加大政策扶持,規范購買服務流程,強化財政資金績效管理,機構創新教育途徑,雙向合力帶來了康復服務水平的快速優化提升,也逐步樹立起嶗山區殘疾兒童康復領域的品牌旗幟,成功探索實踐了科學管理、品質服務、互惠共贏的兒童康復新模式。
擴大“普惠面”+完善監管, 優化服務“用力”
區殘聯通過提升康復服務水平,加強監管力度,不斷擴大殘疾兒童康復救助的“普惠面”。政府通過政策引導、購買服務,從采購服務、康復全程、資金使用等全流程進行監管,進一步提升了財政性資金使用效益和公共服務質量效率。用力落實政策,才能換來“硬碰硬”的監管。在服務項目實施過程中,區殘聯對承接機構的管理、服務、軟硬件配備標準等多方面進行了詳細規范,定期對服務對象開展滿意度回訪,按照服務標準來監督服務過程。區殘聯充分轉換角色定位,從“運動員”,成為“裁判員”,形成完整的閉環監管和監督管理體系。同時,區殘聯建立了由購買主體、服務對象、第三方評估機構組成的綜合評審機制,定期對項目的執行情況和服務對象滿意度進行績效評估,明確規定:本區殘疾人服務滿意率不低于90%,并將滿意率作為項目資金撥付和下年度選擇承接主體的重要依據,真正做到抓住問題根源,保障服務質效。
嶗山區殘聯通過探索形成社會融合式的康復服務模式,大大降低了殘疾兒童少年家庭的康復成本,填補了嶗山區殘疾兒童康復訓練機構的空白,滿足了亟待解決的康復需求,暢通了社會力量參與的工作渠道,進一步擴大了政策的普惠面,真正做到轄區內符合條件的持證殘疾兒童少年應享盡應、應訓盡訓,逐步幫助他們提升行為能力、改善心理狀況,陪伴他們走好從生理自理到社會自理的成長之路。(本網記者)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