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魯網
2021-05-07 09:27:05
原標題:任愛鳳:執愛篤行,她在多重身份中堅定前行
來源:魯網
魯網5月7日訊 一個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難,難得是一直做下去。濟寧汶上縣特殊教育學校高級教師任愛鳳卻在愛心道路上堅定的前行。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她還有很多“身份”,她是濟寧汶上縣心理學會秘書長、汶上縣藍雅社工組織服務中心理事、“攜手行動”團隊的發起人、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的志愿者、全國無償獻血金獎的獲得者……每一個“身份”的背后都凝結著無限的愛心。
視生如子 幫教特殊兒童
1997年汶上縣特殊教育學校建校后,任愛鳳成為一名特教教師。由于學生存在生理心理上的缺陷,她時時刻刻面對普通學校教師想象不到的事情。有的學生入校時年齡比較小,生活自理能力較差,還經常尿床,她就利用課余時間給他們洗衣服、換床單被罩,手把手教他們洗衣、鋪床、疊被,教他們洗涮餐具、生活用品,慢慢地孩子們生活自理能力增強了。在教學中,她積極探索適合特殊學生的教育教學方法,讓學生們在享受快樂的同時,更加牢固地掌握知識。
現在她所教的班級全是智障或自閉癥學生,每個孩子身上都有各種各樣的問題。班級中有一個多動癥的女孩,讓她安靜地坐一會都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任愛鳳根據她的情況和興趣點制訂適當的幫教方案,并結合游戲教育寓教于樂。一段時間后,女孩基本能安靜坐下來上課了,還認識了很多字,壞習慣也改變了很多。有些學生因身體或其他因素不能到校學習,她和其他老師就送教上門,每次組織送教時,對非常貧困的家庭,她都盡其所能買些學習用品、衣服、油、米、面送給他們。從事特殊教育這行靠的就是愛心、耐心加恒心。
情暖童心 關愛困境兒童
在汶上,任愛鳳組織領導的汶上縣心理學會、汶上藍雅社工開展了數百場公益活動,義務為汶上初三學生、高三學生、留守兒童、困境兒童、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等進行團體或個體心理輔導。針對留守兒童、困境兒童等急需社會的關愛的群體,她和機構人員跑遍了全縣的15個鄉鎮,設立家庭教育示范基地10處,開展團體心理輔導課、團體心理游戲課326場次;開展親職教育課、親子教育課178場次;一對一心理服務1763次,服務覆蓋6000多人次。她犧牲休息時間多次走訪特困兒童的家庭,自費買油買面,買書籍、買學習用品和生活用品送給他們,引導他們積極面對困難。
2014年暑期,她與江蘇昆山的一名老師組織了20多位有愛心的年輕人去四川大涼山木里縣進行了暑期支教。同年他們成立了“海子計劃”,以便長期資助那些貧困地區的孩子們,自己定向捐款捐物累計12萬余元。僅2020年她就資助了7名西部貧困山區的兒童,為他們繳納學費,給他們郵寄書籍、書包、文具、衣服等,定期與他們進行生活學習上的交流和陪伴,讓孩子們感受到愛與關懷。
2018年她又發動和召集“海子計劃”中的一些志同道合的伙伴們成立了“攜手行動”團隊,為事實孤兒搭建一個溫暖的家園。她定期給團隊成員進行專業培訓,組織隊員討論在陪伴孩子們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解決辦法,現在她領導的“攜手團隊”一對一幫扶的事實孤兒已達18人。
貢獻巾幗力量 疫情無情人有情
2020年新春,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大地。汶上疫情心理援助志愿團組織專業心理咨詢師、社工師30多人,開通了9部熱線服務電話,為有需求的市民群眾提供相關的心理干預、心理輔導。任愛鳳作為汶上縣心理學會秘書長、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更是責無旁貸,守在電話旁隨時準備為前來求助的群眾紓困解難。疫情期間,她陸續接到了30多人的電話咨詢,對他們耐心的進行了心理疏導。
當她看到社區門口的疫情防控值班人員不分晝夜在凜冽的寒風中守護,決心放棄與家人居家留守,來到了疫情防控第一線,并多次向社區、單位、村鎮、愛心組織等捐款捐物。當她得知因疫情導致血庫庫存緊張急需補充后,她和兒子為愛逆行,先后8次無償獻出自己的血小板。獻血是任愛鳳堅持了14年的事,自2007年以來,她獻血次數已達五十多次,累積量已達到21000CC ,2017年她成為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2019年她又成為了一名“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愿者”,2018年獲得全國無償獻血銅獎,2019年、2020年獲得全國無償獻血金獎,僅2020年她就獻血小板達18次。她時刻準備著,一旦社會有需要,她會毫不猶豫地捐獻自己的器官、干細胞和骨髓。
“每次看到那些孩童的臉上綻放的笑容,想到自己的工作能幫助更多的人,我就打心底里高興,今后,我還會在獻愛心的道路上一如既往、無怨無悔地走下去,去幫助更多的人。”任愛鳳堅定的說道。(通訊員 李倩 董文敬)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