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膠東在線
2021-09-30 16:13:09
原標題:煙臺援藏醫生呂鵬:為聶拉木留下“帶不走的醫療隊”
來源:膠東在線
膠東在線9月30日訊(通訊員 李成修 崔方榮)“外來醫療隊的馳援只是‘輸血’,而在聶拉木建成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才是‘造血’。”煙臺援藏醫生呂鵬接受記者采訪時稱。
今年3月,煙臺毓璜頂醫院選派呂鵬等3人前往聶拉木縣人民醫院支援。白天抓醫療管理,晚上抓培訓教學……在聶拉木的每一天,3名隊員不敢松懈,利用一切時間制定計劃、收集資料、整理課件,他們的目標是,將先進的醫療技術和管理理念留在雪域高原。
醫療隊為當地民眾進行義診
據悉,聶拉木縣人民醫院在遭受2015年的地震后,目前是日喀則市18個縣級醫院中綜合實力最弱的一個。
“幫助聶拉木縣人民醫院爭創二級乙等醫院,是我們最重要的任務。”呂鵬稱,只有提高醫院的技術和服務水平,才能長久地為當地民眾帶來更好的醫療服務。
入藏以來,隊員們對聶拉木縣人民醫院進行了全面的摸底調查,發現無論是基礎建設、制度建設還是日常管理,距離二級醫院評審標準還有一定差距。他們先從“建章立制”方面入手,依據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醫院評審標準細則等要求,結合醫院實際,逐一梳理各項評審條款,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
從醫療、護理、院感、藥事,到黨建、行管、后勤,經過數月努力,隊員們已深入到醫院管理的每一個環節,通過以評促建、以評促改、評建結合的方式,有序推進評審各項工作。
高原地廣人稀、交通不便,農牧民特別是偏遠山區的民眾缺醫少藥現象十分嚴重,“小病挺、大病扛、重病躺”的患者不在少數。
呂鵬曾接診了一名重度貧血的藏族婦女,經檢查發現該患者血紅蛋白相當于正常人標準底線的三分之一,病情嚴重。由于當地醫療條件差、距離上級醫院路途遙遠,又加之家庭困難,這名患者一直沒能得到及時、準確的救治。
農牧民的就醫困境,讓隊員們既心痛又著急。為改變這種現狀,他們想方設法為農牧民提供便利,先后來到波絨鄉中心小學、亞來鄉歐熱村等地義診送藥,普及常見病和多發病防治知識。
義診期間,為了讓農牧民早點看上病,隊員們經常幾個小時不吃不喝,直到看完最后一個病人才休息。能當場診斷的就當場診斷,對癥下藥;病情難以把握的,幫他們填寫好健康檔案,叮囑其改日到縣醫院做進一步檢查;需要觀察病情、調整用藥的,則留下聯系方式,以便實時指導。
隊員們的全心付出贏得了藏族同胞的認可,在聶拉木縣,有病找援藏“門巴(藏語里對醫生的稱呼)”已成為當地民眾的口頭語。
醫療隊為波絨鄉中心小學師生進行心肺復蘇現場培訓
“義診車開進村里時農牧民的翹首期盼,醫療隊返回時農牧民的追車相送,成了我們堅守的動力。”呂鵬稱。
在醫院的日常工作中,除了對藏族醫生進行現場培訓,隊員們還借助煙臺毓璜頂醫院的醫療資源開展遠程培訓。早在2018年,煙臺毓璜頂醫院就與西藏聶拉木縣人民醫院開展了第一例遠程會診,此后,雙方常態化開展各種遠程會診、遠程培訓。
在3名隊員的協調下,今年以來,兩座醫院建立了密切的培訓機制,頻繁舉辦業務講座和技能培訓,涵蓋傳染病防治、衛生法律法規、處方管理、心肺復蘇、院感等多個方面。
同時,遠程業務實時指導也開展起來,通過煙臺毓璜頂醫院專科大夫的實時在線指導,聶拉木縣人民醫院的藏族醫生們對手外傷、電擊傷、燒燙傷、車禍傷、急腹癥等眾多急癥患者進行了及時救治,一次次化險為夷。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