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壹點
2018-12-03 16:47:12
近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從山東大學了解到,科睿唯安發布了2018年高被引科學家名單,山東大學三位學者入選,分別是晶體所黃柏標教授(跨學科領域)、物理學院戴瑛教授(跨學科領域)、晶體所劉宏教授(材料領域)。這也是山東大學首次有學者入選高被引科學家榜單。
黃柏標,山東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山東省泰山學者特聘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指導教師。
長期從事半導體材料、能源和環境材料的研究工作,在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中取得了系列創新性的重要成果。發表SCI論文450余篇,SCI引用1.8萬余次,SCI引用超過100次的論文48篇,個人H因子70,進入ESI學科前1%的高引用論文22篇。2018年入選Clarivate“全球高被引科學家”;2014、2015、2016、2017連續四年入選Elsevier“中國高被引學者榜單”,2015、2016年英國皇家化學會“TOP1%高被引中國作者”。授權發明專利20余項。獲得山東省科技進步一、二等獎,教育部自然科學二等獎和山東省自然科學二等獎多項。主持科技部973項目、863項目、產業化前期關鍵技術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面上項目及橫向科研項目多項。完成多項產業化項目,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擔任多個國際、國內學術會議的大會和分會主席,ChemPhotoChem、Molecules等國際學術期刊編輯,美國化學會(ACS)會員等。多次受邀作國際、國內學術會議大會報告和特邀報告。
戴瑛教授,山東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指導教師,山東省泰山學者特聘專家,山東省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現任中國物理學會凝聚態物理與統計物理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感光學會光催化專業委員會委員,科普工作部副部長;物理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山東大學)主任;教育部物理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
長期開展半導體微觀結構與性質機理及其設計與調控的研究。在半導體光催化材料、半導體自旋電子學及新型二維材料新物理效應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多項重要成果。相關工作有19篇論文進入ESI高被引,SCI他引1.5萬余次,個人H指數69。出版譯著《二維納米材料》。首位獲省部級自然科學二等獎2項。在研究生人才培養方面,指導的研究生除獲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外,還多人次獲得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山東省省優秀科技創新一等獎等省部級獎等。
劉宏,山東大學晶體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中國硅酸鹽學會晶體生長分會理事,中國光學學會材料專業委員會會員理事,中國材料研究學會納米材料與器件分會理事。
主要研究方向為納米能源材料、組織工程與干細胞分化、人工晶體材料等。主持了包括十五、十一五、十二五、863和自然基金重大項目等十余項國家級科研項目,目前作為項目首席科學家承擔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取得了重要進展。2004至今,發表SCI文章200余篇,其中影響因子大于10的近30篇,個人文章總被引次數超過1.3萬次,H因子為53,20余篇文章曾被Web of Science的ESI選為“過去十年高被引用論文”,文章入選2013年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國際學術論文,2015年度進入英國皇家化學會期刊“Top1%高被引中國作者”榜單。應邀Chemical Society Review,Advanced Materials和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上發表綜述性學術論文,產生了重要影響。授權專利30余項,研究成果已經在相關產業得到應用。
據了解,科睿唯安高被引科學家榜單基于Web of Science數據,通過對過去十一年間引文數據的分析,遴選出各領域高被引論文數量最多即受到全球同行集體認可的最具引文影響力的科研人員。進入此榜單的科學家被認為具有卓越的學術影響力。2018年,共有來自全球21個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以及交叉學科的6000多(人次)高被引科學家入榜,中國大陸482人次入選,覆蓋了材料科學、化學等19個學科領域。2018年的高被引科學家名單新增跨學科領域。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郭立偉)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