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壹點
2018-10-12 09:46:10
前些年,一到供暖季,走在馬路上經常能看到井蓋里呼呼往外冒白汽。但是這幾年,白汽不見了,不少市民都好奇為啥白汽“變沒了”。其實,這得益于濟南從2008年開始的供熱管網“汽改水”工程。今年,隨著舜耕路最后一根蒸汽供熱主管線退出歷史舞臺,持續了十年的“汽改水”工程也接近尾聲。這十年,為了讓省城千家萬戶暖起來,同時提升供熱安全性和節能環保,濟南投入了數億元進行蒸汽供熱管網改造。
目前正在進行的舜耕路供熱管網改造工程,城區最后一根蒸汽主管線退出。
投資數億元“汽改水”,冬天馬路白汽不見了
“我記得2014年的時候,到了冬天東城還有不少井蓋、河道兩側,呼呼往外冒蒸汽。”11日,家住黃臺南路的市民李先生回憶,前些年一到供暖季,需要把蒸汽引到市區來。蒸汽供熱管網引汽后,將其中積存的水分排出,也就是“排潮”,從而降低熱損耗。“這就是馬路冒白汽的原因,以往很常見,之后就很少見到了。”
白汽沒了是因為現在濟南的供熱管網已經從蒸汽管網變為輸水管網。從2008年,濟南市開始實行供熱管網“汽改水”工程。省城熱企相關負責人介紹,“汽改水”是采用高溫熱水管道替代原有蒸汽管道供暖,經改造后,高溫熱水通過水管道進入各個居民小區后,通過小區的換熱站將高溫水的熱量吸收,再轉換成低溫水送入居民家中。工程主要包括兩部分,將“汽水換熱站”改造為“水水換熱站”納入熱企集中管理,并將輸汽管道改為輸水管道。
2008年,濟南市投入3億多元,對供熱機組以及管網進行了改造,全面啟動了“汽改水”改造。為貫徹落實國家節能減排政策,自2010年開始,濟南熱力有限公司對東部地區實施了供熱管網“汽改水”工程。計劃利用3年時間全面完成東部地區供熱管網綜合節能技術改造。東部地區“汽改水”節能改造項目總投資約8.27億元,管網改造長度80.8公里。
2009年,濟南熱電啟動了第一項明湖熱電廠“汽改水”工程,2014年,熱電公司完成了明湖及北郊片區16.6千米的“汽改水”工程,投資2540萬元。而今年舜耕路蒸汽主干線的改造則投資了近億元。
熱損控制在5%以內,居民家更暖和
為什么要花費長時間和大成本進行“汽改水”?這主要在于熱水管網的安全、節能與環保優勢。“蒸汽管網在供熱運行過程中會產生較多的凝結水,凝結水溫度較高,含有大量熱能,但多被排放了,造成很大的浪費。‘汽改水’改造完成后將明顯地減少此類浪費,將有更多熱量供到居民家中,提升供熱效果。”濟南熱電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強調,蒸汽管道在供熱運行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網損,根據管網情況網損范圍可達15%-50%,能耗損失嚴重。采用熱水管網進行供熱能夠通過各種控制手段將熱損控制在5%以內。
另外,蒸汽管網供熱運行過程中由于采暖用戶供熱負荷不穩定、分時段供熱等情況造成蒸汽管網負荷波動較大,易在管道內積聚凝結水,形成水沖擊,破壞補償器,引起管道爆裂事故。“汽改水”后,高溫熱水管網安全性更高,能夠保證供熱用戶的連續穩定供熱,可以通過關斷閥、調節閥等對整個管網進行控制與調節,由于供熱介質改變,閥門、補償器等管件故障率進一步降低,消除了蒸汽管網送汽過程中的“水沖擊”風險,熱網運行更加安全穩定。
“汽改水”收尾,全城都受益
記者從多家熱企了解到,經過多年改造,濟南居民熱用戶中的蒸汽用戶已基本完成改造,今后供暖熱源將來自高溫水管網。
其中負責東部城區供熱的濟南熱力集團從2010年開始,每年陸續都有多條道路下的蒸汽管線納入這一工程范圍,“汽改水”完成后主管網將沿北園路—二環東路—文化路—歷山路連成環網,另外分別沿黃臺南路、山大南路、和平路敷設管線,使其連接二環東路與歷山路管線,實現東西貫通。同為東部城區供暖的黃泰熱力,在2015年基本完成了居民用戶的“汽改水”。
隨著今年舜耕路“汽改水”工作的結束,濟南的“汽改水”工程也接近尾聲。近年來,濟南熱電對旅游路蒸汽管線以及南郊片區“建汽東線”、北郊片區“北汽東線”、明湖片區“明汽東線”等蒸汽管線紛紛實施了“汽改水”改造。通過“汽改水”,舜耕路周邊、英雄山路周邊、開元片區、標山片區、白鶴片區300多萬平方米用戶,享受到更加綠色優質穩定熱源。(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于悅 張曉燕)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