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青島日報
2021-03-03 07:18:03
原標題:青島推出通關便利20條新措施
來源:青島日報
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供應鏈產業鏈造成嚴重沖擊的情況下,口岸在青島穩外貿穩外資工作中的關鍵性作用凸顯,各區市、各有關部門深入開展攻堅行動,進一步提升通關效率,降低通關成本,口岸營商環境的持續優化為青島外貿在逆境中強勢上揚奠定了堅實基礎。2020年,全市外貿進出口總值6407億元人民幣,逆勢增長8.2%;出口3876.8億元,增長13.7%。外貿產業的平穩健康發展為全市高質量發展,充分參與全球市場競爭與分工,保障就業和民生作出巨大貢獻。
2020年青島優化口岸營商環境成績斐然
這一年,董家口港口岸正式對外開放,再造一個“青島港”的宏偉藍圖已經繪就,青島邁入“雙港口口岸”城市時代;黃島港區海業油品碼頭1號泊位、前灣港區自動化碼頭107號和108號泊位正式對外啟用,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全自動化碼頭屹立于青島海岸線,時代楷模“連剛創新團隊”挺起了中國自主創新的脊梁;膠東國際機場口岸查驗設施建設不斷推進,信息自動化建設、自助通關、一體化通關、先期機檢和“無感”通關實現應用,目前,口岸查驗設施順利通過省政府驗收,新機場轉場指日可待。
這一年,青島海關全面實施“兩步申報”、“提前申報”、保稅混礦“隨卸隨混”等創新型舉措,青島關區進出口整體通關時間進一步下降為38.49小時和2.48小時,較2017年分別壓縮60.15%和88.47%,提前完成國務院下達的“到2021年底整體通關時間比2017年壓縮一半”的目標任務;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功能不斷拓展,率先在全國實現進口集裝箱分撥提貨單電子化流轉,通過“單一窗口”進行線上投保確認的小微企業約4700家,線上投保率達到100%;認真落實國家降費政策要求,減少企業物流成本逾12億元,減免庫場使用費近億元,免除查驗無問題外貿企業吊裝移位倉儲費用4715萬元。青島口岸榮獲“中國十大海運集裝箱口岸營商環境測評”第二名。
2021年青島優化口岸營商環境20條措施
2021年,市政府辦公廳(市口岸辦)會同海關、海事、邊檢等口岸查驗單位及市發展改革委、市商務局、市交通運輸局、市市場監管局、市稅務局、山東港口青島港、青島國際機場集團等,面向“十四五”,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新發展格局,突出市場主導作用,突出深化改革創新,突出“智慧口岸”建設,突出部門協同聯動,制定了20條優化口岸營商環境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措施。
一、優化通關物流流程,持續壓縮整體通關時間
1.深化通關模式改革。尊重市場需求和企業意愿,穩步推進“提前申報”“兩步申報”“兩段準入”等改革,加大對企業“提前申報”引導力度,實施“兩步申報”生產型海關高級認證企業依申請免除稅款擔保。深入推進“抵港直裝”和“船邊直提”試點,為企業提供更多可選擇的通關模式。
2.優化大宗商品檢驗監管改革。實施“先放后檢”“邊裝邊檢”“即卸即檢”等模式,大力實施原油無儲罐直接裝卸國際中轉業務、保稅鐵礦“入區檢驗出區核銷”、棉花“集成查檢+分次出區”等通關模式,助力打造大宗資源性商品集散中心。
3.推進跨境電商監管模式改革。暢通海空兩種方式退貨渠道,推動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發展。量身打造跨境電商B2B出口監管新通道,指導企業用好“直接出口”和“出口海外倉”等新政策。
4.實施空運口岸通關流程改革。以膠東國際機場啟用為契機,實行“海關+安檢,一次過檢”的通關模式,實現國際通程中轉旅客隔離區內中轉,提高通程托運行李中轉效率,提升中轉旅客乘機體驗。建設快件監管轉運中心,提升進境貨物集中查驗效率。推進國際貨運機坪空空中轉監管模式,提高國際貨運流轉效率。
二、推進“智慧口岸”建設,提升口岸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5.拓展“單一窗口”服務功能。完善口岸物流協同平臺,實現進口集裝箱設備交接單、提貨單電子化應用率90%以上,研發出口集裝箱裝箱單、設備交接單電子化系統,將口岸物流協同平臺功能拓展至進出口全過程。推廣出口退稅、金融服務等功能應用。推動“單一窗口”業務向空運口岸拓展。
6.啟用原產地證書虛擬審簽中心。通過虛擬審單平臺和智能審簽數據庫,破除隸屬海關轄區界限,構建“線上智能化自動審簽+人工集中分類審簽”的新模式,推廣應用原產地證書自助打印和智能審核,實現原產地簽證集約化、專業化和智能化。
7.推廣港口作業新技術、新應用。升級“云港通”平臺,加大GSBN區塊鏈應用,形成口岸企業互聯互通的物流生態圈。啟動智能空軌集疏運系統試驗段建設,提高集疏港效率。應用氫能源集卡車、氫動力自動化軌道吊,提升綠色發展水平。開發“船理同屏”APP,應用5G技術,實現集裝箱理貨現場無人化。推進董家口海上5G網絡覆蓋工程建設,為智能船舶、智慧港口、遠程監管等提供技術支撐。
8.提升空港服務信息化水平。深化空港國際出境旅客“無紙化”通關試點,開展“人臉識別”登機業務,提高旅客出境通關效率。開展“無紙化”邊檢流程調研試點,推動升級服務措施,持續優化通關環境。
9.推廣應用口岸智慧查驗平臺。建設查驗流程線上辦理、智能確認預約順序、流程動態跟蹤、免單申請及電子化提箱、異常狀態預警等五大基本功能的口岸智慧查驗平臺,提升關、港信息交互水平,建立公開透明的查驗環節查詢功能,切實增強企業獲得感。
10.推廣海事“云登輪”遠程監管機制。推廣以海事“云登輪”為代表的“互聯網+”遠程信用監管機制,優化海事監管效能,提升港口安全生產效率,推動信用監管在“智慧港口”中的應用。
11.推廣應用“貨主碼頭雙選船”平臺。完善平臺服務貨主、港口的功能,加強與“單一窗口”、航運大數據中心的互聯互通,提升保障化工生產供應鏈功能,提高到港液貨船安全狀況與生產效率。
三、規范口岸經營秩序,降低進出口環節合規成本
12.實施口岸服務收費動態管理。完善口岸收費目錄清單公示制度,優化收費公示結構,督促港口、船代、貨代等企業動態更新服務收費,提升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公示率。
13.強化收費價格監督檢查。密切關注投訴舉報及問題線索,加大口岸服務收費價格監督檢查力度,對價格違法行為依法依規嚴肅查處,依法納入公共信用信息平臺,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
14.建立口岸服務企業評價機制。委托第三方或借助部門網站、行業平臺,開發應用跨境貿易中介機構服務評價功能,公布評價結果,試點公布主要報關企業代理的貨物通關時間,不斷規范和提高服務水平。
15.加強行業規范引導。堅持“企業導向”的原則,健全常態化、市場化的溝通協調機制,倡議口岸企業自覺遵守行業自律規范和市場經濟秩序,維護口岸領域公平競爭的發展環境。
四、強化為企服務,著力增強廣大企業獲得感
16.公開口岸服務承諾。公布港口作業、船公司及其代理業務受理流程、作業時限標準,公開服務項目的“5+2”“7*24小時”和“預約制”等方面服務承諾。打造“1010-0532”“青港熱線”,提供集港口現場、市場于一體的“一站式”服務,形成覆蓋全港、互聯互通的“一號響應”格局。
17.完善口岸通關查驗服務。精簡海關申報隨附單證,進口申報環節免予提交合同、裝箱單,出口申報環節免予提交合同等商業單證。推行靈活通關查驗,對有特殊運輸要求的出入境貨物,采取預約查驗、下廠查驗、入庫查驗等方式,減少貨物搬倒和企業等待時間。對海關高級認證企業進出口的重點民生保障貨物實施優先查驗。
18.提升邊檢勤務工作效能。推行邊檢行政許可網上辦、不見面審批、網上(電子)查驗。試點建設口岸限定區“無感查驗”系統,登輪人員通過生物信息識別驗證通行,車輛通過信息識別驗證通行。打造“網上辦、掌上辦、咨詢辦”和“一般業務網上辦、特殊業務預約辦、批量業務錯峰辦、緊急業務綠色通道辦”便民舉措,實現邊防檢查手續“一站式”辦理。
19.提升海事電子政務水平。持續推進海事“一網通辦”平臺政務服務事項線上應用,真正實現“零跑腿”和“只跑一次”。實施國際班輪誠信申報模式,在船舶、船員基本情況無變化的情況下,一次提交《告知承諾書》長期有效。推動實現進出港口危險貨物全過程無紙化辦理,進一步提高船載危險貨物通關效率。推廣復制“套泊熱接”,壓縮船舶靠離時間。
20.首創實施董家口港區船舶岸基管線加油業務。加強港口、燃料供應等單位的協作,在液貨船裝卸油交叉作業等關鍵環節爭取政策突破,建立行業指導意見,實現液貨船保稅燃油供應改革。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