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水母網
2018-11-27 14:27:11
老人屯藥是藥品過期主因
兩年回收過期藥品價值400余萬元
11月中旬,山東省煙臺市食藥監局組織了一場過期藥回收活動,許多市民一大早就前去排隊,短短幾個小時回收了300余種過期藥,價值12萬元。從2012年開始,煙臺每年都會舉辦幾次過期藥回收活動,不少藥店也都有過期藥回收點,但即便如此,每次活動現場都十分熱鬧。
通過每次舉辦的集中回收活動,記者發現,不少市民家里存放著大量的過期藥,有些藥沒有開封就已經過期。還有許多藥年頭久遠,不少市民甚至回想不起藥品何時購買,作何用處。為何市民手上有大量過期藥?市民在用藥、買藥方面應該注意些什么,成為每次回收過期藥活動食藥部門的宣傳重點。
不少老人囤藥“上癮”
“天天打電話訂一些藥,買回來吃不了幾天又買新的,兒女怎么說也不聽。”在過期藥回收現場,來陪母親“上交”過期藥的李女士很無奈,她說自己80歲的老母親好像買藥“上癮”,平日里不僅在藥店買藥,還喜歡聽收音機廣播買藥。“我媽就是有點高血壓,但凡聽著廣告好就要買,許多藥只是調節血壓的功效,買了吃不完的就過期了。”李女士說。
其實像李女士母親一樣喜歡“屯藥”的老人不在少數,家住石溝屯的呂老人帶來了20多盒腦血栓藥,價值5000多元。“搞活動的時候買的,當時是買10盒贈8盒,買得越多贈得越多。”呂老人說,家里光治療心腦血管的藥有好幾種,有時候吃著一種效果不好就換成另一種,許多藥屯了不少最后都過期了。
無論哪一次的回收現場,老年人幾乎占了九成以上,上交的多是降壓、降糖藥和一些滋補類中成藥。這些藥品之所以過期,無非是買的多了“吃不完”。“許多老人都有屯藥的習慣,就喜歡買藥,從回收現場情況來看,許多藥品都是老人盲目屯藥吃不完導致的過期。”市食藥監局藥品科工作人員孫雪杰介紹,盲目買藥是造成藥品浪費的主要原因。“有些人認為如感冒、腸道等方面的常用藥經常用得著,所以每次都花不少錢,其實很多藥還未來得及吃就過期了。”
輔助用藥易被“剩下”
記者在活動現場發現,許多輔助用藥成為“過期大戶”。“現在去醫院開藥,不少醫生開的都是一些中成藥,很少年輕人能堅持吃的。”市民宋女士在“清掃”家里小藥箱時發現了好幾盒過期的“金菌靈膠囊”,她問兒子,得知是因為有次兒子皮炎去醫院,醫生給開了六盒,說是輔助治療,結果兒子吃了一盒就停了。“這個藥就是調補氣血的,也沒有立竿見影的效果,許多年輕人吃幾次就落下了。”
不少市民有體會,每次去醫院,醫生在對癥下藥時,總會開一些輔助類藥品,而這類藥品短期內看不到效果就會被“棄用”,最后導致過期。“有次我淋巴結腫大,去醫院檢查是有炎癥,給開的消炎藥加這個藥輔助,功效是清熱去腫”市民王女士帶來的過期藥中有4盒“點舌丸”,她告訴記者,醫生讓一個周后去復查,但是開的藥卻能吃半個月,結果一個周后她去復查,醫生又重新給她開了藥,這之前的藥就又剩下了,之后再也沒有機會去吃。
許多輔助類用藥基本都是每天2-3次,上班族很難堅持,有時落下個一兩次就干脆不吃了。加上現在許多醫生開藥過量,經常整包、整盒出售,有些藥可能只需服用一次或幾次,而剩余的藥開封后存放時間長了易過期失效。
藥店“促銷”容易多買
眼下,連鎖藥店幾乎遍布大街小巷,許多街道短短幾百米四五家藥店,而這些藥店幾乎常年在做“促銷”活動,比如藥品搭配購買更便宜,買藥滿額有禮品贈送等,這讓許多市民在無意中購買了許多不需要的藥。
“有一次去一家連鎖藥店買藥,贈了10元抵扣券,店員說買一款指定藥可以直接抵扣10元,最后買了兩盒大葉青片。”市民朱女士說,像大葉青這類感冒藥,家里不下十余種,許多都快過期了,但是每次有需要了都會去買新的。
記者了解到,像感冒藥、消炎藥是過期藥大戶,正是因為市民不良的買藥習慣,加之現在一些藥店為了業績,推銷一些市民不需要的藥品,讓人不知不覺中多買了許多藥。“我每次去藥店指定買一款藥,都會被推薦買其他搭配的藥。”市民于女士說,像買感冒藥就會被推薦買消炎藥和VC,買中成藥又被推薦買保健品,而且現在不少藥店都有買贈活動,確實容易多買藥。
隨著醫保制度的健全,醫保定點藥店的增多,許多市民可以拿著醫保卡到藥店買藥,而且醫保卡里的錢只能用來購買藥品,在一定程度上也加重了盲目購藥的情況。
“過期藥品”回收壓力重重
煙臺市食藥監部門曾做過一份調查,一半以上市民家里存有過期藥品,三分之一的市民沒有定期清理家庭儲備藥品的習慣,不少家庭對于過期藥的處理就是“一扔了之”。過期藥的危害無論是誤食還是丟棄都不容小覷,雖然煙臺從2012年已經開始實行過期藥品定點回收工作,但仍面臨一些困難。
記者了解到,企業主動開展過期失效藥品回收,多采取以舊換新、折價回收、“半價換購”的方式,屬公益行為,企業為此要損失不少利潤。舉例來說,在過去兩年的時間里已回收過期藥品價值400余萬元,按照半價換購計算,企業要為此付出200萬元,如果不能作稅前扣除,企業付出的代價更大。再就是儲存壓力大,監管部門要求,參與定點回收的企業要有專門的場所存放過期藥品,做到賬物相符。由于回收量大,企業不得不在庫內或經營場所開辟專門場所存放,安排專人負責清點登記,影響企業的日常經營活動。回收來的過期藥品還面臨銷毀壓力。依靠企業自身,無法對如此大量的過期藥品實施無害化處理,必須由藥品監管部門出面協調相關主管部門實施處理。由于過期藥品不同于普通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要收取一定處理費用,藥監部門預算中無法開支此項費用,定點回收企業回收過程已經讓出利潤,再支付銷毀費用更加難以接受,使銷毀工作也成為兩邊頭疼的麻煩事。
目前,煙臺的過期藥回收工作已經進入常態化,491家藥店開展“定點回收”。雖然過期藥有了“終了”之地,但從源頭來控制過期藥的產生才是市民和藥監部門“雙贏”之舉,這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市民養成合理的用藥習慣,醫院和藥店在開藥和賣藥做到自律,形成良性的藥品流通,避免無必要的藥品浪費。(記者 賴皓陽)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