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網
2018-11-22 19:49:11
菏澤舉辦牡丹產業發展高峰論壇,邀請專家為菏澤牡丹發展謀劃(資料圖)
山東24小時11月22日訊2013年11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了解菏澤牡丹產業發展、帶動農民致富的情況及牡丹加工增值價值后說“長了見識”,并指出“特色就是優勢,就是潛力”。五年來,菏澤市不斷扶持牡丹種植戶、深加工企業,加強科研機構建設、深耕牡丹產品研發和市場開拓。截至目前,全市牡丹種植面積已達到50萬畝,占山東省的86%,占全國的50%以上,各類牡丹生產、加工、出口、貿易企業達到120余家,產值達到60億元。近日,菏澤制定了牡丹產業發展的五年總體規劃,猶如陽光雨露,讓菏澤牡丹產業快意生長,美麗綻放。
快意生長,菏澤牡丹產業輻射全國
2014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菏澤剛剛3個月,菏澤市牡丹產業化辦公室悄然成立,一系列扶持牡丹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先后推出,市財政先后投資1.5億元,對500畝以上牡丹種植基地進行補貼。目前,菏澤牡丹種植面積比2013年增加30萬畝,達到了48.6萬畝,實現了規模化、標準化發展,并成功探索出“牡丹+果樹、牡丹+綠化苗木、牡丹+中藥材、牡丹+糧農作物”多種高效種植模式,有效緩解了牡丹種植前三年收益低問題。
大眾網記者從菏澤市牡丹產業化辦公室了解到,截至目前,全國300多個市、縣、區近20萬人來到菏澤參觀、考察牡丹產業。同時,菏澤市向外輸出了60億株牡丹種苗,價值超10億元,并為外地培訓技術人員1萬余人次。
在菏澤的帶動影響下,全國牡丹種植面積由2013年的60萬畝增加到300萬畝,成為中西部貧困地區山區、丘陵地帶脫貧攻堅的好項目。2016年,“菏澤牡丹籽油”獲得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專用標志;2017年,因油用牡丹,菏澤又被評為“全國木本油料特色區域示范市”。
“陽光”正好,牡丹深加工業生機勃勃
11月21日,大眾網記者見到菏澤谷雨牡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建立時,他正在牡丹籽油深加工廠房內查看剛脫皮的牡丹籽。“脫皮后榨油,再依次進行脫磷、脫酸……”王建立儼然一位牡丹專家,但是在5年前,他對“牡丹產業”還沒有概念。
1994年至2013年,王建立和4位合伙人還是牡丹辦事處的牡丹種植戶,主要經營觀賞牡丹外貿。2014年,在政府一系列政策的支持下,他們五家種植戶組合到一起,開始從事牡丹產品的深度研發。“由原來的單打獨斗,到后來組建谷雨牡丹,抱團發展,我們跟著政府的扶持政策進行了產業結構的調整,規模越來越大。”王建立說,2017年,在政府的幫扶下,谷雨牡丹的牡丹籽油深加工廠房建成投產。
在菏澤市牡丹產業政策的扶持下,谷雨牡丹建起了牡丹籽油生產車間(資料圖)
“現在我們只啟用了廠房的五分之一,牡丹籽油年產量就達到了500噸,在菏澤牡丹產業名聲遠播的環境下,我們的牡丹籽油也會遠銷國內外。”提起當時產業轉型,“總書記都對牡丹產業寄予厚望,菏澤市政府又對牡丹這樣大的支持,我相信會牡丹產業會有更好的發展。”王建立信心滿滿地說。
2014年開始,菏澤市委、市政府開始針對菏澤牡丹產業規模小、產業結構不完善的狀況做出了一系列的政策調整,先是從2014至2016年連續三年對牡丹深加工企業進行補貼。再是鼓勵社會資本進入開辦牡丹深加工企業。
好的政策如和煦的陽光,讓牡丹產業充分生長。截至目前,菏澤市牡丹深加工企業新增10家,現已有牡丹籽油及牡丹產品深加工企業15家,年牡丹籽油加工能力由2013年的1萬噸增加到2.5萬噸,主營業務收入由2013年3000萬元增加到2.5億元。
“雨露”滋潤,深度研發240余種產品
牡丹產業是一個新興產業,也是一個大有可為、前景無限的朝陽產業。菏澤為抓住這個特色產業,大力發展,在牡丹科研機構建設上,先后成立了中國牡丹應用研究所、中美牡丹生物科技研究院、油用牡丹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科院菏澤牡丹院士工作站等科研機構,全市牡丹科研機構達到了19個。隨即又成立了菏澤牡丹學院,并與中科院、江南大學等20多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緊密合作關系。
拉長產業鏈條,深度研發產品,讓牡丹產業滋潤著“雨露”,更加光彩照人。
在牡丹深度研發上,菏澤制定了牡丹種植國家標準和牡丹籽油國家行業標準,建立了國家牡丹種質資源庫和新品種牡丹測試基地,實施油用和觀賞兼用品種實驗,并委托國家權威機構,對牡丹籽油提高免疫力、增強記憶、降低血脂3種功能進行了人體實驗,并獲得成功。
2013年,菏澤只有3種牡丹產品,短短五年時間,菏澤對牡丹的經濟價值進行全力研究、開發,如今牡丹產品數量增加到240個,也大大提高了牡丹種植戶的經濟收入。對此,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國家突出貢獻專家毛文岳深有感觸。
牡丹科研專家毛文岳在做牡丹花瓣提純物用于化妝品的試驗(資料圖)
“5年前,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牡丹產業后表示‘長了見識’,這就是在鼓勵我們抓住歷史稟賦,走科技創新之路,創造自己的知識產權。”毛文岳說,受到總書記鼓勵,也得益于菏澤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扶持,這五年,他帶領隊伍盡全心力積極創新,進行牡丹產品的研發。
從2013年至今,毛文岳與多方科研隊伍圍繞菏澤牡丹的研究密切合作,在新產品開發、工藝技術開發方面取得了大量成果,也使得企業的生產能力、創新能力大幅提升。截至目前,經過毛文岳和相關科研人員研發并進入市場的牡丹深加工產品就有240多個品種,涵蓋了食品原料、化妝品原料、普通食品、保健食品、化妝品、洗潔產品等六大類。“普通食品包括食用油、粉末油脂、營養粉、代用茶,化妝品原料我們已經開發出了牡丹鮮花精油、牡丹鮮花原液,化妝品產品數量就更多了……”毛文岳如數家珍地向大眾網記者介紹。
近期,菏澤市牡丹產業化辦公室又從中科院上海研究所獲悉,牡丹籽油提取物研制的治療糖尿病藥物已進入臨床試驗,正在利用牡丹提取物研發治療癌癥藥物,這無疑為菏澤研發新產品提供了有益的借鑒。“我市牡丹產業已逐步向醫藥、食品、化妝品、日化品、觀光旅游、文創產品等多個領域延伸,走上了以科技創新為引領的綜合開發道路,產業鏈條不斷拉長。”菏澤市牡丹產業化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說。
美麗“綻放” 牡丹產業“花開成海”
產業發展,規劃先行。在高速發展時,也有人提出,菏澤牡丹產業發展要實現加速度,需要進一步統籌規劃,打造大產業的格局。
2018年11月,經過精心謀劃的《菏澤市牡丹產業發展總體規劃 (2018-2022年)》發布,菏澤力爭到2022年培育20家牡丹產業龍頭企業,建設20個牡丹園林綜合體,建設牡丹國際商品大市場 (牡丹苗木、牡丹花卉和牡丹商品),打造牡丹種苗繁育、花卉培植、精深加工和文化旅游四大產業集群。帶動全市牡丹種植面積達到100萬畝以上,鼓勵農戶和企業到外地發展牡丹種植,面積達到50萬畝以上,使全市牡丹籽年綜合加工能力達到20萬噸以上,培育和引進各類牡丹高新技術企業累計達到50家以上,開發牡丹產品累計達到500種以上,形成總產值超過500億元的牡丹產業。
尤其讓王建立這樣的牡丹產業從業人員關注的是,菏澤將通過并購重組或者引進等方式,培育出20家以上的牡丹產業龍頭企業,以此來帶動整個產業的快速發展。菏澤將以“公司+基地+農戶”模式,結合鄉村振興戰略,建設20座總面積超過1萬畝的集科技研發、種苗繁育、示范種植、反季節栽培與鮮切花栽培、生產加工和文化旅游為一體的牡丹園林綜合體。
此外,《規劃》還明確提出,菏澤將重點通過引導農戶或企業找準牡丹產業的投資方向、引導農戶或企業逐步擴大油用牡丹種植面積等方式加強對產業發展的引導。并通過推進牡丹原料加工項目的建設、推進牡丹高端食用油加工項目的建設、推進牡丹功能性食品和藥品制造項目的建設、推進牡丹美容護膚產品制造項目的建設、推進牡丹衍生品加工制造項目的建設等途徑,依托菏澤市國家牡丹農業科技園區,建設牡丹產業深加工園區,形成聚集效應,帶動牡丹深加工企業的招商引資工作。(大眾網-山東24小時客戶端記者 潘濤 劉濤 通訊員 胡宇翔)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