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公司能見度
2019-04-01 23:09:04
事關企業上市,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當“2020年,境內上市公司超400家,力爭80%縣(市區)有上市公司”的雄心遇到科創板熱潮,早已吹響上市沖鋒號的山東不斷地向資本市場遞出了橄欖枝。
在此背景下,一場事關爭推“企業上市”的熱潮也在山東各市蔓延,且遠未有休止的跡象。
那么,在這些城市中誰最有雄心?政策獎勵方面誰又最豪氣?
激勵政策
熱潮涌動。最新的消息顯示: 剛剛過去的這個3月,山東至少有兩個地市的下轄市(區)出臺或更新了關于鼓勵企業上市的政策。
濟寧市下轄的縣級鄒城市就是其中的一個——鄒城市金融辦上月正式對外披露了該市《關于加快推動規模企業規范化公司制改制的實施意見》。
記者查閱獲悉,該政策是鄒城方面在濟寧市出臺的《關于進一步利用多層次資本市場助推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的基礎上,為轄區企業送出的“大禮包”。
而隨著上述兩級政府“一次性給予最高500萬元獎勵”等信息的釋放,也讓其轄區內的企業上市信心進一步增強。
鄒城以及其所在的濟寧市并非孤本。
無獨有偶,棗莊市薛城區官方新近也正式出臺《薛城區進一步促進資本市場發展若干扶持政策》。
該區金融辦一名人士接收本報采訪時表示,該政策在此前棗莊出臺“境內主板上市,一次獎300萬”以及“棗莊金融新規劃”的基礎上,對轄區內企業股改、掛牌、上市、融資等四大方面內容給出具體闡述。就獎勵額度而言,在滬深兩市上市成功的轄區內企業可以最高享受500萬的獎勵,“并且,我們區給出的這500萬的獎勵,與棗莊市此前開出300萬獎勵并不沖突,企業可以同時獲取。”
在上述獎勵等政策的引導和轄區內企業上市掛牌進度表的“合力”下,目前,當地官方披露,截至4月1日,轄區內的企業上市勢頭較好。其中,遠通紙業預計9月底前向香港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中力閥門計劃年底前向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提交掛牌申請;智贏門窗新三板掛牌工作穩步推進,預計年底前完成股份改制……
誰最豪氣?
熱情噴涌的不僅僅濟寧、棗莊。
截至目前,山東16個城市均已出臺了相應的企業上市扶持獎勵政策,不僅如此,在這輪上市公司“爭奪戰”中,山東不少地市還根據實際需要對此前出臺的政策進行更新。
僅僅去年一年,就有菏澤、濟南、青島、臨沂、淄博、東營等6市相繼更新了事關其企業上市的扶持政策。
本報梳理發現,上述16個地市中,就上市扶持獎勵政策而言,最為“豪氣”是濟南。
本報發現,僅去年一年,身為山東省會的濟南兩度發布促進資本市場和突進企業上市的相關政策。
“我們將企業境內外上市補助由過去的500萬元提高到800萬元,將企業新三板掛牌補助由過去的150萬元提高到300萬元,且根據企業上市掛牌進程分階段給予補助,從而最大限度降低企業上市掛牌成本。”濟南市金融辦一張姓人士表示。
而高達800萬的獎勵數字,也一舉拿下了山東16市政府獎勵企業上市額度的“頭把交椅”。
不過,如果算上16個地市的下轄區縣,這一數據被刷新已被證實。來自濰坊高新區金融辦的消息稱,隨著日前當地出臺了《濰坊高新區管委會關于支持金融產業發展的意見》和《濰坊高新區管委會關于支持金融文化小鎮發展的意見》兩個政策性文件,“對境內外企業上市補助標準提高到1000萬元”的消息已不脛而走。
盡管這一獎勵由濰坊以及濰坊高新區兩級政府共同承擔,且采取“就高原則”,但堪稱“全省力度最大、標準最高”的這一數據還是在全省范圍內掀起漣漪。
與之類似的還有青島城陽區。據當地金融辦方面披露,目前該區出臺并實施了加快資本市場發展“33條”,企業上市最高也可獲上千萬元補助。
“雄心”大比拼
重金激勵的背后,是這些地市以及其下轄區縣在拉升轄區內企業上市數據的“雄心”。
以濟南為例,截至目前,濟南有34家公司、36支股票在境內外上市,從上市公司數量來看,濟南在15個副省級城市中名次靠后,在省內16市中僅居第3位,并且上市公司中半數是國有企業或國有控股企業,市屬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偏少,企業總體規模、質量、資產證券化程度偏小、偏低,與濟南作為副省級城市和經濟大省省會的地位不相匹配。
現實倒逼下,“到2020年年底,全面完成規模企業規范化公司制改制任務,改制企業1250家以上,納入上市掛牌后備資源庫企業300家以上,力爭上市公司新增10家以上,新三板和區域股權市場掛牌企業新增120家以上,累計直接融資額突破1500億”的目標就此圈定。
濟南如此,穩居山東各市上市公司數量頭把交椅的煙臺也并未放松。去年7月,煙臺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王中就曾明確表示,煙臺要以更大力度推動企業上市掛牌,全面推動上市掛牌公司做大做強。力爭到2020年,全市培育上市掛牌發債后備資源企業累計超過300家。
與此同時,青島、濰坊、淄博、棗莊、德州、聊城、日照、威海、東營等地市也齊發力。以淄博為例,當地官方明確提出:通過5年(2018-2022年)努力,使全市上市公司數量和質量顯著提升,實現上市公司數量在目前基礎上的翻番和各區縣的全覆蓋。
科創板成“新寵”
雄心之下,面對政策利好的釋放,如今,山東官方在助推企業登陸科創板方面頻頻發力。
剛剛過去的上周,山東省多部門還舉行了新舊動能轉換基金投融資對接暨科創板重點企業上市研討會。會議明確強調要積極推動山東省企業在科創板多上市、快上市。
而在此之前,立志在企業上市領域闖出一番新天地的濟南就已經把“科創板”寫在政策里。
政策除明確表示“對于上交所科創板上市的企業給予600萬元的獎勵”外,還表示,要積極對接國家在上交所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的重大改革舉措,推動符合條件的企業在科創板上市融資;并且將重點挖掘和篩選符合國家產業政策、主營業務突出、競爭力強、盈利能力好,凈利潤在300萬元以上的企業以及“十大千億”產業龍頭企業、“獨角獸企業”“準獨角獸企業”“瞪羚企業”“四新企業”等。
記者查閱發現,目前濟南正在沖刺或準備沖刺資本市場的企業中,也不乏科創類企業的身影:山大地緯、神戎電子、華光光電等。
濟南并非唯一。本報梳理發現,在山東16個地市現行鼓勵企業上市的政策中,“高新技術企業”、“科創類”等詞語被頻繁點擊。
以德州為例,其去年年底發布《關于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意見》除重申上市扶持獎勵機制外,也對高新技術企業科技成果轉化項目(最高200萬元)等予以資金補助。
如今,在實施“資本強省”戰略的山東,“十強產業”上市公司倍增計劃以及鼓勵“十強”產業龍頭骨干企業和“單項冠軍”“隱形冠軍”“獨角獸”“瞪羚”等企業到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及香港、美國等境外資本市場上市的圖景下,這場以扶持更多企業上市已經成為一場各地市的競賽。
賽程拉開,山東企業真的要迎來IPO的春天了嗎?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馮冬寧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