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菏澤日報
2018-12-04 11:58:12
如何讓鄉村教育回歸鄉土以傳續記憶的根脈?扎根鄉土的教育又該以怎樣的形態為鄉村振興助力?如何才能培植鄉村學校優質、持續發展的內生性動力呢?11月27日,全市鄉村教育教學工作現場會在鄆城召開,帶著沉甸甸的責任和使命,近700名鄉村教育工作者齊聚一堂,攜手同心共筑鄉村教育振興之夢。
鄉村校園開設詩意田園課程
孟冬時節,鄆城縣侯咽集中心小學的校園儼然一幅繽紛的田園畫,“田園德育”、“田園科學”、“田園美術” ……這是一個不起眼的鄉村校園里開設的特色課程,為鄉村孩子們量身打造,將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有機整合在一起,學生們春天在田園里播種希望、測算丈量;夏天去田園里觀察種子發芽、小苗生長、花兒綻放;秋天體悟田園豐收的經濟學,摘采拍賣,填詞賦詩;冬天與冰天霜地為友,藏菜囤糧。生命在四季分明的節氣里肆意張揚、自然生長。這是散發泥土芬芳的樸實無華的鄉土教育,具有生命氣息的去除了浮華的田園課堂。
一堂田園數學課,求等腰梯形的面積,孩子們利用分割法求平行四邊形和一個三角形面積的和,并且去除磚的厚度,測量時對準零刻度,尺子要水平拉緊等一系列細節問題,數學知識的嚴謹性讓參會人員十分驚喜,他們沒想到這些鄉村小學的孩子們竟有如此能力。
“找到課程改革的‘細胞’,讓“細胞”生長起來。”正如專程趕來參加現場會的省教科院課程中心主任張斌博士所言,學生生活是課程的起點和終點,生活中一切基于兒童立場并且會對學生形成影響的元素都可以成為課程。
泥土的芬芳、空氣的清新、花草的天然生長,這是大自然賦予鄉村教育的最鮮活的力量。觀摩鄆城縣黃崗小學9號地塔菜拍賣會的市教科院院長秦清春興致勃勃地拍了一捆青菜,感嘆道:“記憶中的鄉村模樣,是五線譜般的電線桿上鳥兒唧唧喳喳,清澈見底的蓮花池里魚兒歡蹦亂跳,一垛垛的麥草堆背后孩童們你藏我躲……觀摩了侯咽集小學、黃岡小學的田園課程,我仿佛又回到了自己孩提時代那個農村校園,學工、學農、學商,孩子們在勞動實踐中學習文化、生根發芽、茁壯成長,在這里,我看到的是菏澤鄉村教育人的本真和初心,看到的是我市鄉村教育的蓬勃希望!”
鄉村學生有一顆向上的心
“這里有單親家庭缺少關愛但尚無‘邪心’的孩子,這里有渴望關愛的‘留守’孩子;這里有因各種原因導致的長期‘自卑孩子’;這里也有長期為家人做飯、洗衣的孝心少年,有童心燦爛、樂于助人的好少年。雖然這些孩子先天條件比不上城里孩子,可是他們一樣具有一顆向上的心!”一位鄉村教師如是說。
所愛隔山海,山海皆可平。許多參會的局長、校長注意到,這些鄉村學校的孩子們微黑的面孔上有一雙明亮干凈的眸子,嘴角微微上揚,陽光灑在臉上,他們是那么的自信飽滿。局長、校長們深知,是眼前這些扎根鄉村、堅持教育理想的鄉村教師撐起了鄉村教育的脊梁;是鄉村教育人攻堅克難精心打造的鄉土特色課程體系給與了孩子們向上的力量。
“我知道自己的生活可能不如城里人,但我確信自己的幸福指數絕對高于他們,因為我們相信自己做的不是一份養家糊口的工作,而是一種使命,一項事業。”黃岡小學的一位年輕鄉村教師說,“很多條件好的學生都去了城市,剩在鄉村里的學生也有一顆向上的心,他們如何,未來的鄉村就如何!我的責任是盡力讓這些孩子都能出彩!”
鄉村學校也有生動未來
鄉村振興需要鄉村教育的托舉。一個不重視教育的民族沒有明天,一個讓鄉村失去朗朗書聲的民族同樣沒有明天。
誰將平地萬堆雪,剪刻作此連天花。支撐起鄉村教育大廈的是盡職敬業、不計名利的鄉村教師,而能夠將他們留在鄉村學校的則是教師們對鄉村場域的認同和體驗、在農村教書育人精神充實感和主體意識;賦予鄉村教育內生性發展動力的是優質特色的教學教研,而真正能夠從根本上提升鄉村教育教學質量的則是科學的課程規劃、多樣的課程形式及貼近農村孩子生活的、與新時代同頻共振的豐富課程內容。現場會上,為我市鄉村教育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22所鄉村學校受到表彰,正是越來越多的有溫度、有擔當的鄉村教育人的努力,讓我市鄉村學校也有了更加生動的未來。
鄉村強,教育必須強;鄉村興,鄉村教育必須興。市教育局黨委書記王可正在會上說:我市鄉村教育雖然在過去幾年取得了較為突出的成績,但鄉村學校仍然存在著發展不平衡,師資、教研力量薄弱等問題,需要我們銘記教育初心,繼續拼搏創新。全國教育大會強調促進區域、城鄉和各級各類教育均衡發展,鄉村教育振興迎來前所未有的重大歷史契機。我們要做有根的鄉村教育,做有魂的鄉村教育,讓鄉村學校成為讀書人心里的“夢想田園”,培養能夠靜下來讀書和靜下來思考、靜下來生活、具有獨立精神和創造能力的現代人。堅持“把課程開起來,將設備用起來,使課堂活起來,讓學生動起來”的工作要求,促進素質教育,用心辦好農民滿意的鄉村教育,讓優質鄉村教育為鄉村振興“強筋壯骨”。(步翠嶺 張紅艷)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