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日報客戶端·海報新聞
2020-05-09 10:51:05
率先抓住農業由2.0時代向3.0時代邁進的重大機遇,以數字經濟賦能淄博農業轉型發展,加快更好助力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聚力打造農業3.0時代在全省乃至全國具有顯著影響力的數字農業中心城市。
這是淄博市委書記江敦濤的觀點。5月7日,淄博市委召開農業高質量發展專題會議,江敦濤就如何認識并抓住“農業3.0時代”機遇,提出了獨到見解。
何為農業3.0時代?
縱觀國內外農業史,農業共經歷3次變革。
1.0時代:是以體力勞動為主的小農經濟時代。生產過程依靠人力、畜力來完成,以使用手工工具、畜力農具為主。
2.0時代:是機械化生產為主、適度經營的“種植大戶”時代。在農業各部門中最大限度地使用各種機械代替手工工具進行生產。
3.0時代:是以互聯網和現代科學技術為主要特征的農業時代。微電子和軟件在農業領域廣泛應用,在農資流通、育種育苗、植物栽種管理、土壤及環境管理、農業技術服務等多個方面實施程序化和互聯網的參與。
有觀點認為,農業3.0時代的驅動力,一是來自于政府頂層設計,二是電商行業的快速發展。解讀我國的農業文件可以發現,在頂層設計中,互聯網對于農業發展的重要性明顯增強。從農資流通、農村物流、農業信息化、農產品交易平臺,到信息服務進村入戶,信息共享,無不依賴于農業互聯網的發展?,F實中,在巨大的政策紅利驅動和農業藍海的吸引下,農資電商平臺、農業物聯網系統研發和集成、農產品溯源管理和農產品電商紛紛涌現,互聯網融合農業的趨勢越演越烈。
在這次抗擊疫情中,手機成了“新農具”,自動化播種成了新景色,“線上”成了新時尚,一幅不同于以往的新圖景在齊魯大地顯現。可以說,現代信息技術與農業深度融合發展,農業數字革命正在到來,數字農業、智慧農業已經成為主要發展方向。
“農業3.0時代”,我們怎么辦?
勇立產業風口,走在時代前沿,就要加速運用農業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5G等現代信息技術嫁接改造傳統農業,大幅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更好推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江敦濤認為,要把農業全產業鏈條的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智慧化作為中心任務來抓,在生產環節,聚焦育種、育苗、水肥、基礎設施配套建設等方面,加快推進農業生產數字化進程;在儲運環節,立足傳統農業產業轉型、市場和消費升級、運營規模增量擴容等新需求、新變化,推動儲運配套跨越發展,率先打造魯中冷鏈物流、智慧物流、綠色物流中心基地;在銷售環節,靈活運用盒馬、每日優鮮等線上電商平臺,體驗中心、社區服務中心等線下載體,滿足農產品銷售的多樣化需求。
打造農業3.0時代數字農業中心城市,是對傳統農業發展模式的革命,必須搞好頂層設計,理清基本的理念和路徑。
江敦濤認為,要強化平臺思維、生態思維,整合、融合優質平臺資源,在種養加、產供銷等各領域、各環節,鏈接各類高端優質資源要素,建立緊密協同合作關系,合力向產業鏈條下游掘進。要強化“緊盯前沿、打造生態、沿鏈聚合、集群發展”的產業組織理念,深入分析產業鏈條上的短板、斷點,引進生產基地、園藝中心、培訓中心、展示中心等要素,實現產業鏈條的全面開發。要強化市場化理念,充分尊重市場規律,注重用市場的手段、市場的方式整合資源,大力引進戰略投資者,積極引進和扶持一批規模大、實力強的農業龍頭企業,發揮淄博工業城市優勢,推動工商資本進軍農業,用心用情做好跟蹤服務,共同推進農業3.0時代數字農業中心城市建設。要強化品質理念,切實加強生產要素管控,推動農業生產標準化、可溯源化,提升農業產品質量穩定性和市場認可度。
農業是安天下、穩民心、保民生的戰略產業,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需要更多地方點燃“數字引擎”。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孫秀嶺)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