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日報·海報新聞
2019-03-12 08:00:03
◤3月11日是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休會日,山東代表團來自臨沂的代表們聚在一起,就新時代弘揚沂蒙精神等話題展開熱烈討論?!醴抠t剛 報道
住魯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熱議紅色基因傳承——
把紅色基因化為奮勇前行的強大精神力量
□ 本報記者 趙琳 代玲玲 張春曉
3月14日至15日,大型民族歌劇《沂蒙山》將在北京天橋劇院上演。之前,這部優秀的紅色劇目已在濟南、臨沂、福州等地演出,場場爆滿,反響強烈。全國兩會上,《沂蒙山》也引來住魯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紛紛點贊。
“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傳承紅色基因,才能撞擊心靈、喚醒初心。《沂蒙山》就是這樣一部作品!”山東藝術學院副院長劉曉靜代表談起兩度觀演的感受,難掩激動?!皟纱窝莩?都是一票難求,現場觀眾和演員一起熱淚盈眶。謝幕時在場觀眾全體起立,長時間報以雷鳴般的掌聲,久久不肯離去。大家在欣賞演出、重溫歷史的同時,紅色基因也潛移默化地滲入血脈、根植于心?!?/p>
《沂蒙山》為何如此震撼人心?省作協副主席李掖平委員說,習近平總書記要求文藝創作、學術創新要堅定文化自信、把握時代脈搏、聆聽時代聲音,堅持與時代同步伐、以人民為中心、以精品奉獻人民、用明德引領風尚?!啊兑拭缮健返某晒?就是因為把準了時代脈搏、創新了宣傳演繹方式、關注了群眾需求?!?/p>
“新中國是紅色的,是先烈們用鮮血換來的。傳承好紅色基因,牢記先烈們是怎樣無私奉獻、不畏犧牲的,才能更明白我們肩頭的責任。”李掖平說,在紅色基因的研究闡發、宣傳教育、傳承融合上,山東應該也必須走在前列。
中國電視劇編劇工作委員會副會長趙冬苓代表說,在山東這片紅色熱土上,誕生了沂蒙精神、膠東紅色文化、老渤海精神、冀魯豫邊區精神、徂徠山起義精神等寶貴精神財富。用影視作品傳承弘揚紅色基因,山東應有更大的擔當和作為?!吧綎|正在實施劇本孵化計劃,引導創作向優秀紅色題材和現實主義題材傾斜,打造影視精品,吸引更多年輕觀眾。”趙冬苓介紹,目前,已經有一大批作品蓄勢待發,如反映沂蒙精神的《夢想沂蒙》,反映運河兒女家國情懷的《大運河》,反映山東改革和紅色歷史的《燃燒大地》等。
立足紅色文化資源,打造更多精品力作,山東畫院院長孔維克委員的想法同趙冬苓不謀而合。
“藝術創作是一種內涵豐富、傳播力強、影響力大的文化形式,是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的重要載體,肩負著‘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光榮使命。傳承弘揚紅色基因,必須探索多種藝術形式,充分挖掘其藝術表現力和感染力。”孔維克認為,美術創作在弘揚紅色文化方面大有可為,建議啟動“紅色沂蒙——重大革命題材中國畫創作工程”,在國內外推出紅色沂蒙大型美術作品展,以美術精品配合文獻、老照片等資料,進一步展現沂蒙精神,深化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
讓紅色基因融入血脈,未成年人是主要群體。去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山東代表團發表重要講話,對傳承紅色基因提出明確要求。聊城市實驗中學副校長竇延麗代表深感責任重大。今年,她專門提交建議,提出將婦聯、工會、社區、學校、家庭等結合起來,形成多層次、多角度、立體化的紅色基因教育模式?!凹t色教育切忌空洞說教?!备]延麗說,“過去,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主要通過升旗儀式、課本學習等形式開展?,F在,聊城市實驗中學創新教育方式,采取了口述作文、演講比賽、舞臺劇等形式,更好地幫助學生深化對紅色文化的理解?!彼€帶領學生走出課堂,到華東革命烈士陵園、沂蒙革命紀念館、紅嫂廣場和山區農村追尋烈士足跡,感受紅色文化。學校每周還開設“智慧父母”家長沙龍,對家長進行革命傳統和優秀傳統文化教育。
“我是土生土長的臨沂人,企業就是在這片紅色土地上發展壯大起來的,企業文化里流淌著紅色血脈?!毕栌顚崢I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林凡儒委員的話里透著自豪。
林凡儒介紹,翔宇實業正在申報中華老字號品牌的“仁和堂”,其前身是創建于1916年的德興堂中藥鋪,革命戰爭年代為解放區供給藥品,免費為支前民工、軍屬、烈屬和群眾療傷治病。翔宇實業旗下的制藥廠,前身就是冀熱遼軍區制藥組,當年也為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败娒袼榻蝗?、生死與共鑄就的沂蒙精神,浸潤到我們每一名員工的血脈里。傳承弘揚沂蒙精神,是翔宇人的責任擔當?!?/p>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追憶紅色歷史,傳承紅色基因,是為了讓后代牢記,不忘初心,永遠不迷失方向和道路。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今年我國發展面臨的環境更復雜更嚴峻,要做好打硬仗的充分準備。困難不容低估,信心不可動搖,干勁不能松懈。住魯代表委員紛紛表示,要從紅色基因中汲取攻堅克難、砥礪奮進的強大精神力量,全面貫徹落實好黨中央決策部署。
“沂蒙精神是我干好工作的力量源泉。”沂水縣沂城街道西朱家莊社區黨支部書記劉文玲代表說。任支部書記21年來,她懷著對家鄉父老的深厚感情,帶領村民治窮治愚,實現了村民和集體雙增收。去年,僅農貿市場的收入就突破800萬元。“我們的目標,就是讓鄉親們都過上好日子!”
“我們把沂蒙精神傳承寓于黨員學習教育中,踐行于服務群眾、造福群眾之中。社區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組織黨員到沂蒙黨性教育基地學習,教育激勵大家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奮勇前行?!眲⑽牧嵴f。
(本報北京3月11日電)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